柳树的枝桠已久垂到了池子里面,几条看起来极为肥美的鱼儿逗弄着水中的柳枝。
一旦被缠住就拼命挣扎,而溅起的水花就落在了旁边漂着的莲叶上。
一阵夏风袭来,池中的莲随之摇摆,微微的莲香飘向了四处。
可是如此场景,缩在树荫下乘凉的朔丝毫没有心思关注,他穿着一身单薄的衣裳,汗如雨下,手中的扇子丝毫没有什么作用。
都说靠近水的地方会凉快些,于是朔离开了闷热的屋子跑到了这里,可这里对他来说没什么区别,就多了一些风,还是暖风。
一阵脚步声传来,朔停止了扇扇子,转身看向了那边。
来者一袭黑色官服,脚踏一双厚底官靴,头顶官帽,官场气度随着而来,只可惜英俊的面容带着沉重,像是遇到了什么烦心事。
李望延眉头紧皱,咬了咬嘴唇,眼中闪过一丝尴尬,什么话都没说,直接坐在了朔的旁边。
“啪嗒啪嗒……”
虽然李望延的举动很奇怪,放在平日里,他一定直接说出自己的遭遇让自己帮忙解忧,可今日确实异样的沉默。
因为经历了生辰那日,他就对李望延多了几分……
于是,现在李望延这副看起来十分娇羞的样子,让他多了些莫名的燥热。
扇扇子的声音已经不能缓解沉默了,朔为了打破二人之间的沉默,搭上了李望延的肩膀开口道,“相、相爷……你遇到什么事了?”
随着朔的开口,李望延眼中闪过一丝喜意,突然有了精神,舒了一口气,转头看向朔,“终于……我以为……你……你会……”
突然又想到了什么,李望延赶紧改口说道,“今日朝堂上那个殷其雷殷将军不知道为什么处处和我作对,语气咄咄逼人,都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招惹了他。”
朔终于和他说话了,自从朔问了那个问题,他们就没再说过话了。
“殷其雷?这个名字耳熟?好像在哪听过?”
放下了手中的扇子,扶手拖腮,朔开始冥想这个名字。
“你忘了?他就是那个五年前救我们一命的人,剿灭潇水山寨的大将军殷其雷。”
恢复常态的李望延微微一笑,提醒道。
“是他啊!”
朔点点头,想起了殷其雷这个人,而随之忆起的是他五年前初遇李望延的情形——
天运十五年,朔离开生活十二年的缥缈山,那时天正下着百年难遇的大雪。
本该是封山的日子,他却执意离开这座山。因为没有了最后的亲人,留在那里毫无意义,所以要离开。
朔又饿又累地行走了三天三夜才离开了那座山,只是还未仔细看清前方的路途,便因过度的劳累而昏了过去。
“二月初三,亥时三刻,潇水山寨。总计三百八十六人。”
这些人也要死了啊。
朔双目微动,对这脑中莫名地浮现这句话表示无奈。
他依稀睁开眼睛,可眼前依旧是一片漆黑。
瞎了!?
朔吓了一跳,仔细看了许久,才发现他的眼睛被一块黑布蒙住了,下意识地嗅了嗅,闻到了黑布上散发的一股恶臭,身形不禁不禁一阵颤抖。
他立马动了动手臂,欲将这眼前的黑布拿下来,丢至一边。
这时才惊觉到自己的双手被反绑于身后,难以动弹。
这到底怎么回事?难不成这是师父的新把戏?也太简单了吧?
下一刻,朔很轻松地就将绳子解开了,一把扯下了眼睛上的黑布,厌恶地扔在一旁,看清了眼前的景象之后,他自嘲地笑了一声。
师父已经没有了,又怎么可能再看到他。
眼前是一群十岁左右的孩子,他们都与自己方才一样,被蒙住了双眼,绑住了双手。
有几个缩在了角落中,有几个在发抖,有几个在低泣,却也有几个睡着了。
“咕噜噜……”朔腹中传来的声音让他拉回了自己思绪。
他饿了,毕竟他已经三四天不曾进食了,可周围除了柴木便是那些孩子。
朔走到门前,推了推,发现锁住这柴房的只是一把普通的小锁而已,这自然是关不住他。
外面很热闹,朔却没有任何兴趣,他现在要去找一个地方——厨房。
朔小心翼翼地找寻了一圈儿,终于找到了厨房。
厨房内空无一人,只有那冒着腾腾热气的饭菜,香味钻入了朔鼻中,刺激着他极为饥饿的肠胃。
待吃饱喝足后,朔很惬意地打了个饱嗝,他好久没吃这么饱了。
才小憩了一会,他就听见有脚步声逼近,便下意识地跃上了厨房的屋梁。
“公子啊,你为什么就不嫁给那个寨主?”一个约十六七岁书童打扮的男子问着。他无意间听山寨的人说过,这寨主是个大美人。
“杨子!公子我是一个堂堂七尺男儿又怎会嫁人!”
一身书生打扮的男子忿忿道,“快点走,我被抓来时看到厨房有密道,应该可以逃出去。”书生用手中的折扇一片敲着杨子的脑袋,一边看向了厨房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