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金缕衣[清] > 第410章 隔屏有耳

第410章 隔屏有耳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胤祥:胤禛,小心我叫了。胤禛:你叫吧。

李维钧之前上折请奏将地亩摊入丁银,因九卿议奏出一个“有无地穷民赔粮“的话,让胤禛很是无语,便未同意。这些日子,胤禛也是反复思索此事,结合九卿上的一些密折,在上谕中细细分析了许多,提出可行之法:为减轻无地穷民和有地无租者之负,应将地亩分类,按上中等摊入丁银,下等地及有地无租者则免摊,确保粮归有田之人。

胤禛传谕李维钧此事,“业谕照尔所请施行。今九卿内有数人密奏一折,辨明此语,看来似觉有理,尔可再为详悉规画。务与国课无损。穷黎有益。”写到此,胤禛想到李维钧性格多少固执,便又提醒:“慎毋固执巳见。不妨密以奏闻。另为商酌。”言语间,是谨慎与信任,对于小有才能的官员来说,是件幸事。

有顺心的,自然也有教不会的。因为担忧北方缺米,胤禛之前曾派人去南方买米,这些人实在有可笑的,监察御史于广就是一个,“……湖北地方经臣采买三万石之后。米价渐贵……”胤禛也是又起了肝火,批评道,“朕原谕尔等量地方情形为之。米价既昂。为何强买。大失朕之初志也。”又烦感又无奈,字间尽是苛责,胤祥在旁边默默取过,重抄润色得温和了点。

这两日胤禛的事多了些,或说胤禛不知道在按什么习惯,总会找出点正事来办,除了看各地官员所上的折子,一会儿满意一会儿烦心,朝中诸事他也一直关注着。他注意到先帝在翰林院留了太多人,便准备多方录用,以免浪费人才。

胤禛略忙起来,胤祥也才得空去忙些有的没的。看到允禩等王大臣又上奏了,说是旗丁挂欠米石,应令总漕议定分批运输年限,要求弁丁前往南方追回欠款。胤祥觉得没什么可说的,只隐约记得胤禛好像没打算全都追回,这事都由张大有负责来着。胤祥也便先签上自己的名,阖上默默放到旁边。

胤禛仿佛在看折子,但时时注意着胤祥举动,看过了手上一折,就拿起了胤祥的。看着胤祥签在最前面的名字,胤禛觉得可爱极了,温顺的不像个亲王。然后胤禛才在折末批改:“康熙五十九至六十一年挂欠者。如仍不肯竭力交清。将新旧一并严追。将此谕旨并所议之处。作速行文总漕张大有。“

胤禛写完,很是满意的样子。胤祥抬头疑惑:“哥哥,没问题吧。”胤祥见胤禛补写了好一些,还有点心虚地用余光注意了一会儿。胤禛温和道:“当然好。胤祥总是对的。”

胤祥无来由想起了什么:“最近西北战事如何?”胤祥感觉有一段日子没见到年将军那还不错的字。实际上只是胤祥没看到,不代表真的没有。胤禛倒默认了,直接告诉他:“策妄阿拉布坦派了使节来,还没到。”仿佛是被提醒了,胤禛与胤祥商量到:“传谕怡亲王允祥,策妄阿喇布坦之来使将至。朕亦欲遣使臣、与伊来使同往。将理藩院郎中众佛保、授为内阁学士前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