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梅岭风云 > 第46章 第四十六章 上元

第46章 第四十六章 上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梁文帝即位后的半年中,因着对景帝的尊重和纪念,也因着整个国家都贫弱的经济状况,君臣都提倡“俭省”原则,皇宫率先做出表率,从吃穿用方面多处着手省钱,歌舞娱乐更是被严令禁止,这项措施得到士子、学子们的吹捧。

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过年。

新年新气象,又是文帝即位后的第一个新年,在众臣的进谏下,文帝昭谕户部、礼部等相关司署,在秉承节俭的前提下,省钱办好活,各处可以除旧迎新、举办新年庆祝活动,君臣与民同乐。

不见繁华久矣的各地城池重新开始热闹起来,民众成群结队,纷纷走上街头,感受节日气氛。

富人有富人的玩法,穷人则有穷人的热闹,从除夕一直到上元,长长的新年假期,举国百姓欢腾,祈祷期待来年风调雨顺、和平安宁。

林羡、言阙等一众青年重臣,为新帝之肱股,言阙实掌户部、林羡明掌兵部……待初十一过,都已出门去办差,却无法感受京城上元节的盛况了。

新任礼部郎中史逸瀚被空降、重用提拔,在外人看来,是其叔史翰林从龙有功、从而导致整个史家鸡犬升天,实际上只有史逸瀚和皇上心里明白,这是一出交易。

晋阳长公主被许林羡,这对史逸瀚来说是一项极大打击。

作为京中久负清名的史家的长房长孙、先皇后的亲侄,史逸瀚从小也是衔着光环长大的,从来颇为自负身份和才华。

和晋阳长公主的婚事,也是被家族里从小说到大,并且自己也一直小心翼翼地去维护和晋阳的关系,尤其从晋阳及笄开始。

谁知在最后关头竟然杀出一匹黑马,在京城没有多少存在感、名不见经传的林家小子,武夫一枚,居然徒手抢去了这朵全梁国最耀眼的富贵花。

他恨!恨林羡也恨晋阳!让他期待落空,遭族内众兄弟们的嘲笑,让长房地位骤降……从他这一辈开始,史家攀不上皇家,家族从此就真要清而不贵,要被从世家除名了!而他,是史家的耻辱!

可是眼看着林羡军功累累,越积越多,更因为驸马爷的尊荣,官位品级扶摇直上;而自己不过是礼部一名小小从五品,升官无望,家财普通,不禁产生绝望之感!只得隐在暗地里喘息,如一头鸷伏的兽,在黑夜里寻求生机。

萧选自北境返回,明着在养病,暗里在收集拉拢人才,因缘际会下,两人结识成联盟,并成功策动史翰林,利用史翰林曾经的“內相”身份矫诏。

“策反叔父”便是史逸翰对渝王的投名状。

萧选知晓史逸瀚心结后,遂赐婚堂妹嘉和郡主与他。

他虽受之,但一个只有郡主封号的的光头郡主,跟尊荣、财富、美貌均为顶尖的晋阳长公主怎么好比?更何况这是他想了多年的白月光……心头的缺憾和愤恨之情难减分毫,发誓要让林家、让林羡和晋阳尝尝痛苦的滋味。

林乐瑶和晋阳两姑嫂,素日里相处极好,但两人都不是寻常深闺女儿家,平时有不少事务要打理,但上元节这天是早就约好了要一同上街观灯的。

未料时近中午,晋阳收到宫中传讯,太皇太后顽童心性,亲自爬高挂灯笼,不慎摔跌,虽有宫女们垫着,但仍扭伤了,脚腕肿起馒头高,疼痛难忍,更有发烧症状……闻讯便立即急着进宫去。

兄长不在、言阙不在、如今嫂子也无空……但如今国泰民安,尤其京中,巡防营悉心管理,坊间几乎可以达到“夜不闭户”之状态……

受了薛氏一番叮咛后,乐瑶带着琉璃和两个身强力壮的小厮,自行上街市看灯去了。

已是夜晚,花市灯如昼。

虽然民生艰难,但压抑的心性一旦得到释放,众生尽皆放开尽兴,街上熙熙攘攘,游者实多。

皓月高悬,彩灯万盏,街面上挂满了荷花、南瓜、大象、狮子等各种瓜果、神兽形象的彩灯。

乐瑶和琉璃在热情喧闹的人群里又是猜灯谜又是尝小吃,玩兴甚浓,迟迟不愿归去。

新帝午后去看望过摔伤的太皇太后,又回到勤政殿批阅折子。

百废待兴,要处理的事务实在太多了。

自己这个皇位的得来并不光彩,自己确实也在先皇面前发过誓言,要“勤政爱民、国事为重”,是以半年多来一直如履薄冰,凡事兢兢业业,只希望把国家治理得好些、更好些,能平息外界的质疑,让地下的先皇、让黎民百姓,能看到新皇的能力和政绩。

晚膳过后,头却疼起来,是那种要胀开的疼,伴随着阵阵恶心。

高湛甚是担忧,要传太医,但皇上却倦得连太医也不想见。

扶着高湛的手走到殿外廊下透透气,闻听到后方的御花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宫女嫔妃们也在观灯戏耍。

“陛下可要过去瞧瞧?”高湛心疼主子。

“宫内有什么好玩,想当年我和阿阙他们,整个新年都是在外面乱窜的,上元节,阿羡还没有走,那段时光……宫外的灯才好看哪!”

“真的吗?奴才从小就在宫里头呆,可不信宫外的灯能比宫内的还要好看……”高湛故意这样说,希望能激起皇上的兴致,让他分散些精力,减轻些头疼。

皇上有心结啊,看似每天忙忙碌碌,实际上却是郁郁寡欢,自当了皇上后,不,自去岁北境回归后,还没有见他开怀大笑过几回。

自己想尽办法,希望能为皇上分忧解乏:

让御膳房多做点好吃的,皇上说要节俭,胃口也不甚好;

每天让敬事房给皇上送上绿头牌,总共也没几张,皇上总是摆摆手让撤下。

皇上就是按着规矩,初一、十五去到言皇后宫里,偶尔过夜,但有时在那里坐坐,就又回到了勤政殿接着批阅奏折。

兰嫔那里算是去得勤一点,每旬总要去个一回,但是兰嫔性子执拗,话少,虽然跟皇上是打小的情谊,也会伺候人,但仍开解不了皇上。

其他还有两个贵嫔是皇上近来才敕封的,皇上说是为了平衡朝廷政局才收纳的,这总归有些新鲜感吧,但可能长相和性子不合皇上心意,反正一个月也去不了次把。

皇上真可怜,还不如潜龙时期,起码那时事儿少,自在,能由着性子过日子。

皇帝斜着眼看着高湛,他何尝不知道这个小太监是为着自己着想。

“今日头疼,就不看什么劳什子的折子了,权当生病卧床……走,朕带你去看看民间的上元节!”

皇上微服出宫,只带上了高湛和一队侍卫。皇上要那些侍卫离自己远一点,别碍着自己的眼。

高湛幽幽地想,当时滑族的那些死士,功夫非常好,招式奇特、配合默契,其实也很听话,可是在局面被控制住后,一杯“庆功毒酒”,皇上让剩下的八名死士成为了真正的“死士”……自己真觉得可惜了,要是成为内卫,自己就放心多了。

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往前走,逛着鳞次栉比的商铺,沿途有燃焰火的、有舞龙狮的……人可多了,侍卫有意无意地拱卫在四周,皇上皱了皱眉,最终也没说什么。

跟着便服的皇上,行走在市井中,在喧嚷声中尽情感受着人间烟火。

看到在自己的治理下,颇有点国泰民安的中兴之相,皇上心中痛快,头也不喊疼了,还买了碗豆汁喝了。

看来出来对了,高湛看到主子高兴,更是开怀。

逛到街市的正中,看见有座引人注目的大灯,灯纸上绘着一座座青绿色的山,皇上告诉高湛,此为“鳌山巨灯”。

只见灯上布置各种复杂灯彩,燃灯数百盏,吸引了无数观者,周围道路被挤得水泄难通。

在此灯的周围则遍布着各式各样的货摊,有字画、屏风、瓷器、青铜器、书籍、盆景……货物之齐全简直令人无法相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