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羡的射艺在师门中算是不错的,但也并不是自己的最强项,自己的最强项,当属枪术。
当时选“枪”作为主修,也是受到家庭影响,二叔他们,使得多的,皆是长枪,“一寸长一寸强”,在战场上最实用、敌我对抗时最占优势。
但在现在这种场合,使枪一则容易伤到人,二则猜想评委们所喜爱欣赏的,不一定是真正的对抗,更多的可能,是那种招式繁复而观之美轮美奂的花枪。
但在师门里,是不允耍这种花枪的,自己所习的刀枪之术,最讲究的就是直击对方要害,讲究的是越直接越有效越好,不许拖泥带水、横生枝节。
林羡在山门里的闲暇,倒是钻研过射艺,也尝试过各种有趣的玩法,后被师尊发觉,训过一顿。
在林羡的眼里,所谓“养由基”的百步穿杨,是不可能实现的扯淡,百步穿杨树还可以,穿杨柳叶,纯粹是瞎猫撞上死耗子;
而飞将军李广“射箭入石”,反倒是很有可能,但这种石头可能也不是大家所常见的石头,而是一种相对稀软的石头。这是有出处的。
林羡这两年在外游历,到过梁国西、南部绝大多数地方,南楚、夜秦、党项都去过,北燕、东海也走过部分地域,接下来计划要去的便是大梁和大渝的相接地带,那里的边境线可是大梁最长,自己二叔林之校正是在此镇守的大将。
在外游历虽然辛苦,但也极有趣,见识增加颇多,有些事物简直闻所未闻:
自己见过数万只老鼠围着一头活猪啃噬的可怕情景;
也在某一天早晨经过一个小镇,见到整个小镇被蒙上一片奇异的砖红色;
自己还见识过一种“一捏一吹就碎成砂砾”的石头,所以对于“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的古人描述,倒是相信无疑。
见识多了,想法就多,自己有时候似乎有些叛逆,与当世产生格格不入,林羡微笑着自嘲摇摇头。
参与步射比试的人真的不少,有些上午参与文试的人也来了……
也是,“君子六艺”,士子们都要会些的嘛。
本次步射比试的规则是,每人九根箭,分成三组,每组三根,论中靶成绩定名次。
比赛开始。
第一轮,到林羡时,只见他如旁人一般,伸手拈起一根箭,重心下沉至丹田之下,肩膀放松,手腕放松,开始将呼吸调为腹式,满弓、闭气,身心合一、放箭……正中靶心!
待周围喝彩声鹊起的时候,他的第二根箭又已经射出……再中靶心!
第二根箭的箭羽还在微微颤抖着时,第三根箭已经呼啸而至,第三次正中靶心!
言阙和萧选自是激动得喊出声来。
周围赞声四起,纷纷询问这是哪家儿孙,箭艺竟如此精纯?
有的人就认出来了,说是云麾将军林之校的侄儿,“难怪,也算家学渊源了!此子倒有积分其叔的风采和气韵,林将军可是使得一手好枪!当年在武举中可是放过异彩的!”
第一轮取得不错成绩的人有好几个,言阙他们所熟悉的,就有户部杨尚书长孙杨宝儿、兵部蔺侍郎次子蔺青松等,还有那个清高孤傲的史逸翰,上午的文试取得了好名次,没想到下午的武试成绩也不错。
史逸翰是前史皇后的亲侄,其父是御史台谏议大夫。史家向以“文化传家”自傲,从不涉与任何党争,一心只忠于皇帝,决意做“纯臣”,在京城中可算独树一帜,其子侄大都自诩清高,长房长孙史逸翰更是养成了自命不凡、孤标傲世的脾性。
文武兼修,看来,他也确实有自傲的资本。
第二轮又到林羡时,他向后看看,后退了一半距离后站定。
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他突发出箭,速度极快,后一根箭的箭头射中前一根箭的箭尾,一箭衔着一箭,看上去好像连成了一根长箭,呼啸着直击靶心正中!
“好一个追箭同环!古人云‘发发相及、矢矢相属、视之若一’……诚不欺我也!今日大开了眼界!”有位老先生在旁放声大呼,翘起大拇哥,以示佩服之至。
“我瞧着——好一个沽名钓誉、卖弄技艺!”
“就是,年轻人忒不稳重啊!”
也有几人在短暂的目瞪口呆后,摇头叹息,以示对年轻人品性的遗憾,箭术如何倒是次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