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萧离宫后,并未回府邸,而是去了宴徽的私宅,刚进院子,进听见屋中有读书声。
“宴蝗虫,你什么时候开始读书了?”
“不是我读,是孩子读,五岁了,也该认字了。”宴徽出来,将人推到后院:“你在这别吵着孩子们。”
几步路后,玄萧稳下轮椅:“陛下已经知道了他们的存在,要不了多久,就会将人接到宫里,霜儿不希望孩子们与皇家有所牵扯,你我得帮她。”
“这太难,除非让太子殿下名正言顺的活回来。”宴徽皱眉:“太子已死的事,玄铮虽从未宣告,但已是公开的秘密,要让人回来,太难。”
“不难,我已将池彦逼到了绝地,那三百万两他决计是拿不出来的,以我对他的了解,池彦不会坐以待毙,既掩藏不住,必然会和我撕个鱼死网破,太子跟在他身边,文章就此来作。”玄萧以及有了谋划。
宴徽一惊:“太子还留在池彦身边?我还以为当初你把他换出宫来那事就完了,你胡来这不是?”
“早就在了,那天你敲打来我府上可还记得?池彦来试探,你见到的那侍从就是太子。池彦身后有逆命阁的奸细,逆命阁的人老夫用不得,剑走偏锋才为稳妥,也幸亏太子跟着池彦,否则我就栽在九牧了。”
池彦遣了人埋伏在陀觉寺,是太子暗中将人替换,玄萧“灭储”的计划才得以顺利进行。
“你这棋,当真是险,你手下内奸已除,他也该安全了吧?”宴徽道。
“不,内奸不是侯友章,真正的内鬼另有其人,那日侯友章‘自裁’是老夫在迷惑池彦与他背后的人,若要太子回来,需要将隐患根除。”玄萧暗忖。
“如何做?”
“如果玄铮不死,待太子回来,他就会告诉太子孩子的事,霜儿的事依旧瞒不住。”玄萧不知当日玄辛梓在暗室里是醒着的,且偷听了自己与鹤霜梧的所有谈话。
宴徽听罢,捏紧拳头:“那就杀,同泽的仇一并报了。”
“好,计划我已有构思,不过现在问题卡在你这。”玄萧道。
“怎么说?”
“老夫去九牧前,故意卖你破绽,本来的目的是从沈氏的货下手,让你嫁祸徐公公来个一石二鸟,可被识破了,老夫与你撇清关系自保,现在你要回到原来的位置,难如登天。”玄萧很是遗憾这个计划的失败。
宴徽却忽然笑了:“这个不急,都在我掌握里,你当我这么多年在都察监里吃干饭?我就算人不在东都,也从未放松过内朝,司礼监的那几个秉笔也差使不动我的人的。”
“这么自信?可依旧破不了局啊。”
宴徽美目含着笑意:“嫁祸的手段未免太拙劣,我只听了你的一半,我若事事都只会按着计划走,当初又怎会入得了你的眼,又怎会控制内朝这么多年?你怎么不问问我,是不是布了局中局?”
“你留了后手。”听宴徽这么一说,玄萧也放心了不少。
“你当初做手脚,叫翻修的材料出问题,陛下知道后,定然会责察徐公公,但徐公公刚回东都不久,并无势力,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跟工部勾搭在一块?只要玄铮想查,自然能查出其中猫腻,再顺藤摸瓜,怎么可能猜不出是我不想让徐公公得势,然后故意陷害他而做的手脚呢?”
“所以这时候他再试探老夫,老夫一举‘大义灭友’其实是顺水推舟了,还搏了个信任。”玄萧哼笑一声,暗道这宴徽真是机灵。
“不错,然后我顺手将自己‘贪墨’的把柄推出,替了谋逆的罪名,瞧我与从前一样,并未因刺杀而收敛,他便觉着,我的确不知道当初刺杀我的人是谁,不过玄铮留个隐患在枕边,也不会安心,他便顺势废了我,让徐公公接替内官监掌印的位置。”
听到这,玄萧也能大致猜出宴徽的计谋:“他算的是利害,而你算的,是人心。”
“还得是国师大人,徐公公刚从江南回来,对内廷不熟,我从前对底下人,好处总是少不了的,可最近我听说,他与司礼监几个人回来后,底下他对他们的怨言可不少,宦官中,无人不怀念当初我在的日子。”有时人心所向,便是最好的推力。
玄萧眉头锁了一会,又逐渐松开:“要是这样,孩子们就不得不入宫了,你觉得霜儿会同意么?”
宴徽道:“玄铮现在最怕的便是后继无人,必然会对皇嗣重重保护,出了前面几次事,他大概率会隐藏皇嗣身份,你我并非是让孩子们认祖归宗,你我只需应付过玄铮这一阵子,待皇帝死了,太子登基,我们瞒天过海将人转走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