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府习剑堂中,剑气如波涛般层层呼啸着涌起,伴随着磷火淡淡的冷光,果真如潮水一般汹涌澎湃,不愧是神武帝三剑诀中最出名的“沧澜诀。”
“你悟出什么了?”玄萧拄着拐杖走到剑堂的院子里。
巫铭兴奋道:“手中无剑,心中无剑,融于天地万物,潮水是我,海风也是我,胸怀天下以剑绣苍生,便是这沧澜剑诀。”他收了剑招对玄萧道:“这一剑诀,想要修成,根本在于包容,海纳百川,天下没有哪个江河能容得下大洋之水。”
玄萧点头笑了笑:“你悟到这些很不错,不过在古时,能悟到这些的修者也不在少数,那为什么他们还是无法超越神武帝?接着悟,远远不够,看事物莫要只看其片面。世上那么多优秀的修者侠客,无不希望自己能傲立于武林之巅,你只觉得这沧澜剑诀声势浩大,但凡有心之人,都可以搞出华而不实的东西迷人眼球,沧澜剑诀之精髓不在此。”说着就坐到了剑堂室内的座椅上:“你继续练,悟到了什么可以和我说说。”
巫铭练了三个时辰,玄萧就看了三个时辰,剑招是愈发熟练,但隐约缺乏剑骨,巫铭一刹那间忽然觉得空有一身本领,却又有不知为何而战的空虚。
晚饭前,巫铭懊恼地收了剑:“我悟不出来别的了,你不是说你懂这剑诀吗,你是不是在耍我玩?要真有什么奥秘,你倒是说啊?”
玄萧意味深长地看着巫铭:“誓将斩鲸鲵,静此沧海澜,年轻人就要有年轻人的狂劲,不狂练不出沧澜剑诀,你自己去悟,修行这种东西,不是自己悟出来的,永远都不是你的。”
听了这话,巫铭脸一红,他想起自己儿时被师父要求悟剑,他不懂,又害怕师父责罚,于是直接将师姐的悟剑谱全部抄了下来应付师父,那时大师父就说了一句话:“悟剑不是自己悟出来的,那么那剑谱就永远不是你的。”
玄萧起身对巫铭笑道:“在这剑堂之中,四周都是房屋墙壁,自然没有什么心境,悟不出来也实属正常,等北夏事定,上草原上慢慢悟也不迟。”玄萧说完这话还没几天,巫铭就给了他一个惊喜,玄萧本以为巫铭可能要很久以后才能悟到这其中种种,不料他上了个朝回来就悟了。
这次早朝玄萧装病不去,他很讨厌这种大清早喊他起床去上朝的感觉,以前上朝是责任在肩,不得不处理,现在他虚衔一个,去上朝?不可能。因此今日只有巫铭代玄国师上朝。
还不等玄萧去问巫铭今□□堂上的事情,巫铭就兴冲冲道:“玄萧!我悟到沧澜剑诀了!沧澜之大在于包容,但也罪在包容,无善恶之分,无忠奸之辨即如暴风海啸,就算它再多么强大也不会有人喜欢它。神武帝光明无我,乃是圣人,故能将其威力发挥到最大,有山崩海啸之势,内心是守护之心。”
巫铭吨吨灌了一壶水解了干燥的口舌接着说:“还有,神武帝创这套剑法时,应当是有强烈信念,想要平乱世诛恶徒的吧?他不想起战事,但是若是不迈出这一步,天下就不能统一,不能长期安定。”
玄萧脸上难得露出一个欣慰的笑:“沧澜剑诀修的,绝非非锐气,是以剑锋定海波,你演示给我看看吧。”
巫铭应声抽剑,玄萧从他的剑气中仿佛看到月落潮生,又见东海之水浩浩波澜壮阔,听到的剑鸣是千年前哀鸿的悲鸣,是征伐的厮杀呐喊,是皇城龙椅上那人的叹息。
“他的三个剑诀,沧溟诀与沧源诀都相对温和,唯有这沧澜诀,最为特殊。”玄萧告诉巫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