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的动荡早有预兆,天乾关之变也不是突然发生的。早在陆铎继位之时,边疆就传来好几次急报。鞑靼数次来袭,甚至派出探子深入京城。陆铎很早就立下太子,以免自己突然遇袭身亡,后继无人。
而如何确保太子的安危,令他格外在意。
在太子诞生的后的百天,李默抱来了十个孩子,说作为太子的伴读。陆铎看过这些才出生几个月的孩子,他们都和太子长得格外相近。
“李大人真是花了心思,不知得找多久,才能找到这些个和太子长得这么像的孩子。若是从小作为太子的替身培养,那再好不过了。”陆铎这样赞叹道。
又过了几年,孩子们的模样长开了些。其中有一个,和太子长得极其相像,相像到就连陆铎也会辨认不出的程度。
“这个孩子叫什么?”他问李默道。
“他叫阿皎。”李默说道。
“这个孩子好,你令他好好伴着阿缨,不得随意出来。日后,阿缨就多一条命了。”陆铎说道。
“我已将他关在咸阳宫的西配殿里。阿皎很懂事,只有你吩咐他,他才会出来。”李默说道。
“甚好,甚好。”陆铎连连点头,末了,又嘱咐道,“阿皎的事,你知,我知,太子知便可,不得令宫中任何人知道。其他的孩子都送走吧。太子已经长大,需专心念书,不能要这些玩伴了。”
“是。”李默答应道。
咸阳宫内,一名高约四尺,穿着金贵的孩子从正殿跑出,跑到了西配殿的二楼,敲了敲那扇黑灰的木门。
“阿皎……”他轻声喊道。
木门一侧高高的窗栅里,探出一个小小的脑袋。阿皎正站在屋内的窗台上,窗台外竖了一排木栏杆,排得密密的,就连小孩的体型也无法通过。
阿皎把脸贴在木栏杆中间,小巧的眉头皱起来,一双黑亮的眼睛打量着敲门的陆濯,睫毛又密又长。
“昨日先生说的千字文,我还没背熟……”陆濯抬眼看着阿皎,语气可怜巴巴的。
“我要是再帮你,先生会认出来的。”阿皎皱着眉头说道。
“我身为太子,被打手心,会丢娘亲的脸的。你和我长那么像,先生肯定分不出来,你不要皱眉头,就不会被认出来了,我从来不皱眉头的。”陆濯笑道。
阿皎仍旧皱着眉头,默默避开陆濯炽热的目光:“师父说了,我不能到处乱跑,会很危险。要是害你有半点不测,我就死定了。”
“只是背个书,能出什么事呀。我已经把钥匙偷来了,就这么说定了。”陆濯把钥匙插进锁眼里,给他打开房门。
阿皎仍旧扒在窗台上,不肯下来。陆濯看着他,仿佛在照镜子一般。阿皎只穿着一身朴素的布衣,但样貌中贵气不减半分,尤其是那双俊气的眉眼,和自己一模一样。
只是他老皱着眉头,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不似陆濯那般神采飞扬,通过神情,还是很容易将他俩区分开来。
陆濯见阿皎一脸的闷闷不乐,依旧皱眉看着自己,便走上前去,伸手揉了揉他的额头,把他紧皱的眉头揉散。
陆濯能理解他,自己若是生来就作为别人的替身,还被关在这么一间小小的屋子里,肯定是不会快乐的。
“那日你替我赴宴,可不是这样的。怎么要替我背书,就这么不开心呢?赴宴可比背书危险多了。”陆濯问道。
“赴宴是师父要我去的,背书是你自己的事,和我可没关系。”阿皎说道。
“哎呀,你怎么……”陆濯刚想问责他,怎么和太子说话的。可他一想,现在是自己有求于人,哪怕他只是个小小的替身,这事也只能靠他去办。他想大抵是自己平日里和阿皎接触少,阿皎才这般不情不愿的。
“要不这样,你替我去背书,我把闭息之术教给你,如何?”陆濯说道。
阿皎果真来了兴趣,皱着眉头一下子舒缓来了。他抬着一双亮晶晶的眼眸,好奇道:“闭息之术?是什么?”
“是李默教给我的保命术,你要是替我背书,我就把这个教给你,你肯定比我更能用到。”陆濯说道。
“好。”阿皎连连点头,总算露出一个笑容。
他笑起来可比皱眉好看多了,陆濯心想着。
背千字文的事,就这样瞒天过海的糊弄过去了。阿皎甚至代替陆濯上了一上午的课,而陆濯就躺在床上,美滋滋地睡了一上午懒觉。
咸阳宫的日子,本该这样平平淡淡的过下去,直到几年后的天乾关之变,陆铎就此失踪,整个紫禁城都乱了套。
到了阿皎派上用场的时候了,李默捏紧了手里的字条。
那张字体是他下属秘密交给他的,上面的内容是:姚望舒想拥立陆镶,废除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