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每次在新加坡赛后,车手都看上去更瘦的原因。
这样的苛刻条件,对李森屿来说,是种考验,他必须严肃对待。
但也不是完全的劣势。
今年赛道16到19号弯之间重新修缮,取消了这四个弯角,拉直成了一段397.9米的长直道。
李森屿跑过修改之前的赛道,跟改后的赛道不是一个难度,提升了单圈速度不说,还容易上手。
之前23个弯的赛道,16-19号弯李森屿第一次开就撞上护墙,尝试了很多圈后才稳定。
但拉直以后,撞上护墙的情况大幅度减少。
难度降低,也给李森屿这半路出家的车手争安排的机会。
也是因此,练习赛才有冲到前排的机会。
但练习赛之所以是练习赛,成绩不作数。
排位赛也能守住现在的位置才行。
李森屿准备就绪,坐进赛车。
距离排位赛第一节开始还有五分钟。
车组人员基本准备就绪,李森屿也准备好,现在只等时间一到,离开P房,驶上赛道。
一切都还顺利,使用旧胎的李森屿先是刷出了几个有效成绩,随后在进展更换轮胎后,便后程发力,最后李森屿拿到了第三。
成功晋级Q2。
虽然已经踩到了,可当他知道第一第二又被普西顿两人给包揽,还是从心底里生出一种无力感,那种一直被压着喘不过气的感觉,让人不爽。
回到P房,距离Q2开始还有不到五分钟。
李森屿换了套新软胎,车组技师又调了调前翼角度,他一边盯着显示屏上刚刚的比赛圈速,一边回忆昨天晚上看的比赛攻略。
说来也好笑,他虽然也有自己对比赛的理解,但“四个轮子而已”的网站上给出的策略更加实用。
虽然不知道究竟是谁写的,但李森屿把他自己得出的策略和网上写出来的结合,对目前阶段的他来讲,就是最完美的。
新加坡滨海湾赛道属于中低速的逆时针赛道,赛车在这条赛道上比赛需要比巴库赛道更多的下压力,尤其是跟之前的蒙扎赛道相比,两条赛道的下压力就是两个极端。
但因为是街道赛,又不适合选择过低的行车高度,对于这条赛道而言,过低的底盘会让赛车更易触底,影响速度。
所以调校尤为重要。
很显然,这场比赛车队找准了调校,而李森屿只要尽一切努力,把赛车的性能发挥到极致,提升圈速。
李森屿也是这么做的。
他一遍遍刷新圈速,在场上做着最快圈的同时,也是给自己多一些适应赛道的机会。
一切都为了明天的正赛。
Q2的时候,李森屿不断刷新圈速,在最后冲线时以0.009s的差距超过皮埃尔,升至第二,第一依旧是约翰的。
李森屿算是看出来了,只要P2000的研发升级不出问题,约翰没有卷进赛车事故,或者被意外阻挡,又或者是其他意外因素,基本无法阻挡他拿第一。
令人羡慕。
不过李森屿现在的成绩对于李森屿来讲,很好了。
回场圈的时候,亨利就说:“干的不错。”
如果对标以前的话,那他确实干的不错,如果对标约翰的话,那他还差点:“还有上升空间。”
不管车队对他有什么目标,他的目标始终只有一个——拿冠军,拿杆位。
Q3开始。
大家都不想出去太早,结果第一个飞驰圈的时候,堵的要命。
李森屿:“为什么不早点放车?”
亨利:“现在的时机是最好的,你放心去跑。”
但愿吧。
关于放车时机的事,李森屿已经跟车队探讨过很多次了,可他们就是不当回事。
之前也有过因为放车时机不对错过比赛最佳时机的情况。
不过这时候抱怨用处不大,李森屿只能拼了命的赶。
但愿这次不会因为晚放车错过好时机。
全长4.928公里的滨海湾赛道,想要获得一个好的发车位,进而在正赛拿到一个好的成绩,排位赛至关重要。
李森屿很着急,可车队似乎胸有成竹。
没办法,他只能执行。
最后一圈。
玩的就是心跳。
天色已晚,赛道两旁的灯光映入眼帘,李森屿换了一套新软胎后,时间只够他一个出场圈和一个飞驰圈,成败在此一举。
出场圈结束,李森屿驶过终点线的瞬间开始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