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时隙之间 > 第51章 归去(五)

第51章 归去(五)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沈焉再度诧异地向他投去一眼,不知道谢昭回到底是做的什么打算。

先是这座弃置的渡口集市,而后又一路往北,现在则是要去往卫墟山里的青铜宫殿了。

他不由在心中猜测,心说不会是想带他故地重游,待会儿干脆再去卫墟本家的大宅转一圈,看看卫墟现今到底破落成了什么模样,再转道绕回谢墟吧。

以前他们两人年纪尚幼时,也曾来过卫墟几次,不过那时候,走的路线和如今恰好相反。

彼时他们是跟着谢在予一道,自谢墟的神殿外出发,经由建在阙楼当中的“神行”阵法,不过一瞬,便能抵达千里之外的卫墟墟地当中。

所谓阙楼,即是伫立在神殿外的门阙。

在五墟的神殿正门往外,皆修有一条石砌神道,神道左右各竖立一座阙楼,而在阙门上方的楼观上,则设有专门的“神行”阵法。

这阵法能够连通五墟,以便墟人在不同的墟地间迅捷地传送往来。

不过为了便于管理墟地,墟主往往会专门派守卫把守阙楼,除非到了特定时节,不会任意向墟人开放。

在赌场地下的囚室里,谢昭回说要带他回谢墟的时候,沈焉自然而然就想到了走阵法过去的可能。

然而谢昭回紧接着又说,是从渡口过去,他虽有诧异,但很快也猜出了个大概。

眼下看来,尽管谢昭回并未多说,但他的猜测,应当是八九不离十了。

七年前家变事件过后,上三墟决定再度闭关,断绝和墟外之间的一切来往,照理来说,季卫二墟作为下属墟地,应当束手听命才是。

但卫墟却仍同霍家保持联系,这样一来,即是违背了上三墟派下的律令。

故而卫墟同上三墟之间,关系几近破裂,墟人不再往来,阵法长期无人修复,已不复当年作用,也可以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眼下看来,卫墟倒戈向墟外,其结局倒是颇令人唏嘘。

不知道对现今仍留在墟内的卫墟人来说,是曾经作为上三墟附属、样样皆受制于人的过去更不愿回首,还是如今墟地凋敝、墟人纷纷离开的现状,更让他们心生哀戚?

不过想来也是,卫墟以往在五墟中,地位其实极为尴尬。

在墟地中,最为重要的阵法,即是不同墟地间的传送阵。对于维持这一阵法的契文,上三墟可以说了如指掌。

或者说,卫墟并非是唯一掌握阵式的一门墟地。

彼时五墟对外声称季墟擅于符,卫墟长于阵,只是为了说来好听又对称而已。

实际上在五墟中,但凡关键点的技术,上三墟必然会采用手段,或利诱,或要挟,直到将这一知识或技术彻底掌握在手,方才会就此罢休,再略施点儿小恩小惠,显出身为上位者必要的仁慈来。

如此困局之下,卫墟想要向外寻求破局之法,也是可以理解的选择。

只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谁才是真正的那个捕食者,如今也未可知了。

而季墟,在这方面上,倒能说逃过一劫。

墟中存在各式各样带有神通的器物,均能替代“符”的效果。相比起只能使用一次的纸符,墟人自然偏爱能反复使用的器物。

故而季墟精通的制符一道,对上三墟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值得关注的技艺,更谈不上特地为之大花功夫,非要将其搞到手了。

但对于墟外人来说,符不仅便于携带,还是危机来临时最易于使用的手段。

这样一来,季墟尽管在墟内讨不到什么好处,但在墟外,因为从不吝于对墟外人提供帮助,便可以说是五墟中最得人心、声望最高的一座。

七年前家变事件过后,上三墟最终选择自毁协议、闭关不出,和学校最为亲近的季墟毅然同上三墟决裂,站在墟外人的同侧。

尽管那之后学校已不复当年盛景,但时至今日,季墟仍同学校旧部、以及北方的墟外人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相比起来,卫墟和霍家之间,当真算得上一笔烂账了。

沈焉心中忖量,脚下步子倒也没停下,同谢昭回继续行步向前。

过了南湖上汉白玉砌成的拱桥,又走过一片林子,而后即是一条宽阔的石砌神道。

神道两旁栽种着墟中独特的树木,其名为“扶木”,又名“扶桑”,是墟外传说中常常会出现的一种树木。

扶木此树,树根两两成对偶生,彼此相倚,枝干上又生有无数气根,和墟外的榕树有几分相似,可以独木成林。

最广阔的,甚至能长到千余围宽,形成一座偌大的扶木林,将神殿团团环抱在其中。

扶木其叶如桑,夏时会盛开有如焰火云霞般的绚烂花簇,入秋时则会有椹果结出。

花可作染料,椹果亦可入药,甚至连其叶也可以用来喂养玉蚕,故而在墟地里,扶木此树,能说是堪比“母亲树”的存在。

墟人生活的方方面面,皆离不开扶木,甚至在巍峨尊贵的神殿左右,也是以偌大的扶木古林作为天然屏障。

而眼前这些栽种在神道左右的扶木,大都不会任由其繁衍成林,若有更多的气根伸出,则会被墟人剪断,避免占地过宽,彼此间合抱成林。

不过即便如此,神道两旁的扶木,也已高耸入云,称得上一片小林子了。

两人沿着树林阴翳的神道又走了约莫一刻钟,一对高大的石阙楼就此映入眼帘。

在卫墟中,这阙不过是双阙,又叫子母阙,意指左右两座阙楼皆往外伸出,在外侧附有一出规模较小的子阙。

但在上三墟中,向外延伸出的子阙却有两重,子母阙林立,里里外外共有三重,故而得名“三出阙”。

在墟外,所谓的“三出阙”,是只有帝宫和帝陵才能享用的规格。

眼下卫墟中的这对阙楼,台基和阙身皆是由巨大的块状石头砌成,而上方则筑有木质的楼观。

同样是漆黑的瓦檐,朱红的栏柱和窗棂,因为长久没人照看,那朱红也已褪色,变得黯淡而无光泽。

谢昭回在石阙前颇远处便驻步,沈焉也跟着脚步一停,本是很随意地一抬头,却旋即敏锐察觉,上方的木构楼观里,竟有两道颇像是人的身影!

他当即皱眉,左手即刻向着腰际摸去,下意识便要踏步向前,却听谢昭回说:“是偃人,不必提防。”

沈焉心头稍松,跟着却是觉出一丝诧异来。

这地方人都没了,怎么还会有偃人?

正想着,却见谢昭回抬起左手,凌空点了几点,而后却是比出一个蓦然向下的手势。

他这番动作奇异非常,手上却如牵有无形的丝线,待最后一个手势结束,十来米开外的那对偃人却如遥遥受他操控一般,登时便自楼观的栏杆向外翻出。

石阙高约八米,且阙身石块拼接得严丝合缝,表面极为平整,几乎没有能够借力的突起或石缝。

石阙内部更是设有石梯,以便墟人自下上到楼观当中,进入神行阵或是向外远眺,观望墟地中各处的状况。

然而这对偃人却不走那易于通行的阙间通道,而是直接就从阙楼的外墙攀援而下。

其行动有如猿猴般灵巧,几乎看不清攀爬的动作,不过几息功夫,便来到他们跟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