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四方来食 > 第21章 21. 开门

第21章 21. 开门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别吃太多零食,待会留点肚子吃饭。”

谈嘉山摸摸快扎进购物袋里的何应悟的脑袋,提着一袋子菜进了厨房。

换上新拖鞋的何应悟叼着根新开的奶酪棒,也给系着围裙配菜的谈嘉山嘴里塞了一根,朝灶台的方向探头探脑,“有什么我能做的吗?”

“帮我把汤盅洗了烧上水,切二两五花肉,剁成猪肉糜。”

领了任务的何应悟利索地收拾好汤盅,掂量着割下一方猪肉,泡出血水、控干水分,丢到了切生肉专用的砧板上。

鲜肉不像冻肉那么好切,得先片成条、再斩成丁,才能在噔噔噔乱剁的动静里控制住菜刀不往一边撇。

将猪肉剁成纤维尽断的肉片后,再用刀面从底部捞起,给它旋转90度再翻个面,来回剁上三四次,肉便成了细碎扎实的糜末。

刚端了盘小炒出去的谈嘉山接过菜刀,得心应手地往肉糜上撒了半勺盐、半勺水,又速速剁了两回,用勺子将其压实在隔水的内盅底部。

盖上盖子,焖蒸到肉饼变色,谈嘉山往炖盅里加了半壶开水,又丢了个完整的去皮皮蛋进去。

“是上次培训时尝过的皮蛋汤……”何应悟眼睁睁看着汤色往不可名状的方向变幻,难得流露出倒胃口的抗拒情绪,“不加娃娃菜或者黄瓜吗?”

谈嘉山摇摇头,盖上盅盖,把一旁锅里刚炸好的点心滚上粗砂糖,“试试豫章的口味。”

四菜一汤一点心,比不上评审时满满当当的一大桌子,但胜在有家常烟火味道。

何应悟在盛着藜蒿炒腊肉和昭萍小炒肉的盘子里各挟了一筷子,码在莹润热腾的米饭上,扒了一大口。

烟熏的柴火味中和了口感韧劲的腊肉的腻味,锅气逼出来的油香裹在青翠欲滴的水生藜蒿上,鲜香适口;

梅花肉切得极薄,肥的煸得金黄、瘦的炒得弹嫩,用豆豉和芹菜增过两道香,淋上一圈生抽,能送下半碗主食。

何应悟好甜食,两三口干掉一个用糖水揉出来的白糖卷,糖粒子还粘在嘴角,感慨道:“哥,如果你不来做评审员,去开个店也能赚大钱。”

谈嘉山不置可否。

拈下何应悟嘴角的砂糖,盛了碗黑乎乎的汤过去,“试试?”

自古以来,食客们便爱在“蛋”上做文章。

蒸、煮、煎、炒的基础烹饪方式吃腻了,就用盐、碱、糟、卤等原料把它们进行再制——尽管仍保留着完整的蛋形,但磕蛋壳的过程之惊喜不亚于开盲盒,每一只的色泽、风味均不相同。

咸蛋鲜咸油润、糟蛋软嫩醇甜、卤蛋浓香柔韧,唯独皮蛋的口碑两极分化。

用茶水、草木灰和生石灰等原料同黄泥和成糊裹满干净鸭蛋,再密封入坛腌制半个月,待到碱性物质在蛋白上呲出簇簇松针似的花纹,便是市面上最常见的松花皮蛋。

皮蛋消费大户湘省,他们的做法是把皮蛋与煎出虎皮的青椒一起丢到钵里,加了调料后用木杵擂得不分彼此,一道宴请必备的辣口凉菜便可端上转桌。

位于湘省东面的赣省,同样对皮蛋情有独钟——水煮店、拌粉店、粽子店、馄饨店、凉菜店甚至是咖啡店,菜单角落里的“皮蛋”二字总不缺席,而其中最知名的则要数赣省人们从小喝到大的皮蛋肉饼汤。

这汤的做法并没有多复杂,只是黑得发绿的胶质蛋白被煨化在发白的浓汤里以后,卖相实在诡异。

“好像那种咕噜冒泡的魔药……”

尽管闻着香,但何应悟还是得闭着眼睛,才敢将舀出的那勺汤往嘴里送。

居然还挺好喝?

炖化的皮蛋不像生啃时那么齁嗓子,它融进斩得细碎的肉饼汤里后,带出来的回味比味精和鸡粉调出来的味道还要鲜。

“汤渣都很好吃!”谈嘉山还没给自己那碗汤撇完顶上那层油花,何应悟已经抓着勺子在盛第二碗了。

“哥,你不仅能力很那个、长得很那个,做饭怎么也这么那个!”

在大口干饭的同时,何应悟还不忘给辛勤劳动了一小时的谈师傅提供情绪价值,“搞得我现在对赣菜的印象特别好,下次评审要是抽中赣省就好了……”

“想吃我下次再做就好了。”谈嘉山慢条斯理地嚼着被何应悟热情夹到碗中的白糖糕,很是不认同,“没有过去的必要。”

.

在沂州时,两人可以说是形影不离,就连晚上都是窝在同一床被子里抵足而眠。

可一旦回了昆弥市,何应悟便失去了继续赖在谈嘉山房间的正当借口。

他抢着洗了碗,又磨磨蹭蹭地给人收拾了行李箱,手上再也找不到其他可以干的活,只好不情愿地挪去门口换鞋,准备回自己房间。

“小鸟。”

何应悟松开门把手,转头望向叫住自己的谈嘉山,“嗯?”

“……没事。”

谈嘉山张了张嘴,最终只是嘱咐对方把玄关处的几大袋零食拎回去,早点休息。

门刚推开,玄关处一串声响清凌凌地欢迎何应悟回来。

他锁好门,拨了拨挂在门旁仍在撞出余音的贝壳风铃——这还是谈嘉山上次从海边餐厅旁边的小店给他买回来的。

除此之外,宿舍里空荡荡的,安静得令人烦躁。

何应悟在屋内无头苍蝇似的逛了一圈,给半个月没浇水的打蔫儿绿萝浇了水、给马桶水箱里重新换上蓝色的洁厕灵、又把行李箱里没来得及送洗的衣服袜子全丢进洗衣机,他甚至还跑去洗了个澡。

怎么才过去两小时?

好漫长。

好无聊。

谈嘉山现在在干嘛?

这个点对方应该刚洗漱完,已经敷着面膜开始看书了。

豆子应该也泡好了,谈嘉山明天会打花生粥还是红豆粥呢,会和平常一样专门留一份加糖的给我吗?

哪怕面对面也不好意思问出这些话的何应悟把自己摔进被子里,举着手机漫无目的地翻。

说起来,哪怕两人已经认识了这么久,但何应悟依然没有谈嘉山的私人联系方式。

《四方来食》杂志社的保密条款能约束评审员们的工作私密性,却管不住工作之外的不带职业身份的私交。

比如杨钰,她与何应悟合作过一次后就立马要了他的微信,朋友圈条条点赞不说,时不时还找人聊天吹水,顺便安利自己所在的海外部前景有多光明,那暗戳戳想把人挖过去的意图从未改变。

但谈嘉山觉得没有必要。

大概是因为工作软件足够全能——聊天、打电话、付费、打车、买票、订酒店……功能一应俱全。

除了必要的证明身份的扫码认证功能,何应悟几乎没怎么见谈嘉山打开过微信之类的社交App。

他甚至怀疑如果有朝一日自己离开了杂志社,怕是都难联系上对方。

也不知道谈嘉山会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发什么?

是臭美自拍、餐饮界新闻、《四方来食》电子海报,还是帮朋友转发广告?

谈嘉山这么要面子,诸如被骑着猪跑一里路、搓澡时险些被提灯这种丢脸的事情,他应该不会发出来吧。

会不会有和我相关的内容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