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古诗文这一类就是能读能学,但是只为考试,不专精更不钻研。
‘此乃昨日学正的教习,与兄共勉。——莫临渊’
仔细地翻看,确定就这一句话的元鹤辰有点摸不清头脑。
毕竟是小孩的一份心意,元鹤辰还是翻到第一页开始仔细阅读。
标准的楷体跃然纸上,元鹤辰按照之前的做题习惯,拿起笔在纸上圈点着。
这里面的语句有些他在现实世界还背过,不由得感叹一句,经典但永流传。
没有手机也没地方可去的元鹤辰渐渐的陷入其中,心无旁骛地开始阅读。
小康轻轻推门进来,把点心放在一旁。
“少爷,休息一下,吃点东西吧。”
确实有点饿了的元鹤辰拿起一块桃酥放入口中:“嗯,好吃耶。”
“对了,小康,你去帮我搬点书来吧,我整日在府中也是无聊,多拿一点和史记相关的过来吧,我解解闷。”
原身被娇纵惯了,家里也不需要他成材,元家人就希望他能健康长大,无忧无虑,所以除了基础的教习以外,其余的也没逼迫他学习。
不过,元鹤辰想尽快的了解一下这个世界,这样也方便他思考一下怎么能攒到更多的功德。
直接问人的话实在是奇怪,为了不被当成疯子,看书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也更方便。
长姐的话给了他启发,保家卫国不只可以用武力。
就算一个小吏也可以为百姓谋福呀,打定主意的元鹤辰决定好好了解一下现在这个世界,就从历史沿革开始。
【小公子不是一看书就犯困吗,之前不是说不喜欢读书?】
小康,虽然摸不到头脑,但还是照做了。
看完了莫临渊的信,元鹤辰收获颇多,古文精炼又充满教义,细品之下,确实独有一番韵味。
【自己应该给小孩回一封信吧,写点什么呢?】
元鹤辰下意识的咬着笔尾。
一时之间还真想不出,于是元鹤辰随手写了一句问候,就把信放在一旁。
之后,他拿起一旁的明德年记史开始慢慢翻看。
烛光昏暗,小康推门拿着烛台进来。
“少爷,早些休息吧,当心伤眼。”
一直没注意时间的元鹤辰发现室外昏暗,才将神思从书上挪开。
“这盏灯直接拿走吧,我这就休息了。”
后知后觉感觉有些疲惫的元鹤辰屏退了小康之后,就上床准备睡觉。
目光触及烛台旁只有一句话的信,元鹤辰一拍头:忘了这事了。
躺上床,元鹤辰闭眼思考着明天应该回些什么过去。
【小孩他给自己写了所学,那就也回给他一点我的所学吧。礼尚往来,完美。】
想好要写什么,元鹤辰将被子往身下一卷安心入睡。
次日一早,元鹤辰刚走过屏风,就看见桌案上没开封的新信,打开信是昨日学正的教习。
元鹤辰把信压在书下准备去洗漱吃饭。
扭头偶然瞥见烛台下的纸不见了。
翻找了一会,元鹤辰并没有发现它的踪迹。
【应该是小康以为无用给收走了吧,左右不过一句话,一会重写吧。】
东宫静室内,一张‘裸奔’的纸整齐的叠好躺在暗格中。
——
黑影闪过,静室的桌案旁多了一封信笺。
深夜,莫临渊一身煞气,推开门看见桌案那里的信,身上骇人的气息瞬间消散,嘴角似乎勾起一丝浅笑。
不过仔细一看,却还是那样冰冷的神情,好似刚刚的一笑是错觉一样。
莫临渊摸了一下信封表面上的落款,转身离开。
不多时,换回一身白衣的莫临渊坐到案前打开信。
‘何以通国,运载千秋,通江达海,运河巧工济天下。’
‘由于没有合适水源,从南运来的货物只能在半路上岸,再转陆路。
‘以泉水为源,沿途凿河进雍都,中间以湖泊为调蓄,形成具有完善水量调蓄与调节功能的水源工程。’
‘运河凿通后,漕船可直抵积水潭...此外,修建多个闸坝,通过各湖区的闸门与运河连接实现蓄泄功能,可证了漕运畅通。’
信笺后面是元鹤辰画出的闸、坝手稿。
莫临渊看着之上的内容不容惊叹。万顷碧波连苍望,长河绘就繁华图,舳舻蔽水画面展现在莫临渊的眼前。
【妙,甚妙。那人竟然能有如此见地,真是,更加令人...心动了。】
仔细地收好信笺,莫临渊摊开信笺提笔回信。
——
‘一切安好..以上为昨日课业内容。...仔细研读君之回信,颇有感悟,若天下一统,兴修运河,乃利国良计...’
‘安好,今日晴天...人工灌溉耗时费力,酷暑之下民尤艰。
在水流急湍处设置水轮,水轮底部浸入水中,顶部超出河岸。
水流动时,带动水轮旋转,竹筒随之转动取水。
当竹筒转到水轮的顶部时,水会自动倒入木槽进行灌溉。...醇糕铺今日上新,邀你一品。’
‘一切安好...下午学正告假,休息半日...糖糕很好吃。’
‘安好,院中蚂蚁在搬家,看来要下雨了...以水驱磨,可省...下次上新还给你送。’
......
“安好,入秋风大记得添衣...昨日那句‘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甚好...”
“一切安好...君子当...已添衣,勿念。”
——
门被风吹开,桌案上的书页被掀飞,元鹤辰赶紧那镇纸把书压上。
【今日风大好大,不知道小孩在干嘛。】
看着外面微微昏黄的天空,元鹤辰起身关门。
坐回桌案上,元鹤辰在自制的日历表上划去一天。
【还有四个月春试,考出个功名就不愁功德了,这每次加0.01的日子就要到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