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劣等基因 > 第104章 chapter 104 核电厂这片土地

第104章 chapter 104 核电厂这片土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夜幕降临,冰冷的寒风毫不留情地打击夜不归人。

此时的孙风华在保安厅外,正看着朝向北方飞驰而过的大型货车。王哥披着大衣从门口探出头,问他这么晚了站在门外喝西北风呢。

沈儒秉收敛了视线,他已经在这里干了几天,发现每晚都会有一辆遮盖得严严实实的大货车从他们这边朝北方驶去。看车的外形和遮盖的苫布应该是同属一家的。他记得来得第一天王哥就跟他说过,北面是一家废弃的核电厂。既然废弃了,为什么还会往里面运东西。

他没有把这个问题留在心里,直接问了出来。

王哥听了颇为不在意地对他说:“已经运了十来年了,听说里面封装的是重要的器材,好像是用来处理放射性物质的机器设备,特别贵重,都是不能拆封的。”说完这些,他又语重心长地叮嘱孙风华,让他离远点。

“虽然说这破核电厂离这里十来里地,但谁知道辐射那玩意会不会来这里,一旦让辐射给照了,都得得癌症。要不是在这里守夜赚的钱多,谁乐意来这里冒着的病的风险干活。”王哥说着还卡出一口浓痰吐在烟灰缸里,然后才继续说:“风华啊,听哥的话,最好还是离那些运货的车远点,也不知道那些设备带不带辐射。”

按照王哥所说,他们的任务是检查来往车辆,除了那些特殊的车辆,因为它们可能“携带辐射”。

沈儒秉一副将他的话听进心里的顺从表情,让王哥很是受用。叮嘱了新人后,他也就回去闭目养神了。

不过这样一通风,室内的热气散了不少。因着白天小憩过了,他们两个人都精神起来了。于是沈儒秉没话找话继续问了几个问题:“王哥,你说他们把东西运进去,怎么都不出来,我这些天都没看着他们出来啊。”

这几天沈儒秉几乎没怎么休息,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都时刻注意四周的动向,尤其是在发现了那批运货车的不同寻常后。他在观察的过程中确实发现了只进不出。

这点从王哥这里得到了答案,他说那些设备都要处理几天后才能拿出来,所以往往是几辆车分批次进去,过段时间再一起出来。

“而且出来的时候会把一些核燃料和什么什么元件往外运,这还是之前这里设岗的时候跟司机唠嗑,他们这么说的。你都不知道,当时一听这话,都不愿意在那车旁边待了。那司机还搁那嬉皮笑脸,说是废料都放在专门的密封设备里,没危险。去他娘的没危险,谁信呢!依我看他们那活肯定挣钱,但是拿着命挣钱。所以像咱们这种有家有业的人最好还是别往边上靠。对了,你成家了吗?”王哥滔滔不绝地说着。

沈儒秉为了不让对方起疑心,只好顺着他的话转移话题,他摇了摇头,笑着对王哥说:“还没呢,要是哥你认识姑娘,给我介绍介绍呗。”

王哥知道眼前的孙风华是个老实人,几天相处下来看他人品也不错,底气十足地说:“那行,回去我问问我们家你嫂子,她家那边有挺多堂妹表妹的,都是好姑娘,我看你人也挺不错,到时候给你介绍。”

核电厂的话题也算翻了篇,发展到孙风华的人生大事上。到了最后,王哥跟收不住话题似的已经把进度扯到孙风华生了儿子要管他叫干爹的地步。

沈儒秉暗自将这件事情记下传递回调查局,同时还叮嘱对方调查的时候小心警惕,不要被发现调查的痕迹。

宁朗州的不眠之夜终究是来临了。

发现这个“紧口口袋”有异常的可并不止埋伏其中的沈儒秉,还有另外一批人。

可以说,他就是为此而来的。

赵从越在宁朗州装模作样地“考察”了一段时间。虽然名义上叫做考察,但跟着他“走南闯北”的某些人在疲惫之余,不免升起了一种“这人是不是在遛人”的错觉。

就比如金融委员会的相关人等。

以朴尚彬为首的金融委员会成员本想趁着天枢集团董事长亲临的时机从他那里讨点好处。可谁知天枢集团的人就像有毛病一样,来到比尔姆星这么久,还真就一心扑在搞基建上。

这下轮到他们傻眼了,这跟他们的设想完全不一样啊。按照他们的预想,天枢集团肯定是要在比尔姆抢占市场,分一杯羹的。

但现实是对方偏不。这段时间来,他们对市场进行过调研,也弄了一个本土化的团队分析法律和政策,商业计划和预算编制都做了。可就是在寻找合作伙伴这方面没听到任何风声。

金融委员会的人不会不知道在合作方这方面天枢集团是被动的,所以才想着上赶拉拢对方。在他们看来,尽管他们金融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各大金融机构的,但在比尔姆发展这么久了,人脉还是有一些的。他们自以为是地认为以他们的人脉足以帮天枢集团这个冤大头建立供应链和物流了。

想象永远是美好的,听了他们暗戳戳的诉求,赵从越自然第一时间就明白了他们的想法。想要从天枢集团和比尔姆政|府的合作中分一杯羹。

他有点惊讶于这群人为什么敢做出头之鸟。就连比尔姆政|府都不过拿出两个州,请两位州长来为这场毫无定数的合作探路,这个所谓的金融委员会的人竟然敢为了利益而迎头直上。真是不知道应该赞叹他们这种“大无畏”的勇气和精神,还是该感慨比尔姆的神经科科室缺人的悲惨事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