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锻炼两个孩子的胆子,尤遥基本每天都会带他们出门玩,小区房价高,设施自然完善,楼下就有孩子们玩的沙堆和滑梯,再走得远一点就是广场和公园,每天早晚都热闹得很。
周末去的地方就更远一些,顾忌着天冷,选的活动都是室内,例如上各种兴趣班的体验课,正巧寒假也快了,总得找点有趣的事给孩子消磨时间。这么小的孩子,与其说是学特长,还不如说是找陪玩,选个喜欢的得到些乐趣就已经足够,反正尤遥赶稿不挑地方,也不怕等。最后弟弟跟着姐姐一起选了国学课和跆拳道。一静一动,理论上很不错。
小区里还住着不少退休的老人,小孩也有很多,因为长得精致可爱,又乖巧懂礼貌,小尤雅和小尤宸很快就有了朋友,比成天包得不见头尾的尤遥受欢迎多了。
“外面下了好大的雪。”尤遥和两个小孩一起蹲在落地窗前往外看,一夜过后,屋顶草坪铺满了指节那么厚的积雪,并且雪到现在还没停,“会很冷哦,而且地上会很滑。”
“可是我们约好了。”小尤雅有点犹豫,但看得出来还是想出门的,乌黑发亮的大眼睛里全是期待。
尤遥又看向弟弟,“你也要跟着去吗?”
“要!!”,小尤宸使劲点头。
“好吧,那要戴好帽子和口罩,手套也要。”尤遥一边给两个小孩加装备,一边强调,“小宋老师说班上已经有小朋友中了流感,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暖预防。”
等三个人裹得像熊一样出了门,外面的雪已经基本停了,常走道路上的雪被踩成了水,无人踏足的空地踩上去却会有“咯吱”的声响,穿着加绒雨靴的两个小家伙一路专挑干净的雪踩,留下一个个小小的脚印,像两个张着翅膀挪动的小鸭子,慢悠悠摇晃到了终点。
过了约定时间很久,小尤雅要等的朋友却始终没有来。她露在外面的眼睛暗淡下来,仰头看向尤遥,声音里含着失落和委屈:“妈妈,她没有来。”
尤遥早就猜到了,这么大雪呢。
“但你履行约定了呀,如果你没来,你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失约而记一整天,但现在你心里惦记的事放下,是不是轻松多了?”
“我都没有她的电话。”小尤雅被劝得舒展了眉眼,但还是担心联系不上新交的朋友。
尤遥再次拎起因为穿太多行动不便,所以不小心扑倒在地的弟弟,嘴上继续安慰,“没关系的,只要在一个小区,你们肯定会遇到的。”
她说着突然从两边口袋里分别掏出两个玩雪的夹子——出门前特意藏的,想着安慰很大可能会失望的小姑娘,高扬的语气里暗含炫耀与得意,“出都出来了,来夹小鸭子和小恐龙吧!”
欢天喜地的姐弟俩夹了两个方阵的鸭子和恐龙大军,这才意犹未尽地收手,回去前弟弟非要带走,一番商讨下,尤遥让他一样拿了一个。
“妈妈,我不想让它化掉。”小尤宸走得小心翼翼,被他的小手套拢在手心的恐龙雪团像个可爱的玩偶,让没见过世面的南方小孩格外珍惜不舍。
“妈妈想办法。”
到家后尤遥找来了两个圆形的透明塑料盒,底部留了一点点水,把雪做的小鸭子和小恐龙装了进去,放到冰箱的冷冻室里,让小尤宸想看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看。
勉强也糊弄住了还在兴头上的小孩。
今天也是日常哄小孩的一天。
尤遥自认为是个很有原则的妈妈,但她接手的这两个小孩情况特殊,不是什么需要严厉管教的熊孩子,而是急需用双倍的爱和关注才能健康长大的宝贝。
这么乖,这么可爱,这么懂事,这么……总之,连对他们说话的声音大了都会觉得过分好不好!尤遥没有生养的记忆,当母亲的起点就是两个天使宝宝,以至于时常处于一种心脏软软母爱泛滥的状态中,初具滤镜百米厚的宝妈雏形,要不是无人可炫,她还真能做出给朋友发孩子动态视频的事,可惜,无人分享真是让人寂寞!
但养孩子并不只有快乐,快乐可以共享,痛苦当然也会流通,孩子经历的痛苦,会通过一声声的“妈妈”,无限地延伸扎根进母亲的身体里,在母亲的体内膨胀扩张。
尤遥遇到了带孩子以来最大的挑战。
千防万防,从幼儿园回来的小尤雅还是得了流感。
接回来的时候一点症状不显,只是有点没精神,尤遥不放心,测了体温,36.7℃,算正常,喂了一点温和的药预防,晚上醒过来再摸的时候,已经开始发热了。
她赶紧拿了温度计量,37.8℃,还不到喂退烧药的地步,只好拧了湿毛巾进行物理降温,网上很多有经验的父母反应这样用处不大,可尤遥此时必须得找点事做。她给熟睡的小尤宸戴上了她的真丝眼罩,开了一盏昏黄的小夜灯,用湿毛巾一点点擦小尤雅发热手脚和腋下。
这个夜晚从这一刻起,开始拉得无限漫长。
尤遥当然专门了解过孩子出状况的各种应急措施,知道38.5度以下不用慌,但现实是她很难保持冷静和淡定。房间里空调温度适宜,她却已经出了汗。
烧到38.3的时候,尤遥喂了退烧药。生病了的小尤雅也很乖,乖乖吞了药喝了水,努力地把眼睛睁开一条缝,断断续续地发出虚弱的声音:“妈妈,不、不要哭。”
尤遥嘴硬,“妈妈没哭。”又亲了亲小尤雅通红的脸蛋,“妈妈守着你呢,不怕。喝了药,睡一觉就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