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董是集团创始董事之一,身份地位不言自明。
虽然华枫的歌迷们并不知道,但公司内部上上下下都清楚,张董的千金张婧疯狂迷恋华枫,眼下在暗度陈仓,要不是看在华枫还是公司的摇钱树,估计早被入赘张家做女婿了。
杨安如今像是得了“华枫PTSD”,听到这个名字就会有种莫名的躁怒。
“甭管他,找谁的关系都不好使。这又是他那个经纪人潘高志出的主意吧,脸怎么那么大呢?他不是让我另请高明吗?我请了,怎么,他脸都不要了?”
杨安在录音室听了三位歌手轮流演唱,来来回回好几遍,从杨导的表情来看,他并不满意。
是这几位歌手的唱功不行?当然不是,这三位都是公司专门培养的专业歌手,而且都有专辑打底,唱功自然不差。是音色?好像也不是。
他们唱的挺好,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就是听不出他想要的感觉。杨安也解释不了到底是什么问题,他也不知道该怎么描述自己想要的感觉。
三个试音歌手也不想轻易放弃,一遍又一遍,一直唱到了中午。
“今天就到这吧。”杨安面无表情,他也没心情再听下去了。
这三个歌手脸上掩不住失望,这算是被杨导拒了吧?演唱的时候,明明调整到最佳状态,投入了最真挚的情感,可还是达不到杨导的要求,甚至不清楚他的要求是什么!太莫名其妙了!
谁都清楚《盛世长安》是公司今年投巨资的大制作,必将成为今年暑期的爆款。片首和片尾曲已经分别被公司两位大佬演唱,肯定轮不到他们几个。插曲播放频率虽然没那么高,但份量也很重,谁能争取到这个机会,相信过了这个暑假,一定会从公司众多艺人中脱颖而出。
很可惜,他们没能抓住这个机会。
杨安回到办公室,靠在椅子上,挠了挠地中海岸所剩无几的几根秀发,再次陷入了苦恼。
整部剧的收尾工作基本都完成了,可笑的是居然被一首插曲耽误了那么长时间。想到这,他对公司那个信誓旦旦的新人华枫更反感了。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听歌的人大都会被先入为主的观念所影响。初听一首好歌,很容易就会入脑入心,再多听几次之后,那个声音,那种感觉就会越发根深蒂固,不知不觉中形成了听者心中无法替代的经典。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许多人都觉得,自己听过的歌,即使往后再听到更优秀的翻唱,也始终觉得不如原唱的原因吧。
杨安此刻大概也是先入为主的心理在作祟。
助理小何给他倒了杯茶,问道:“杨导,您是不是还想找小许来唱?”
能跟在杨安身边那么多年,没有人比小何更了解他的想法。
杨安喝了口茶:“到现在我也没觉得还有谁能比他更适合。对了,他高考考得怎么样?这两天也该放榜了吧。”
“早上电话里问过,他说考得一般,好像是才考了……七百分?记不太清楚了。”
“才七百分啊……七百?!”杨安音调都变了。
“啊。”小何不是很肯定。
去年杨安的小儿子刚参加完高考,距离二本线还差了十几分,为此他还到处找门路找关系,才把儿子送去了艺术学院。
七百分的成绩,那足够他在整个华夏的高等学府横着走了!
杨安惊道:“果然,这小子不是一般人啊!”
何彦看着杨导惊讶的表情:“这个分数很高吗?”
“呵呵,高吗?他这个分数全华夏的大学他可以随便挑。”
“这么厉害?那还真是没想到啊!”小何当年可没那么牛掰。
沉思了一会,杨安说道:“既然高考的事已经尘埃落定,他应该有时间了,不行,我得再去找他一次!”
……
许一晨在微讯里给好友们留了言,不过除了阿贵,其他人可能暂时也看不到。
老萧高考前就在参加球队的集训;齐家武和阿泰在军营里恐怕得有很长时间不能上网;薛成家在更远的乡下,正是收稻谷的时节,估计也没时间,况且他家里也没网。
至于赵清涵,可能是因为时差问题,也可能是因为在国外真的很忙,已经很久没有给他回消息了。
百纳村张灯结彩敲锣打鼓的特别喜庆热闹,确切的说是许家特别热闹!这是许家的大喜事,也是全村的大喜事。
在得知自家小儿子提前拿到京华录取通知书的时候,许世宏就带着长子许一鸣和儿媳从市里赶回家,然后就张罗着置办酒席。
大儿子和儿媳毕业后就结了婚,前年在市里开了一家小小的装修公司,许世宏和他的装修队就在那里,虽然目前人手少,业务量少,但终归是赚钱的营生,许家的日子也慢慢好起来了。
村头广场和许家院子、齐家院子一共摆了六十几桌酒席,宴请全村老少。村里几个大厨都来帮忙炒菜,许一晨自己也是厨师,婶婶阿姨们也不用指挥,自己就能帮着张罗。还请了舞狮队助兴,这是广南省的特色。这规格,比前年哥哥结婚的时候还要高!一来是分享许家的喜事,二来是感谢父老乡亲们这么多年的照顾。
许家的小儿子许一晨居然考上了京华,甚至一举夺魁成为省文科状元,这谁能想到?许一晨自己也没想到,原本只是想考一个好一点的高校,哪知道用力过猛了!
这可是各大名校争相抢夺的香饽饽,可惜还没填志愿许一晨收到了京华的电话和录取通知书。这种双向奔赴的选择,愣是让其他高校连拼抢的闹剧都没来得及上演。
凤鸣县只是洲海市的一个小县城,县里总共三所高中,包括许一晨所在的一中,建校这么多年来没有一所高中有过一条考上京华的记录。以往考上京华的凤鸣人也不是没有,但无一例外都是去市里甚至省里上高中才考上的。
如今终于有人打破了这个魔咒,而且还是以文科状元的身份考上的。
班主任“王叔”来了,校长和校领导来了,教育局领导陪同县领导也登门道贺来了,他们相信,凤鸣高中常年考生生源流失严重的问题一定会有很大改善。
居然还有市里派来的官员代表,纷纷感谢许家为本地、为国家培养了如此优秀的人才。
这些官员的身后还有电视台的媒体新闻记者在追踪报导。
村里从来没有这么风光过,父亲许世宏和村长都跟着上电视了!许世宏在接受领导们的热情问候之后,给到访的媒体吹嘘一通,说儿子如何在他的精心培养和悉心教育下取得今天的成绩,吹完之后又拉着许一晨跟领导们拍了一张又一张的合照,这些照片可都是很珍贵的!
许一晨的尴尬得能抠出个足球场,老爹的社交牛逼症他一点没遗传到。
照片里,他和官员代表一起托着的一张写三十万金额的奖金牌子,还有跟校长合影的十万元牌子,这两笔钱加起来足够他们在县城买间大房子。
许一晨不由得暗叹:“书中自有黄金屋,古人诚不欺我!”
待新闻出街,许一晨就是凤鸣县的名人了,他的照片和事迹也将会放在母校的荣誉展览室里供学弟学妹们“参拜”,成为往后许许多多学弟学妹们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