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难承君恩 > 第2章 第二章(捉虫小修)

第2章 第二章(捉虫小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如今私下里的谣传何止不堪入目,隐然竟有动摇国本之势。

不用想也知道,丹陛之上的年轻天子如何震怒。

而解决谣言的办法,就像解决很多其他事一样,从来不是解决事件本身,而是解决事件中的人。

苏怀月是个聪明人,她立即想通了这事儿的关窍。

只要摧毁其父亲的清流形象,将其父亲打为叛国之徒,这谣言就不攻自破了。

这也是为什么,他父亲突然多了这么一首“赞美诗”了。这也是为什么,要把她拉到人流量最大的东市与西市来进行审讯了。

“姓苏的,本官可警告你,想好了再回话!否则休怪本官对你不客气!”

太师椅上的万年县令怒目圆睁,对着苏怀月怒吼。

堂下瘦弱的女子虽然负着沉重的枷项,腰板却仍然挺得笔直。

“我自始自终只有这句话,此诗并非我父亲所做。无论明府再问什么,我永远都只有这句话!”

万年县令很有些焦躁。这女子瞧起来柔弱,没想到性子却这么顽固。

本来京城里的谣言已平息了不少,但因着这女子打不弯的脊梁,又开始有冒头之势。

尤其是一些读书人,大抵曾受过苏忠文的恩,纷纷写文章声援这苏家孤女。称这女子是天下文人的脊梁骨,绝不会在权势威逼下而低头。

兼着前朝还未除尽的势力趁机在其中作梗,散布新帝打算清算前朝旧事的危言。如今民间对皇帝的舆论实在说不上好,朝中亦人心惶惶。

而皇帝几日来都关在精舍中“自省”,迟迟不对此事表达态度,难保不是对他这几天工作的结果心怀不满。

届时滔天怒火烧下来,他引咎辞官还是好的,就怕也被打成苏忠文一党,连命也搭上。

思及此,万年县令抹了一把额头冷汗,又放软了口气:

“苏姑娘,这诗确然是从你父亲的书册里搜出来的,无人做假陷害,你怎的就不承认呢?你们文人不就讲究一个问心无愧、求真求实么?怎的临到自己头上,却做不到了?这不是令人发笑么?”

苏怀月咬着牙,从枷锁中艰难地抬起头:

“我父亲绝不会做这样的诗。为人子女,我对父亲的品性一清二楚!”

万年县令不再同她纠缠,站起身,早有胥吏举着那张布帛给周围的人群观看,另有一人举着苏忠文平时的书册。

万年县令便开始卖力向众人绘声绘色地叙说,当日如何在苏忠文的书院里找到布帛,布帛上的字迹与书册上的字迹又如何相似。

照例,说到那本《纪闻》上来。说是苏忠文受前朝反贼指使,与靺鞨人勾结,故意写来动摇我大启国本的。

照例,人群中开始响起窃窃私语的议论声。随后是怒骂、鄙夷、唾弃。

紧接着,某个人往台子上扔来一片烂叶菜,随后数不尽的腌臢物被投上来。

当然,也会有读书人振臂一呼,为苏忠文辩解。但他很快就会被埋没在汪洋的人群中。

什么文人气节脊梁骨,当然比不过家国民族仇恨深。

台上跪着的苏怀月,唯有将自己的脊背挺得更直。

*

“陛下,该用膳了。”

皇帝放下手中书册,从窗槅子里望出去,屋外黑云压城,隐然有暴雨之势。

他起身,却往廊子上行去。

高福忙给传膳太监使了个眼色,跟着皇帝到了屋外游廊。

檐子下摆了个青底螺纹花盆,栽着一株紫藤。绿油油的叶子间掩映着朵朵饱满的紫色花穗,瞧起来甚是可喜。

这是盆栽的“紫水晶”,本是四五月开花,在场师的精心侍弄之下,将花期延到了六月。

皇帝的目光落在了紫藤花上。

高福忙道:“陛下,瞧着要下大雨了,奴婢将它端到屋子里去罢。”

皇帝不置可否。

高福已弯下身子抱起紫藤花盆,亦步亦趋跟在皇帝后头,笑得谄媚。

“陛下,奴婢从未见过长得这么漂亮的紫藤花。有陛下的龙气养着,到底是同旁的不一样。”

皇帝没说话,但高福偷觑皇帝神色,是这几日来难得的缓和。

当然,这紫藤花其实有专人供养,同皇帝没什么关系。

但他知道,这紫藤花在皇帝心里不一般,很不一般。

旬月前,皇帝南下请扬州春山的明光先生入仕。不料消息走漏出去,御船在运河上受到袭击。

皇帝失踪了十来天,这十来天究竟发生了什么,无人知晓,只知道皇帝回来的时候手中就挟着紫藤花穗。

在扬州的十来天,皇帝为了御船受袭的事儿忙着砍脑袋,没顾得上这茬。

后来明光先生拒绝出山,皇帝准备打道回京,却突然下令绕行苏州。

他那时候就觉得不简单,肯定和那紫藤花脱不了干系。

可惜还没来得及到苏州,京城驻守的尚书令沈大人就传回了急讯。

皇帝无奈何,连夜回京,那朵枯萎的紫藤就此不知遗落何处。

回京后,皇帝开始处置苏忠文这档子事,又把紫藤花这事搁在了后头。

但高福留了个心眼,暗中教小太监端了一盆紫藤放在宫中不起眼的角落。竟被皇帝一眼留意到,下旨挪回了寝宫。这会儿在清晖阁“自省”,竟也带了过来。

高福吹了吹几案上的木屑,将紫藤花盆轻轻放下,心中不由对这紫藤花有些另眼相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