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话,阿七第二次听到,依然心绪翻涌。
元旻刚成为质子那年,曾有过命悬一线。
那一天,正是张灯结彩的上元节,元旻听宣入宫赴宴,却迟迟未归。
天黑以后,天空簌簌下起了雪,武煊和阿七提灯守在门口,等了不知多久,落雪积满肩头也浑然不觉,直到那辆熟悉的马车出现在街角,才松了口气。
马车停在门口,阿七奔上前掀开帘子,扶元旻下车,忽觉肩头一沉,温热的液体喷上后颈衣领,缓缓洇透阿七的后背。
阿七被压得倒退一步,险些栽倒在地。
上元夜,元旻赴宫宴归后,吐血数升、昏迷不醒。
他们连夜跑遍灵昌大大小小一百多条街道,敲开二十多家医馆,才找到一位精通毒理的大夫,大夫诊脉后却只是摇头叹气,摆手让他们准备后事。
阿七当时就疯了,攥住元旻一只手臂嚎啕大哭,大夫愣怔片刻,面露不忍,沉吟半晌写下一张方子,叮嘱二人或可一试,但万勿泄密。
老大夫话音未落,阿七已抢过药方直奔马厩,跑了一天一夜,跑死了两匹马,跑到衣衫满是污渍、鬓发蓬乱、双手沾满的血痂,终于凑齐了方子上大部分药材,却独独缺了一味最常见的附子。
那一味往日唾手可得的寻常药材,寻遍灵昌及周边郡县大小药铺,都已售空。
阿七守在朝晖堂主屋,感知着床上人气息一点点弱下去。于是她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只是枯坐,仿佛也随之神魂离窍。
如是这般过了三日,武煊忽听街上传来货郎的摇鼓声、吆喝声“生药……生药……”
煎好药汤,武煊撬开元旻唇齿,心一横全部灌下,如此灌了几天,人虽未醒来,脸上黑气却渐渐淡了,气息也一日强似一日。
也是这样一个下午,血色的夕阳晚照铺在积雪上,中毒半月有余的元旻缓缓睁开双眼。
守在一侧的阿七,惨白枯槁的脸上隐隐浮出点笑意,轻飘飘倒下,一病不起。
元旻听武煊叙述这半月来桩桩件件,静静听了半晌,唇角绽开个胸有成竹的笑,无半点血色的脸上,一双斜挑的丹凤眼明亮得吓人。
他说:“我赌赢了!”
对上武煊疑惑的眸子,他一字一字道:“宫廷剧毒,何人敢解?却哪来的货郎刚好经过?”
上元夜,元旻入席之前,曾见到个眼熟的身影在花园一闪而过,似是元琤的某位心腹。
斟入金瓯的酒,细嗅之下,有不属于酒的酸苦气味。螭陛上的苻治盛情祝酒,眼睛却死死盯着他手中杯盏,似期盼、又似畏惧。
他思忖片刻,对台上的国君恭顺一笑,举杯一饮而尽。
苻治依附于元琤,对其言听计从,却唯独不敢做一件事——杀质子。
大翊与荣国数百年宿仇,非一朝可解。大翊朝内动荡,元琤得位不正,急需一件前所未有的功绩来服众。苻治前脚杀了质子,大翊后脚就能师出有名,陈兵龙骨关,将小小荣国碾为齑粉,一箭双雕。
有密使敦促,苻治不敢明着放水,只能派遣死士扮作大夫、货郎,周旋良久,方才演完这出惊心动魄的大戏。
.
下毒事件后,元旻出入宫禁更频繁,苻治仍佯作提防他、苛待他,却悄无声息配合他们将元琤在质子府安插的耳目逐一拔除,元旻的活动范围也一天天大了起来。
这些谋算,元旻从未对他们透露过半分,只吩咐他们各自做些邀买人心、跑腿寄信的杂事。
阿七对政斗一窍不通,武煊私下对她揣测,元旻许是与苻治已暗中达成不为人知的协议。
又半年,元旻召武煊与阿七到起云楼,这一次,他没了以往的温润,正襟危坐,神情冷肃。
先问:“阿七,府中目前尚有耳目几许?”
阿七答:“尚有五人,朝晖堂、快雪阁、白露水榭、外门、后门各余一名,其余耳目收买四十七人,抹除十九人。”
“如此便罢,剩下的勿要再动”,元旻点头,又问“武煊,玄色凰羽共送出去几枚?”
“十七枚玄色凰羽,四名接收人已亡故,三名接收人欲告密已被抹除,两名接收人处境潦倒无力受托,剩下的八名,分别在金阙刺史府、黎元县丞府、珪山桃源酒楼、栎东鹿鸣茶肆、大渡口梅家船行、佐革草原霍家马商、戎岭山南矿场、玉照县武器铺”,武煊答,双眼骤然睁大,“官员、船运、马匹、铁匠!您是要……”
元旻起身,徐徐走到窗前站定,第一次撕去优柔温雅的伪装,目光如炬、字字掷地有声。
“你二人随我颠沛一年有余,苟活至今,却时刻如蹈刀尖。而今,父王死因不明,宵小窃国,忠烈含冤而亡,我等衔悲茹恨,刻骨崩心,何曾一夕安寝?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阿七尚自错愕,武煊已铿然跪地,稽首行礼:“臣,上阳武氏武煊,愿追随王上,手刃宵小,匡扶正统!”
两年后,那站在花窗前的高大身影从记忆中浮出来,与今日缓缓重合,耀眼如日月之辉。
武煊发誓效忠元旻时,所有人都觉得阿七不必发誓,因为都觉得她本就属于元旻。
但是元旻依然问她,是否愿意追随自己。
回忆一来便没完没了,叔侄俩早已走远,阿七在空落落的房里站了许久,秋风吹得飒飒作响,一只粉蛾从敞开的花窗飞入,绕着熠熠的烛台不断盘旋。
阿七对着空荡荡的花窗举起右手,紧握成拳按在心口上,缓慢而决然:“庶民阿七,一介布衣,愿追随元旻殿下,至死不渝。”
粉蛾并未盘桓多久,几乎不假思索地,一头栽进那团灼热的光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