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愿意结婚,愿意结婚的人中愿意生育的也不多,很多结婚的年轻人收入也十分有限,认为自己无法给小孩足够质量的生活。
一开始联邦参考古地球各个国家的政策,允许未婚生育、给养育小孩儿的一方发放补贴,给已婚夫妇放婚假,生育补贴……
但是效果都不是很好,后来经过民意调查发现很多古地球的相关政策与生育代价的承受方女性的利益保证都做的不到位。
考虑到伦理等问题,不能简单的从精子库和卵子库中进行匹配繁衍人类。
后来,联邦提出了一个极其大胆但又看起来似乎可行的政策。
所有在婚姻状态中夫妻可以选择是否愿意参与政府繁育计划,愿意参与繁育计划的夫妻可以获得20万里纳的政府补贴,前6年每年发放3万,最后一年发放2万。
如果两人在临终前都继续在这段婚姻中,没有反悔,那么政府将会安排在合适的时候将两人繁育两人的后代,两人的遗产将由政府收取一定费用保管后由其后代继承。
如果两人没有遗产或遗产不足,则由政府在小孩成年后提供一定的生活经费。
政府的相关经费一方面有些逝世的夫妻繁育的子女继承时候需要缴税,一些家资丰厚的家庭税费会用于这项计划工程,此外这个项目不定期会开放社会资金募集。
一些企业为了免税以及一些赞成这一计划的民众的捐款也会成为项目经费。
一开始虽然民众讨论声众多,但有意愿参与的夫妻数量非常多,政府制定计划之初就提出了对夫妻双方身体状况的要求,这20万里纳可没那么容易拿。
后面随着人口的持续下降,政府进一步降低了要求,但发现这样不行,这样下去可能这些精细胞和卵细胞可能都活不过它们的母体,如果提前孕育胎儿又会带来极大的人伦风险。
于是政府只好进一步改进,直接达标的发放20万里纳,如果只能基本达标的可以选择一年后再次进行检测,或直接接受联邦的相关训练,达到标准后捐献精细胞和卵细胞领取18万里纳,也就是最后一年没有那2万里纳。
到新历1088年,这个计划实行了近百年,柯同是去年成年的繁育计划的孩子。
如同大多数繁育计划的朋友一样,柯同的父母没有留下遗产获得的是政府提供的生活经费。
因为个人的消费习惯比较健康,现在柯同偶尔能买买便宜的实体产品打打牙祭。
“唐家小卖部”刚出现的时候柯同就留意到了,有意无意的,他在为几年后自己毕业的生活做准备。
现在住在学校里生活成本还比较低,每年寒暑假的兼职赚的钱可以覆盖掉自己一年的学杂费和生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