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爱国是那种执行力很高的人,想做什么就立刻要去了解清楚,当即从衣架上拿起外套披在身上:“晚上你们自己吃饭啊,别等我了。”
走到门口了又回头:“今年记得给海燕包一个大点的红包!”
他还得去追那个小妮子,问问她刚才说的那个新能源是个什么玩意儿,外国那种风力大电扇是怎么赚钱的?怎么就转一圈就来钱的?
钱爱国第一次觉得自己在知识方面落后了,他才应该多学习。
*
一般省级竞赛的考试成绩会在2-7天之内出成绩,但此时并没有机器阅卷,主要依赖手动改卷。好在每个学校参报的学生不算多,评审工作也比较简单,所以阅卷老师的工作量主要集中在复查上。
‘牛津杯’的成绩在各大学校放假五天后传了出去,一中英语系的李主任接到通知第一时间就蹬了自习车赶到学校翻阅成绩。
这一次一中的成绩考得很不错,省二等奖有三名,三等奖七名,还有参与奖市区的奖项,最令人惊喜的是全省只有三名的一等奖一中占了两名,分别是高二一班的徐磊和高二三班的周海燕,李主任看到喜报激动的把身后同样笑得见牙不见脸的校长抱了起来。
如今英语并不是主科目,此时最流行的竞赛也主要是理科方面的,文科方面除了英语也就是一个语文,而且声势远不及奥数等科目。
没办法,大环境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可是,既然各大外语院校联合起来举办这个‘牛津杯’那么释放出的这个信号就是国家也需要大批英语类人才。如果这次一中的两个学生能在国赛上绽放光彩那可不比什么八大英语学校保送英语生荣耀多了?
李主任美滋滋的想着自己带着学生去参加比赛的事儿,那边王校长已经火急火燎的联系人做光荣榜。
宣传!必须狠狠宣传!
今年希望杯一中只有一个全省第二,不过希望杯历来都是只竞赛不加分。有加分项目的华罗庚比赛今年一中一个也没进,因此被隔壁七中校长狠狠嘲笑一番,他们有一个全省第一。
嗨!谁还不能得第一?甭管什么科目,拿到名次就是了。
这次牛津杯七中信誓旦旦要包揽所有奖项,结果只有几个二等奖,三等奖。哈哈!一等奖的小同学可是在他们学校里!
牛津杯省赛一等奖高考加三十分!这不是妥妥的清华北大苗子?
哎呦,不能想!越想越激动!
王校长哼着小曲,决定晚上去七中校长家下盘象棋,顺便给他说道说道他们学校英语教学的优秀经验。
嗯,开学前还得去一趟教育局!找找领导,嘿!我们一中的学生学英语那么有天赋,可不得推广啊,可不得多招几个厉害老师啊,万一到时候国赛被保送可不是教育局的功劳吗!全靠领导大力支持啊!
“哦!对了国赛什么时候开始?”王校长走出办公室前问了一嘴。
“四月二十二开始比赛,得去首都。”
“行,明天你们英语组开会,商量好具体章程。还有,如果省上组织集体培训你们每周必须派一个老师跟着这两名同学。如果不集体培训,你们要想办法多找点竞赛题给他们做!我们下一步争取要在国赛里拿到名次!”
王校长下任务下的飞快,留下亚历山大的李主任。啊不是…老王这是激动过头了?国赛拿名次?他也真敢想!
“啊!不对!我得找领导批一笔奖金去。”去而复返的王校长回来拿办公桌上的瓜皮帽,拍了拍李主任的肩,“李老师,你任重而道远啊!”
愁眉苦脸李主任:“……”
*
周海燕和唐德凤坐着钱爱国的小汽车往火车站驶去。其实去火车站走路也就几分钟,但一老一小拖着两个大行李箱,钱爱国怎么都不放心。
“钱叔叔,你把我们送到门口就行了。”
“上次不是给你说了吗?别叫我叔叔,叫我姨父。”钱爱国蹙眉装出不高兴的样子,把副驾上一个保温桶递给周海燕,
“喏,你姨给你做的卤牛肉,还热乎着呢一会儿中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