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九零年代选美冠军 > 第19章 稿费

第19章 稿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周海燕前世也披着马甲在网站上写小说,被某位可爱的编辑慧眼识珠抓去当了驻站,后来因为张芳芳欠下巨款心力交瘁不得不告别写作,编辑知道她的情况以后很是失落。说她其实是很有天赋,倘若坚持几年没准能够爆火……但对比彼时的她来说没有什么比工作还钱更重要。

所以对于周海燕来说讲好一个故事并不难,但难就难在她无法判定当下的阅读风格是否能接受她这个明显的‘后现代’风。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学审美以及道德审判。比如前世感动无数人的星月格格以及白银霜在后世可都是震碎三观的绿茶鼻祖。

但……她是不是也可以试试呢?读者之所以会审美狭隘,那是由于市面读物类型决定的,并不代表读者不能接受别的风格。

周海燕记得这个时候国内杂志属于百花齐放的时代,很多后世的编剧,小说名家都是从某本杂志开始,一点点耕耘最后成为闪耀的人物。

毫无疑问成名作者在任何时候都赚钱的,八十年代两岸的琼阿姨一个人就能撑起一家出版公司,以及后世某作文比赛展露头角的几名作者,写小说上综艺拍电影进军时尚圈,名气来了后面的东西源源不断就跟了过来。

周海燕最早在绿站上喜欢的一个小透明作者,从甜爽玛丽苏文开始,写到女尊文种田文星际文,因为收藏太少暗淡准备退圈时,忽然一本仙侠文大爆卖出了版权,从此一飞冲天。市面上大火的仙侠剧,十之四五出自于她手。

这么想想,似乎国内的机会也是很多的!

但是现在根本就没有类似绿站的平台,她又要从哪儿开始呢?

周海燕放下笔认真思考。

九十年代初严肃文学打主流战,剩下的通俗文学地摊读物也是一个赛一个猛,读者群体接受程度高的杂志以《江门文艺》《青年文摘》《故事会》为例,家庭两性方面有《爱人》《南风》,青年儿童类则是《少男少女》《青春》《天下歌坛》《少年文艺》《故事大王》等等。

上一世周海燕放松时喜欢看玄幻类读物,《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上映时她看过电影震撼良久,一边惊叹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一边感慨好的读物不分国界文化。

如果落实到具体的故事中,四大学院可以对标四大修仙门派,邓布利多对标一心大道守护天下的天尊,伏地魔对标天资出众的宗门逆徒……这样的设定桥段太多太多,以华夏文化完全可以构造起一个不输哈利宇宙的玄幻世界。

周海燕越写越激动,下课的铃声响起,到了周五的特长班教学,周海燕把厚厚的草稿纸夹入语文课本中,拿着教材走入会议室。

留下来听课的同学似乎比开会那天少了一些,竞赛班教学内容是完全超越眼前教学大纲的,不仅要讲词汇还有类似GRE的类比课和逻辑课,每堂课雷打不动的发卷子,做模拟试题往往时间不够还要留堂。

小部分同学在几次考试后自觉放弃,剩下的同学有了危机感开始根据座位组团进行学习。周海燕和张安宁一组,组队的还有一个高二一班的男生,秀秀气气戴副眼镜,后来周海燕才知道那是年级总分排名的第一的徐磊同学。

“今天的课你们听懂了吗?”张安宁私底下问两个小伙伴。

“还可以,不过逻辑那里有一点难度。”徐磊坦言。

培训班组建的比较临时,讲课也是按照高中课堂的节奏,逻辑课两个小时一堂课,要讲12个大重点,但速度非常之快,中间的语法结构单词造句一不留神就会错过要点。

“我感觉我现在一天都快要累死了,之前努努力十点半就能把学校的作业做完,现在加上特长班的试卷每天不到十二点我都关不了灯。”张安宁抬起乌青的眼睑,学习压力已经这么重了,还要接受起亲爹的抽检,每天练字二十分钟,真真生无可恋。

周海燕还在想自己的小说,没注意同伴们说什么,只知道一个劲点头答非所问:“嗯嗯,我觉得挺好的。”

张安宁心塞:“海燕小朋友……人与人之间最重要的理解呢?”学习还是要学的,但是私下一起吐槽吐槽学校吐槽一下老师,仿佛压力就可以就此减轻。

“我今天还有事,我先回家了啊!”周海燕背起书包和小伙伴门告别,她还得抓紧时间回家做作业,做完了还要抽空写小说!

两个小伙伴望着周海燕的背影面面相觑,徐磊噗得一声首先打破了寂静:“走吧,我们也回家吧。”他也是本校教职员工的子女,原有希望上A市最好的学校,是校长给徐爸徐妈挨个做工作,才让徐磊留在了本校。

但是对于徐磊这种品学兼优的学生来说,特长班也并不是全无压力,英语学习算是语文学科的衍生类目,要背足够多的单词才可以向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