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船到码头,迟青交待一句“明天中午先到学校,不要迟到了”,然后挥挥手,让小崽子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去了。
回家是不可能回家的,找妈也是不可能找妈的。
贫民区的家庭各有各的问题各有各的难处,孩子们大都不恋家,纷纷约起下午行程,不到晚上绝不回家。
柳猫比他们稍好一点,给家里群发一条报喜短讯,然后进快餐店填饱肚子,午餐过后去往南湾图书馆,这家图书馆她好些年都不曾光顾了,无他,感兴趣的书不多,全都看完了。
时过境迁,现在有了“御灵师证”,她便可以借阅灵师相关书籍了,虽说社区图书馆藏书极为有限,但足以让她在那里消磨掉整个下午,这便足够了。
如有可能,柳眉其实很想一直待到半夜才回家的,就是呆上一整夜也不是不可以,可公立图书馆傍晚七点闭馆,没有这个选项。
日落时分,柳眉装了满脑子的灵师游历故事走出图书馆。
她家住在贫民区,所谓“贫民区”,它是南湾区下辖的一个社区,社区名字颇有点自我解嘲的风骨,叫作福满楼。
福满楼社区占地不足五平方公里,却挤了25万人口,按照正常人的思维,街上肯定人挤人,一眼望去全是人才对。可实际却是,街上行人并不多,且街面整洁,至少晚上九点以前是如此。
人都到哪里去了?
要么还在上班,要么,就是呆在街道两旁的那些巨大高楼里。
这些大楼四十层起步,每层至少六七十套住房,大楼里银行超市餐馆美发店幼儿园一应俱全,只要你愿意,足不出楼便可以一住经年。
柳家家住七号楼,猫儿进楼后径直去往二楼餐饮区,点了一杯奶茶一份营养套餐,磨磨蹭蹭直到晚上九点半才回家。
她家住七号楼26-35号房,即26层35号房。
家里三个卧室,居住面积70平米,常住人口包括她、父母、两个双胞胎姐姐、两个妹妹、两个弟弟,一共九口人。
父母和最小的八妹住一个房间,四个女孩一个房间,两个男孩一个房间,除了父母大家都住高低床,跟宿舍一样,这是贫民区标配。
另外,柳眉还有一个十九岁的大哥,去岁成年后就搬出去单住了,正在筹备婚礼中。
至于柳家父母为什么要生八个孩子,这就要从生育鼓励政策说起了。
柳家夫妻于二十年前成婚,一成婚便马不停蹄开始生孩子,一个接一个,因为每生一个就多一份补贴。
这些补贴名目繁多,比如1-2岁,每月有价值80块的奶粉券,3-5岁,每月有120块的幼儿营养券,7-12岁,每月100块营养补助,以学校早午餐的形式发放。另外,每生一个孩子,还有一次性一万块的生育奖励金。
除此之外,还有住房补贴入学补贴交通补贴等等等等……
猫猫至今都搞不清楚家里每个月要领多少补贴,反正结婚以后她母亲就一直呆在家里生孩子养孩子,一个接一个,没完没了。
好吧,这么说夸张了,凡事都有一个了结,柳母现在超龄了,不会再生了——不论男女,38岁以后再生孩子,就领不到补贴了,因为38岁以后就不再是最佳生育年龄了。
所以八妹才叫柳婷,这个也是治安署小姐姐的手笔,原本的名字应该叫“柳停”来着。
至于柳父,他是出去工作的,做过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店员、摊主、帮厨、送货员、工厂工人、码头工人、建筑工人等等等等。柳猫儿记得他做的最长的一份工作,是跑去做群演,那时她才三四岁,父亲跑了两年龙套,有一天大醉归家,自此再没有去过片场。
目前柳父正处于更换工作的养身期,这个时间段从半月到半年不等,具体要视家里的经济状况而定。
总体来说,猫儿觉得这一世的父母非常的……有特色。
说他们好吧,为了补贴拼命生孩子,全然不顾孩子的成长环境,而且孩子小学毕业就要上交生活费,不交就不给吃饭,致使前头三个都只有小学学历,直到猫儿这里才出现转折,但那是另外一个故事。
可你要说他们不好吧,他们不偷不抢不犯法,无视孩子却也没有殴打虐待孩子,单此一点,就要好过贫民区的半数父母。
比如现在,猫儿打开房门,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八岁的柳长风和七岁的柳长笑正在地上扭打作一团,两个小男孩大喊大叫,声音大到吵破天,而父亲柳大卫却一摇一晃坐在旁边的躺椅上,安闲自在,自得其乐,正在沉浸式观看电视,完全不受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