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浮云天下赋 > 第6章 野有蔓草(六)

第6章 野有蔓草(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中睦十三年秋,讨逆将军攻入业州。驻军环围京城,断粮绝水,等待援兵。

夜岗上,插着红旗的瞭望台银烛高照,于苍茫夜色里添一抹明红。

士兵回首,向着刚登上楼梯的人行礼:“副军师。”

张秋凛的眼皮一跳,又被这个名号给气了一次。

再来人多喊几次,她快听麻了。

行军路上,温颂声总是明里暗里的让她与方循比试,分明一直是她站上风,最后出寒径山的时候,竟把“军师”的名号给了师弟方循,而称她是“副军师”。

......还是一想起来就气。

温颂声给出的理由也让她无法反驳:“所欲太盛,明知不可为。鉴生,该收收心了。”

她有时候甚至怀疑,武光大军经过东皋村的这一程,是否也是他们故意的,就为了让她死心。

大军过境之时,她根本不敢去看那些村民的脸。叶青玄的视线好像一直追随着她,身高长起来后,连威压都变得重了,压在她心里仿佛足有千斤。那道视线如此紧追不舍,像要把她的背影刻进骨血,想来已不是为了爱,或许是为泄恨。

她后来把信都烧了。

一想到这里,她就觉得浑身难受眼眶发红。幸好夜色深重,无人觉察她的异样。

张秋凛从小长在桐州百年的书香门第,自小知书讲礼,严于律己,生在世上便是为了家族争功名,青史传佳音。

在她熟悉的环境里,人的一生都是被安排好的轨迹,朝着既定的光明前途引去。若有谁家子弟想要叛逆这大道,那便是执迷不悟、误入歧途。

若非逢天下大乱,她的命运或许也和许多同辈一样,读书应试、修身教学,等上了年纪买一处安静的园林休憩,玩些风雅闲趣。到了婚嫁的年纪,也是由父母出面做媒,一对新人直到正式过门前都不能正大光明的单独会见。

张秋凛虽自小心性孤傲,仗着有几分才学,对许多旧规不以为然,但她性子冷淡,内里包藏着火也不乐意让外人瞧见。她以前暗恋过的每一任,估计都以为她是个清心寡欲不食烟火的人。

从来没有人敢肆无忌惮地坐在她怀里,问:“我喜欢你,你愿意和我上床吗——”

“副军师?”

张秋凛猛然回过神,想起温颂声命令她前来送的消息:“明日一早荀将军出去截粮,看紧营寨。”

“是。”

她向远望去,北面的夜空下隐约有山峦的轮廓,南边则是一片旷野,视线尽头是遥不可及却历历在目的城郭。那里是八百年繁华鼎盛的京城,她在那度过了早年最快乐的一段求学时光。

她忽然意识到,她此刻正被夹在两种前尘之间。

一场寒雨,秋叶飘零。

援军从东、西方分别赶来,对业州形成夹围之势。武光对三军下令:入冬之前,必须破城。

张秋凛被安排跟随卫将军言明卓攻打城西,隔河两岸据守。

二人都是东郡人,能聊得来的话题自然多些。

言明卓的策略就是带着小股灵活的士兵在还没冻实的河上分散敌军,然后让副将霍衍带着骑兵刷一下冲过去。

某日,营寨里不知哪来许多的干辣椒,一个没看住,整个炊事班的锅都变辣了。

这吃辣的习惯是副将霍衍的骑兵连带起来的,把剩下一半的东郡人熏得魂魄出窍。

问起此事,霍衍已读乱回:“人不吃辣,马过不了白水河。”

张秋凛:......

某天晚上她和言明卓实在受不了炊事班的辣锅,躲在中军帐里悄悄开了一罐珍贵的咸菜。

言明卓问:“你可知武将军为何把霍衍安排到我麾下?”

“将军明示。”

“我的士兵都是东郡人,是延朝末年最富庶的地方。武将军在东郡的势力太浅,除了我和你们榆州张氏,再无别的依凭。”

“所以派霍衍来看着我们。”

“嗯哼,渗透内部了。”

张秋凛低头看着咸菜,心想也不知霍衍这波渗透内部算不算成功。

她听闻方循跟在程晟麾下吃了不少苦。那个程晟是屠户出身,脾性暴躁,方循天生性子软,有话不爱直说。行军司马要负责督查和谏言,但这两人一个不擅劝说、一个不爱听劝。

......这肯定也是温颂声故意安排的。

言明卓将军好相处,碎话稍多,胜在行事端正、遇事随和。他平日除打仗以外,还有一个简单的爱好——给人说媒。

这爱好本无伤大雅,只是张秋凛觉得......有些碍眼。

这才一个月,军营里已经成了四对了。

而且言明卓给人说媒时很不拘一格。凡是长相和性情般配的,他都往一处撮合。军营中男多女少,他有时就直接忽略性别。

自从她一不小心被打听出了尚未成家,张秋凛忽然觉得言明卓看她的眼神变得充满斗志,就是那种“放心吧,包在我身上”的意味。

张秋凛想借口自己还不急,茫然四顾竟然找不出一个挡箭牌。就连方循都已经跟业州世家的女子定亲。

……真怀疑温颂声又把这一切都安排好了。

冬雪骤降,天空几点寒鸦,栖落在河畔的枯藤上。

来年春始,抽新枝芽。

某日清晨,天空才蒙蒙亮,呈半青半绿的淡白,远看云层好似大理石的纹理,太阳尚未升起,天际淡淡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