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浮云天下赋 > 第4章 野有蔓草(四)

第4章 野有蔓草(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叶青玄连连点头,看见张秋凛的袖摆在眼前飘,忍不住就抓住了,仿佛这样就能抓紧眼前这个从天而降的神人、不再让她走了似的。

“当真的。你可别不要我。”

张秋凛的严谨面容松动了,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我怎会不要你。昨夜我想了许久,等我们回到京城,我带你去看我的家人、我的朋友。当年我师弟跟我打赌,说我这性格肯定没法在而立之年以前成亲,这下他输惨了。”

她讲着讲着,视线向远处的某处,又垂眸看着眼前年轻的姑娘。“你若随我出山,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叶青玄听着这番难得的诺言与愿景,反倒生出惶恐。

从一开始她就知道,张秋凛早晚要走的,她总是站在山口眺望着远处的天气,游丝惘然,眼底一片萤火烁烁。那颗心里长燃着一盏不灭之烛,要照亮这暗世,要垂名青史、万古长明。

如此不凡之人,怎会甘心困于山洼之间。那样怀抱济世之志的一颗心,岂会因她而留守寸土间。

张秋凛眸中闪着严光,思虑良久,颇认真道:“如你愿意跟我一起离开,明日我便去禀明林大嫂。我的恩师如今在讨逆军中任幕僚,下山后我便去投靠她。只是军中条件艰苦、危难重重,于我而言也尽是未知数,我不敢担保你能无恙。或许,你且留在山上等我,带天下平定之后,我定来接你归京。”

叶青玄安静了下来。外面的战乱她也有听说,不晓得如今是哪一方盖过了哪一方,总之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她已经没了爹娘,她还有个妹妹,林大嫂老了需要人照顾,她不能死。

张秋凛似是从她的神色里读出了什么。

“你先好好读书。书到用时方恨少。像我们这些读书人,须要在太平世里才有用处。待到天下太平之时,我就来接你。”

叶青玄反问:“你怎知道战乱几时方休?”

“快了。”张秋凛确凿地道。

后来叶青玄回想起那时,觉得大抵是年纪太轻,见识太少,懂得也太少,以为张秋凛说的必有道理,迷迷糊糊的便信了。

张秋凛从怀里掏出来一块布缠着的铜牌。叶青玄一眼认出来那是张秋凛奄奄一息地出现在东皋村时身上唯一完好无损地物件,经常在独自一人时拿出来翻看,想来对她十分重要。

此时,张秋凛却将那块铜牌一斧劈做两半。下面有字的那一半自己收好,上面印着梅花的另一半递给了她。

“我会时常写信给你。若断了音讯,你可以拿着这块铜牌去榆州寻我。凡是一城一县的长官,必然认得这块牌子。”

叶青玄接过那半块铜牌,比预料得还重,她几乎拿不起。

“我一定好好读书。”

张秋凛摸了摸她耳边的发。“等我回来。”

她们分别的那一日,夜里下了一场雨,一场秋雨一场凉,山间的林木似在一夜之间觉得入秋,纷纷地落了叶子,满地金黄。从相逢到分别,也并肩见证过四季。

村民们排着长长队伍来送行。那日张秋凛穿了一身灰麻布衣衫,背着一个布囊,腰上挎着一柄重铁剑。她向众人抱拳辞行。

辞遍一圈后,仅余给爱人一个炽热的眼神,转瞬既逝,似是不敢看太久、生怕心生流连。

那衣衫虽看着清贫,却都是叶青玄带着人新赶制的,穿旧的那些也没丢,叶青玄都偷偷地留下,藏在自己的柜子深处。偶尔夜里满地清凉月色无人共赏,她抱着张秋凛的衣裳在床上缩成一团写着信,信纷纷扬扬雪花片似得寄出去,三个月不见回音。

三个月后,张秋凛的回信来了。

她在信中讲起她已经安全抵达故乡、和老师汇合。她还讲起战事的进展,提起一个个在叶青玄眼里根本毫无概念的陌生姓名。

冬日一到,她开始往东皋村寄冬衣。入春后,又寄了春种。

某个月圆的夜里,叶青玄趴在床头写信。窗边堆放着白日写的几行碎片诗句,想要写进信里,又不知该往何处加。

她最后只在信中抱怨道——“你为何从来不说想我?”

还有——“自从你走了,东皋村再没个能陪我说话的人。我每日在学堂里教书,翻来覆去总是那几篇,没有新书可看,诗也学不全。”

她把写好的文章辞赋都寄给远方的爱人。张秋凛很快在回信中点评:“写得不错,比太学里好多人都强。你文字颇有灵气,多写写散文和议论文,不必专攻胼赋。”

还有“少写艳词。”

叶青玄反驳:“你寄给我的那本词集里什么都有。文艺创作,练习用的,有何不可?”

如此锦书遥递,春夏秋冬又过了一轮。叶青玄在这一年间做了不少活,长得更高也更壮实,褪去了少年人的青涩,腹中诗书沉淀,慢慢的有了灵动的书香气质。

经常有人说,她身上有那位外面来的张大人的影子。

一年多过去了,人们逐渐忘了张秋凛,把她取代了她,作为一个睿智又有些抽离的读书人。村人眼中的她们是局外人,是尊敬却无法畅谈交心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