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文成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人打断了。
「陛下,臣以为,容茂筠将军可堪此任!」
说话的是吏部尚书宗菡梅,她不紧不慢地站了出来,语气沉稳,「容将军曾在辽阳郡军队服役多年,熟知当地地形和胡人习性,由他前去,定能稳定局势。」
鲜安帝沉吟片刻,点了点头:「容将军的确是合适的人选,只是卓川郡那边……」
「卓川郡战事已停,臣以为,可由年青的将领暂领卓川郡主帅一职。」
宗菡梅话音刚落,兵部尚书尧文成立刻反驳道:「陛下,吏部尚书此言差矣!容将军虽在辽阳郡待过,但毕竟多年未曾接触胡人,对他们的情况未必了解。臣以为,不如从辽阳郡军队内部提拔一位将领,更能迅速稳定军心。」
两方争执不下,鲜安帝揉了揉眉心,只觉得头疼欲裂。
皇帝看向一直沉默不语的年文俨,问道:「年大将军,你以为如何?」
年文俨沉吟片刻,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吏部尚书和兵部尚书所言皆有道理。辽阳郡情况特殊,既要熟悉胡人情况,又要能迅速稳定军心。臣以为只有一人,可堪此任。」
「哦?年大将军举荐何人?」鲜安帝来了兴趣。
「容茂筠将军。」年文俨语气坚定。
尧文成正要开口反驳,却被年文俨抬手制止:「兵部尚书稍安勿躁,容将军虽多年未在辽阳郡,但他曾多次参与与胡人的战役,对他们的战术和习性了如指掌。况且,容将军在军中威望甚高,由他出任辽阳郡主帅,定能安抚军心,稳定局势。」
鲜安帝思忖片刻,觉得年文俨所言有理,便点头应允:「准奏!容茂筠即日起调任辽阳郡主帅,即刻启程!」
鲜安帝又看向众人:「卓川郡主帅一职,朕意由年青一代的将领担任,诸位可有人选推荐?」
尧文成眼珠一转,立刻出列道:「陛下,臣举荐犬子尧悦明。」
鲜安帝还未开口,宗菡梅便抢先说道:「陛下,臣以为,尧侍郎虽年轻有为,但经验尚浅,恐难当此大任。臣举荐卓卓川郡军队正三品参将,本孤容将军。」
「本孤容?」鲜安帝微微皱眉。
「陛下,」
宗菡梅继续说道,「本将军虽是坤泽,但其军事才能和胆识,并不输于任何乾元男儿。且她曾在卓川郡立下赫赫战功,由她担任卓川郡主帅,定能胜任。」
尧文成冷哼一声:「宗尚书此言差矣!本将军虽有战功,但毕竟年轻,且……且她是坤泽,如何能统领一郡之兵?」
「尧尚书此言,未免太过迂腐!」
宗菡梅毫不客气地反驳道,「坤泽又如何?难道坤泽就不能保家卫国了吗?本将军的功绩,有目共睹,岂容你随意诋毁!」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得面红耳赤。
鲜安帝揉着太阳穴,眉头紧锁,半晌才说道:「两位爱卿不必争执,朕心中自有决断。」
鲜安帝顿了顿,目光扫过底下的大臣们,最终落在了宗菡梅身上,「宗爱卿,你举荐本孤容,可有私心?」
宗菡梅神色自若,不卑不亢地答道:「回陛下,臣并无私心,只是觉得本将军确是良才,不应因性别而被埋没。况且,卓川郡情况复杂,本将军熟悉当地情况,由她担任主帅,更为合适。」
「哼,说的好听!」
尧文成阴阳怪气地插嘴,「谁知道你是不是收了本家的好处,故意帮她说话?」
宗菡梅冷冷地瞥了尧文成一眼,并未理会他的挑衅,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
鲜安帝将两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暗自思量。
本孤容,这个名字他自然不陌生,当初皇妹为了她,闹了好一阵子,着实让他恼火了一阵子。但也不可否认,此女的确有几分本事,在卓川战役中立下不少功劳。
「此事容后再议,」
鲜安帝挥了挥手,示意两人噤声,「退朝!」
众臣鱼贯而出,宗菡梅路过尧文成身边时,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尧尚书,胜败乃兵家常事,下次再争,还望尧尚书拿出些真本事,莫要再耍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
尧文成气得脸都绿了,指着宗菡梅的背影,半天说不出话来。
日子如常一天天过着,景国的军队却迎来了一次不大不小的调整。。容茂筠将军曾在辽阳郡军队服役多年,对当地地形和胡人习性十分了解,便被委派到了辽阳郡。
卓川郡主帅一职空缺,鲜安帝思来想去,决定启用年青一代的将领。
年如安,年家之后,年皇后的哥哥,出身将门,骁勇善战,又颇有谋略,成了皇帝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