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陪着三个孩子站在猴山的铁网之外,一边留意让他们保持适当的距离,一边鼓励他们仔细观察猴山里,大大小小的猴子和猴群的生态:“惜惜,你看那个大猴子背上背了只小猴子,一定是个妈妈背着它的孩子吧!”
姜雨婷和姜雨浩正说说笑笑地看猴子,沈惜也装作像真正的小孩一样好奇的样子,饶有兴味地融入其中,实际上两只小耳朵却在努力地听着,站在身后几米处沈爸沈妈之间越发激烈的拌嘴声。
沈爸:“当初我就说,要辞职和小赵一起去省城那个公司吧?人家现在都混成经理了,底下能管一帮子人不说,公司还给分房配车的。别说他们现在吃的用的都比咱光鲜,至少孩子能受更好的教育,有更开阔的眼界啊……你说你当初要是没拦着我该多好,至于现在这样彼此遇上了,眼巴巴地羡慕人家吗……”
沈妈有点激动,但还努力克制着音量:“我要是当初没拦着你,这个家早就散了!你去省城出人头地,我怎么办?我的工作还要不要了,我的一家老小还管不管了?我爸没了,我妈身子又弱,难道我跟着你去享福,把弟弟妹妹都甩给我妈一个人在这儿熬着?两年前我就说过了,我当然可以不挡你的财路,离了婚你爱去哪就去哪,惜惜留给我就行!!”
沈爸见她话尾带着点哭腔,也内疚心软了:“唉,我也就是遗憾咱们家错过了能过得更好的机会……动不动扯离婚干嘛,别说这么多人看着了,在孩子们面前多不好……”
沈妈用手绢印着眼角,委屈地说:“咱们刚认识的时候,我就从来没隐瞒过自己的家庭情况。当时也有好几个人追我,我选你就是因为你信誓旦旦说,不会介意这些,会和我一起承担……”
沈爸自知理亏,气焰全无,揽上沈妈的肩膀开始安抚:“对不起,对不起,是我的错……从咱们结婚那天起,丈母娘、雨婷、雨浩跟我就都是一家人了。当初虽然对这个工作很动心,但最后没走也是因为考虑全局嘛……行了行了,咱们现在跟人家比条件是差点,今后好好过日子,我多努力往前追一追,好么?”
这场“猴山之巅”的暴风雨终于偃旗息鼓,而一直竖着小耳朵偷听的沈惜意识到一件事——原来沈爸沈妈之间的吵架,竟围绕着几乎雷同的车轱辘话题,足足重复了二十多年之久……
看来要想改善父母之间剑拔弩张的糟糕氛围,最关键的还是改善一大家子的经济条件,这样也才能在未来全家任何一个人遇着事情的时候,降低风险,争取更好的可能性。
从沈爸沈妈的对话来看,为了充分帮扶和照顾姥姥、小姨、舅舅,这个小家已经错过了一次改变命运的良机,沈惜决心,今后一定要利用自己穿越回来的经验优势,帮助沈爸沈妈尽可能多抓住几次重要的机会。
逛完公园后,沈惜跟着大家一起回到小时候的家,走进大院的瞬间,许多尘封已久的童年回忆一瞬间都复苏了,差点又惹得她热泪盈眶。
多年后被开发商砍掉的石榴树和推平的草坡还在,一楼邻居阿姨细心捯饬的小花园还在,她和宁鸣不记得曾多少次坐在一起玩游戏、写作业的石桌石凳也还在,大院里几位最和蔼可亲的老人还有从小和沈惜追追打打、“相爱相杀”的小伙伴们全都还在。
沈妈牵着沈惜的手,一层层上楼,用钥匙开了门,映入眼帘的是沈惜在上高中之前,全家人几乎一直住着的那套老房子。
格局不算宽敞,爸妈睡主卧,沈惜和姥姥睡一间卧室,小姨和舅舅上初中后平时住校,周末和假期则睡书房改成的卧室里那张高低床。
家里的装修和家具的风格都是90年代最常见的样子,但也在沈妈和姥姥的悉心打理下,整个家窗明几净,温馨宜人。
客厅拐角处衔接三人沙发和两人沙发的小方桌上,甚至还整整齐齐地摆着小沈惜最钟爱的那些玩具。
沈惜呆呆地立在门前,望着眼前的一切,又不禁觉得一切宛如美丽的旧梦。
这一整天她几乎都过得懵懵懂懂,沈妈以为她玩累了,早早地给她洗好澡、催着上床睡觉。
尽管不到21点沈惜就躺在了和姥姥共用的木架子床上,可她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失眠到几点才睡着。
直到次日醒来洗漱时,看到镜中属于4岁沈惜的那张白嫩如瓷娃娃的小脸,她才真正接受和消化了发生在自己身上魔幻的这一切。
而重返1994年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学着做回一个普通的4岁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