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渭水纪事 > 第75章 阵营?

第75章 阵营?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据梁玺的述说,他第一次察觉到贺含章的立场有异,是江依隐匿十五年的证据被白朦水套走,他回去后反复调查贺含章的升迁和祁安侯府被抄家灭族的事情,

虽然明面上就如世人想的那样,是贺含章利用和张韵的亲事攀上了庆国公府,借此成为太后一党,但是在十五年前,太后的权势并没有那么繁盛。

彼时先帝病重,却偏生逢多事之秋,渭水决堤后一路泛滥,沿河两道皆受其害,不仅如此,当时南越联合百钺、安国等小国一起攻打大梁南方防线,

而北方的北狄也蠢蠢欲动,都想趁大梁皇帝病弱、社稷不稳之际狠狠撕咬下一块血肉。

先帝强撑病体,连夜召集托孤之臣,意图让他们扶持彼时的小皇子继承大业,就连远在边关的燕王都被召集回来,不过半载时光,先帝便撒手人寰,

可是当时的时局已经乱了——大梁和南越开战了。

当时的祁安侯府正是先帝留给幼帝的辅佐之臣之一,祁安侯薛红金虽圆滑却也颇有干事之能,在刑部任侍郎,深得先帝之心。

而贺含章的升迁则伴随着祁安侯府的衰落,彼时李镜雪失踪,他所留下的证据成了扳倒祁安侯府的罪证。

来回也不过半载光阴,却沧海桑田,物是人非。

梁玺神色略有复杂,说道,“其实当时这桩案子未尝没有疑点,只是前有外敌虎视眈眈,内有民愤滔天,贺含章一曝出此事,

便有许多百姓起义军打着清君侧、锄奸佞的名义造反,彼时皇上才不过四五岁的孩童,哪里经得事。

所有的事情都是全权由先帝留下的那批辅佐之臣还有太后、燕王他们决议的,说起当年,当时的燕王比太后有权势太多,

虽然先帝并未封他为摄政王,但是先帝亡逝后,摄政王这样的称呼已经在背地里被叫起来了。

燕王军功卓绝,乃是当年大梁对阵南越一战的主帅,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他是个残废——在回京途中遭遇南越的埋伏,险些丢掉一条命,

所以虽然先帝有召其回京,但是他回到雍京的时候已经离先帝传召过去四个月了。”

梁玺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自那次回雍京以后,燕王再也不曾出过雍京。”

胤姜听着梁玺语意中的复杂,已经有所明悟,“你是怀疑贺含章是燕王的人?难道那么多年,燕王一直都存着造反之心?

可是你知道的,大梁自建、国以来,规定体有残疾者不得入朝为官,何况,那是至尊之位,

从他残疾之后,那个位置就已经彻底不属于他了,除非他想变更祖制。”

梁玺点头,“是啊,一代英雄落残,纵是天潢贵胄,也无法忍受,燕王这些年,荒唐得很,性情也变得暴戾乖僻,

再者说,他一直在雍京城内,不管想做什么,都受阻严重。

反倒是太后,这十几年大权在握,至今又不肯让权给当今圣上。”梁玺凉凉地说着。

梁玺的话中意很明确,表面上燕王是荣养在雍京城内,实际就是监视和限制他,胤姜想着皱眉头,

“会咬人的狗不会叫,燕王若真有什么心思,隐藏得这么深,只怕所图不小。

而且,难道除了他,就没有旁的皇室子弟吗?退一万步来说,怎么都不会轮到他啊。”

梁玺望向窗外那轮皎洁的明月,夜里寒凉的风从窗口溜进来,吹得人心发冷,“天家无情,人心难测,谁知道又是谁在暗中弄鬼呢。”

梁玺不想话题太过沉重,打算略过此处,毕竟,他其实也摸不准背后之人。

胤姜忽而轻轻抚着梁玺微微皱起的眉头,梁玺浑身一震,动弹不得,胤姜笑着说,“所以你是不是还打算假死下去,等背后之人露出马脚?

那你今晚不该来找我的,你不怕,其实我是那背后之人安插的棋子,一开始就为你而来?”

胤姜收回手,笑意盈盈看着梁玺。

梁玺乌黑的眼眸凝视着胤姜,似要把眼前之人望穿,“我相信我不会看错人,也相信你不是那样的人。”

胤姜闻言微微怔愣,低头笑了一下,然后踮起脚尖,朝梁玺冰凉的唇轻轻地啄了一下,然后转身朝里间走去,边走边挥手告别,

“好了,我要休息了,你自便吧。”

只留给梁玺一个潇洒离开的背影。

梁玺的心绪乱起来,他其实还有一件事不曾告诉过胤姜,他的父母曾经与祁安侯府定过一桩娃娃亲,更准确的说,是与李镜雪和薛冉夫妇约定过一桩亲事。

靖国公府亦是当年先帝留给当今圣上的辅佐之臣之一,不然他不会被宣召入京,先是成为皇帝的伴读,再是成为大理寺少卿,然后奉命来此查案。

而他的定亲对象,还活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