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寰言颔首:“是。”
汤邢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这事如果是北寰言插手,那就不归大理寺管了。北寰言做任何事都有自己的目的,这事搞不好又是一个高官落马。
上朝以后,议政殿里还是那副样子。
许景挚近几年帝君当得悠闲,一般他只坐上面听,下面六部回事自己六部长官跟尚书令宋谏一起自己商量着就把事情解决了。
工部说最近因为万寿节各国使节来都贺寿,为保许都道路畅通,地面干净,招灵台修建暂时停工,准备等各国使节走了以后再复工修建。
工部又说江南漕运一事交给纵尚主理,漕运上下游漕工村落恢复井然有序,不少水盗都要已经回了村子,继续当漕工。
工部还说到了秋冬季是修筑河堤的好时候,需要户部拨款。
许景挚看向户部,户部尚书翟淳立即出列跟工部说:“早就准备好了预算,等下朝户部就把批文拿到工部去。”
许景挚满意地点头,目光落在叶温年身上,道:“孤前年跟工部说的许都旧区改造的事,怎么过了这么久了,工部都没拿出一个方案来给孤看?”
叶温年满脸愁容回道:“回禀陛下,这旧区人多屋杂。乱搭乱建的不计其数,只京兆府里就因为这些乱搭乱建的案子堆了几十起没审结。工部也想把这事尽早办了,那些人乱搭乱建,把管沟都给堵了。这几年许都没有大雨,若是下起大雨,恐怕半个许都都要淹了。臣已经着人去一家一家登记,商量拆迁补偿的事宜,奈何旧区人口太多,无论商量还是统计都需要时间。请陛下在宽容一段时日给工部。”
许景挚眼眸微眯,不再言语。
礼部上前说万寿节结束,各国使臣陆续归国。赏赐给各国的回礼,需要陛下过目,说罢便呈上厚厚的一沓礼单交给内官徐迎递了上去。
礼部说到这,许景挚才想起一件事来,问:“漠勒说什么时候回北境了吗?”
礼部回道:“还没有。”
许景挚头疼,万寿节过了,与漠勒和亲的事就不能再拖了。
萧皇后话说得好似很大度,让嫡公主许思不要胡闹,但其实压根就没打算让自己女儿去和亲。
许思不去和亲,往下排那便是北寰舞。
可景雀非要保着北寰舞,为此不惜与他置气。
一边是自己的女儿与皇后,另一边是自己最爱的人,两边互不相让,许景挚现在一想到漠勒就头大。
眼看着尚书省自己商量着,就把最近的朝廷大事给说完了,御史台御史张蘅上前一步。
北寰言看着御史台有人侧步出列立即颔首,眼睛微睁,连身子都站直了几分。
“陛下。”
兵部尚书江狄先张蘅一步开口,张蘅只能又退了回去。
许景挚看向江狄,意思是说话。
江狄欠身道:“昨日西境军姚子安的副将青漠来回禀,说是三千西境军要护送齐刺史回西境,请兵部签过境通行令。臣不知道该不该应允,特地来奏请陛下意思。”
许景挚有些意外,西境军竟然要丢下蔚巡生与姚子安,跟着齐丘回西境。
江狄把这事报上去,很快朝堂上就起了一片窃窃私语。
许景挚看向北寰言。
他颔首垂听的样子,极其淡定,看样子早就知道。
西境军跟齐丘回西境这主意,是他给蔚巡生出的?
许景挚靠在龙椅上思索着。
这事有利有弊。
利的是西境军撤走了,就不会有再有人对西境军做文章,对勤王府下手。他们若是想找西境的茬,就只能跟蔚巡生姚子安两个人硬碰硬。
可放西境军回去弊端也很明显。
西境军里有人知道御史台参了西境一本,若是传话的人有心,可以挑起勤王蔚光良对朝廷的不满。
御史台也有人想到了这个顾虑,侧出一步问江狄若是有人故意传话,说朝廷扣押世子,到时候该如何安抚勤王府?
江狄道:“可以请世子写一封陈情书交给齐刺史,由齐刺史带回去就交给勤王殿下,说明情况即可。”
另一个御史侧出一步,厉声道:“西境军与禁军在校场打架斗殴的事还没结,怎么能让西境军就这么回去?”
江狄回身看了一眼那个御史,道:“这事事发的时候,言少卿也跟去了,他比我了解当时情况,言少卿昨日已经查了兵部库房,想必已经有了结果。请言少卿向诸位解释这件事罢。”
北寰言当即侧出一步,缓声道:“西境军与禁军在校场打架的事有蹊跷。陈将军与姚小将军在校场问了一圈打架缘由,竟然没有一个人能说出来。
“寿礼那天新月天黑,校场上只有火光,将士们都坐在一起,谁也没看清楚最先动手的人是谁。
“后来是陈将军与姚小将军分别罚了禁军与西境军,一点一点盘查,这才问出缘由。说是因为西境军里有人不满御史台参西境,又见许都三军在陛下寿宴上吃的全是好东西,心存妒忌,这才打了起来。
“那晚臣对姚将军说这事臣来查,还未说完西境军里又有人挑事。凌信去抓人,对方有备而来,放箭射臣,救走了挑事的那个人。
“臣看得清楚,逃跑那人穿得是西境军军服。臣怀疑,那夜是有人故意在校场引起混乱,为的就是今日以西境军不服管之名,扣押蔚世子。”
北寰言从衣袖里掏出准备好的折子,递给在边上伺候的内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