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封赏西境之初那些流言,是不是有心人故意放出来的舆论策略也未可知。
“自古以来,帝王之术,皆是如此。”北寰言不愿意在许景挚背后说他的执政得失,帝王是非功过,只能留给后人评说。
齐丘为官多年,哪里不知道这是制衡的手段,只能叹口气。他不禁回想起当年西境那场战争——
西境当年经历那场与西域的浩天之战之后,百废待兴。
那时候蔚光良与姚元武,都还是西境军里不起眼的小队长。
他们在浩天之战后期才接管整个战事,崭露头角。
东陵建国之初靠着武将打天下,后来武将势大,太祖皇帝时期就开始压制、暗杀边境掌权武官。
到了永承年间许景乾执政的时候,朝廷为了继续驯化军门,不再分封封疆大吏。
除了当时安王许安归所在的北境军营,有实际的指挥者以外,南境、西境军都没有节度使调度。
军门上下也因为永承帝上位之初而爆发的“朝东门”事件个个明哲保身。
永承帝时期,战事前线指挥一向由资历老的将军胜任。
永承五年的年关,东陵各地都沉浸在过年的气氛中,西域诸国忽然发动战争,向着西境戍边城池投放带着大量火药巨大的流失。
那是一种新型的机械,西境军根本就没见过更不要说如何反抗。
当时西境五州边境所有的城池,都被熊熊烈火包围。西境军只是救火抢救百姓就已经自顾不暇,更不要说出去迎战。
但好在姚蔚两家的老将军指挥城防,分出一部分将士去死守城池,这才没让西域诸国进入西境。
但西域诸国这次联攻,似乎做了很充足的准备。
他们根本就不着急攻城,不断地从看不见的百里之外投放巨型流失。
城火灭不掉,无数百姓与将士死在火海里。
姚蔚两家好儿郎几乎全都死在那场火灾里。
姚老将军与蔚老将军深觉一直灭火不能除根,便召集将领们开会,商议反扑事宜。
西境军派出去几波斥候,最后竟没有一人回来。
不知前方战况如何能够想办法迎敌?
就在此时,姚蔚两家的幺子蔚光良与姚元武出列,各自请命带上三千精骑,深入敌军阵地。
姚蔚老将军沉默不语,这是他们两家仅剩的、最小的儿子。
根本不用老将军发话,跟随老将军多年的众将领纷纷反对。斥候小队出去就没回来,说明前方有埋伏,这么冒然出去就是送死。
蔚光良道:“斥候小队回不来,是因为人数不够多。只要人数够多,遭遇战谁赢谁输还不一定。西域诸国根本不擅长阵前厮杀,只要我与姚元武把前面的埋伏趟干净,后面的军队才能纵深直插入对方心脏。”
姚元武对诸位将领们抱拳道:“我与蔚兄分成两队,从东西两个方向打先头战。各位将军帅兵间隔五里紧随其后,进可支援我与蔚兄打遭遇战,退可一起防守,总比一直被人堵在城墙里,烧熟了强!”
少年人意气风发,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如果再任城火烧几日,到时候别说城墙防守,城里有没有活人都不知道。
出城是死,守城不出一样是死。
不如赌一把,出城去厮杀!
很快蔚光良把自己的策略放在桌上,告知所有将领他的战略部署。
蔚光良准备用西境最快的马组成轻骑,从侧翼插入敌军阵容。
巨大流失的弹射必然需要巨大器械的支持。即便是西域联军发现了这两只纵深插入的轻骑也无法立即做出撤退的动作。
只要顺着流失来的方向一路寻过去,就一定能找到那些巨大机械。
近身厮杀,西境军从没怕过谁。
这场赌上身家性命的偷袭,最后换来的是姚蔚两家加官封爵。
战争过后,满城焦土。
重建西境城镇,重整西境边防成了那几年西境最重要的事。
因为战争而留下的十几万流民,就这样被纳入了西境军里,与西境军共生。
北寰言给齐丘的策论不算新奇的点子,任谁细想都能想出这个办法。
北寰言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带着这个讨好朝廷的法子来西境找他,就说明此时西境面临的问题与这些年西境兵权尚未收拢有关系。
“是西境兵权的事?”齐丘问。
北寰言点头。
齐丘垂眸:“言少卿师承太傅,在朝中享有盛名,我信言少卿此番前来是为了西境百姓。言少卿给我策论,想要我做什么请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