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公主的裙下宠卫 > 第3章 卫连城

第3章 卫连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还钱!”

说书先生见势不妙,也不慌神,微微一笑:“诸位可知万岁爷是何回应?”

“万岁爷体谅公主受了委屈,又赏良田千顷,黄金万两。”

“啊!”

“苍天呐!”

趁着众人还在唏嘘羡慕,说书先生卷起铜板,拿着说书的家伙什,一溜烟跑路了。

一边跑一边还在暗自发愁,京城月余没甚新鲜事儿,他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实在要编写不来了!

再这样下去他只能翻翻老底儿,讲些精怪故事了。

*

议论归议论,朝臣贵妇眼里看得清清楚楚,当今皇上对岁宁长公主,真是宠爱至极。

无论他们心里或清高,或不屑,身体却很实诚。

宫宴踏春赏花宴,若能邀请到长公主亲临,便是极大的光彩。

各色请柬如流水一般送进公主府里。

是日春光和暖,花草初长成,树木也抽出了绿芽。

“公主应了宁国候夫人的请,今日到西山踏春。”

慕青刚刚醒,坐在塌边晒太阳。

冬儿撩起帘子,小心提醒道。

“嗯,记起了。”

慕青依旧很是困倦,懒懒的应了声,瑞儿唤了洗涑伺候的丫鬟,给公主装扮。

坐到马车里,冬儿看着慕青百无聊赖的神色,小心询问:“公主可想听听近些年京城里流行的传闻?”

慕青有点兴趣,道:“那就讲讲吧。”

冬儿就捡近几年京城里有意思的传闻讲了起来。

西山是片风景秀宜的小山头,属于宁国候府的私产,每到春日,便会广邀各府的女眷们踏春散心,交好往来。

宁国候府在京中并不得势,岁宁公主能应了邀约,实在出乎众人意料。

宁国候夫人更是觉得有天大的馅饼砸在了头上,虽然不知道公主为何独独应下了她家的邀约,却不妨碍她忙不迭给府里几位小姐扯布料做衣服打首饰,免得失了颜面。

今日应邀而来的女眷们,慕青多半都不认识,宁国候夫人颇为殷勤的同她一一介绍。

西山山势平缓,溪水潺潺,幽静的小道长出了不知名的野花,鸟鸣声更是悦耳。

宁国候夫人并两三个身份贵重的夫人陪着慕青散步。

因着宁候夫人有意让女儿结交长公主,因此把女儿并一个小庶女带在身侧,又几次把话题往女学上引。

倒是她这女儿是个内敛的性子,不卑不亢,叫人心生好感。

越往深处走,草木愈发幽深,有只长着淡黄色羽毛的雀儿啄了几口溪水,扑扑楞楞往草丛深处飞去。

又沿着小溪走了几步,却隐约听见有人说话。

众人一开始以为听错了,可越走了几步,交谈声音越是清晰。

既是来踏春,有人说话也正常,可此处已经很是偏僻了,那交谈声中还隐约夹杂有男子的声音。

宁候夫人脸色一白。

踏春是她组织的,早早几日便让家里护卫清空料理了场地,日日派人守着巡查。

今日来的尽是女眷,虽说大周民风并不苛刻,可主家的场地出了差错,也难免被人诟病。

旁人的目光落到她脸上,像甩了一巴掌。

就是自家人不说,旁人也不会替她保密。宁候夫人咬咬牙,反正这事儿是瞒不过去了,她倒想看看是谁这般不要脸面。

同行的夫人们也跃跃欲试,眼里闪着八卦的光芒,看向慕青。

慕青自然不会阻止。

于是宁候夫人便指派身后几个丫鬟拨开草丛,踏出一条路来。

离得越近,声音愈发清晰。

“越哥哥,我不愿意嫁给别人,你带我走好不好?”

男子安静了片刻,似在犹疑,安慰道:“娇娇,我会想办法的。”

那女子似乎生气,推了一把,两人闹了起来,摩擦的声音逐渐传来。

就在此时,丫鬟扒开最后一从遮掩的草丛,前面的场景瞬间一览无余了。

是个粉衣的娇俏女子,同一个青布衫的书生。

几位夫人都惊住了,原本以为是哪家不守礼的丫鬟同小厮私混,没想到却是位京城闻名的贵小姐。

见了众人,两人惊慌失措,然而想跑也已经来不及了。

“那不是李家的二小姐!”

李家便是太后母家。

别人还在震惊,可慕青身后一位夫人就已经憋不住,面色难堪起来。

李家的二小姐同礼部尚书家长子已然定了亲,在京城不是什么秘密。

礼部尚书的夫人刘氏也不是忍气吞声的,当即变了脸色,怒上心头,上前一步道:“李家二小姐的品行我可算是看明白了,今日诸位夫人都是个见证,免得将来再不认账!”

那粉衣的女子又羞又恼,却也毫无畏惧。想来家中娇惯多了,当即也不忍让,脆声说道:“要什么见证,我李玉娇既做出来了,就没有不承认的。”

“今日说出去,也是我嫌弃了你家儿子。”

“我敢作敢当,倒不像你儿子,逼良家妇女当妾,别人不从,竟活生生逼死了人家!”

她反倒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此言一出,众人的目光粘在了刘夫人身上。

往日里只听说过刘家儿子脾气暴躁,不是好相与的性格,没想到竟然还做出了这般草菅人命,胆大包天的事儿。

“你信口雌黄,诬赖我儿!”

“是否说谎,报官一查便知!”

李二小姐也不怯场,大大方方冲着慕青的方向跪下,青衫书生见此,也慌忙跪下。

她朗声,一板一眼说道:“想来这位便是长公主殿下了!”

“我李玉娇与人有私情,我自都认。只恳请长公主殿下明察秋毫,为无辜死去的民妇做主!”

慕青震惊,一时不知道该说这姑娘天真还是愚蠢?

她同李氏,皇兄同李氏都是不死不休之局。

否则她还朝一事岂会争议良久?

眼下皇兄略占了上风,皆是因为战争上博了胜利。稍有不慎,以李氏的根基,便会春风吹又生。

她只想站在岸上搅混这潭水,越混越好,可并不想下去蹚一蹚。

这李小姐,当真是,太过天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