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军令状 > 第17章 第 17 章

第17章 第 17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待穆逸进了祠堂罚跪,刘氏走出去,随口便对贴身丫鬟道:“去库房找些看着厚实,但不保暖的毯子给逸儿送去。”

丫鬟得令而去,刘氏才回了卧房,安慰被穆逸惹怒的穆顺尧,说来说去不过又是在吹着耳边风,表面是在担忧,实际是言穆怀御的现状是谁所导致,再挑拨挑拨穆逸和穆怀御之间的感情。

穆顺尧不胜其烦,都熄了灯又起身去了前院自己的卧房睡。

更深人静之时,刘氏偷偷去了前院的侧门,往外熟练的轻敲了三下。

她听到门外传来的三下脚步声,道:“王爷还是要彻查盐税,已不再信叶栖。”

刘氏说罢,穆怀御晚间说她的话浮现脑海,她又想起六年回京遭遇劫匪的事。

她很确定穆怀御当时年纪还小,并不记得,但他似乎比穆逸聪明,留着他总归是不让人放心,吩咐外面那人,道:“下次见带来剧毒硍朱。”

她要除掉穆怀御。

冬月大寒,万物呈现凋残的景象,京都百姓又迎来生与死搏斗的季节。

湘王早早派人下发御寒衣物,外城建造避难木舍,施善布粥。百姓虽比去年过得好多,但供不应求,还是不乏吆喝着卖孩子,衣衫褴褛,哭求要饭的百姓。

叶栖纵马穿过痛苦困厄,与所带的府兵行入官道,直奔外城的荒野之地。

彻查了不到半月的盐税,突然传来了湘王被刺杀的消息,穆顺尧在外城被两拨人马围攻,腹背受敌。

所幸得到消息的叶栖带人赶到及时,穆顺尧虽中伤但好在没有伤及要害。

他刚被抬回府叶栖差人请来的郎中便已等待在前院,查看过后言修养半月就可无大碍。

这修养的半月穆顺尧命人追查是何人所为,但是探查至今也没查出这两拨到底是谁的人手,只查来大概是私自养的府兵,身上并无特殊标志供辨识。

穆顺尧疑云满腹,一是疑惑那些人当日怎么会知晓他所要去的地方,他记得那天消息只有近身的寥寥几人知道才对。

更奇怪的便是叶栖带着几十人赶到,那两拨人的其中一拨头领,看到叶栖后便立马带人跑了,几乎是跑得慌不择路,匆匆忙忙而走。

那日趁机羁押的人,审到今日也没撬开嘴,反而咬舌自尽到只剩两人还在活着。

正是一筹莫展之际,冯涛站在穆顺尧的病床边,进言:“依小人看,极有可能是叶先生这个外君子而中小人,走漏了消息,才令王爷遭此大祸,只是为了证明王爷当日不听他的劝言,必会事败身受危险。”

得知湘王被刺杀的消息,两位德高望重的张思淼与魏德特地赶来看望,张思淼年纪大精力有限便先走了,魏德也正欲辞行,便听到他所言。

他不知何时王爷身边有了这么一位小人,愤然道:“你是何人,出此狂言,他出计助王爷定西南,安朝堂之时,你又在何处。”

这话说得卧病在床整日忧愁凶手是何人的穆顺尧感慨万千,不禁想到了狸儿回来前,叶栖是怎么助力他屡战屡胜,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训责道:“冯涛,不要再信口雌黄。”

冯涛这才灰溜溜的低下头不言。

魏德放在朝中算得上年事已高,近几月无事召见,便不如之前常来,仔细想想来了三次,都没再遇见叶栖。

他那时只当不凑巧,这时再觉凑巧也察觉出了不对。

“王爷,微臣年华垂暮深知已是不中大用,可当年老臣也是看着王爷长大的,若王爷还将老臣放在眼里,便听老臣一言。”

他不等穆顺尧说他言重了,语重心长道:“我虽不知你与长甫是出了什么嫌隙,可他确是情深义重之人,没他这位大将何事能成,何人又能重用,王爷万不要亲小人而远忠臣,寒了他的心。”

他站在长辈的立场上一番规劝,穆顺尧怎么能听不进去。

待送走魏德,便差人去请来叶栖,说明了请他的来意,是想让他查清刺杀他的究竟是何人。

叶栖身在栖迟院,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反倒已经有了些头绪,但他也没如以前那么快答应。

而是道:“王爷若要交给我,臣便要行你忌讳之事。”

他倒没刺他的意思,毕竟他的手段在有些人眼中是不折手段,心狠手辣。

只是想事先把事说明了,以免再惹湘王不快。

穆顺尧半晌无言,似在沉思是早日查清凶手是谁,是否与秦青隐有关系,早日除掉他,还是他的禁忌重要。

可最后这坚持多年的一切,还是被他身边无可用之人的事实打败,一场病似乎夺走他的界限。

他叹口气,“随你去吧。”

魏德走时的那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仿佛真的打动了他。

也许叶栖并非他人口中的无所不用其极,至少他迄今为止都未真的行杀幼害妻之事。

叶栖领命,修长的十指合拢施了一礼,便带着穆顺尧没收回的信物玉佩,拔腿出卧房,调遣梁东前去探查。

小胡子刘延,偷摸着从丞相府而来,好不容易理清他去做内应不在这段时日的前前后后,见昔日与他同等地位的冯涛已得重用。

又见始终没他发挥的余地,便照葫芦画瓢,也学冯涛之语,“若他真行不义之举,岂非败坏王爷的名声。”

穆顺尧正委决不下他为叶栖开的这个先例,他便来撞枪口,他指斥道:“你又有何好主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