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前夫他怎么那么黏人 > 第3章 如何能安心

第3章 如何能安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沈府,闻桂院。

四季桂一年四季皆可开花,春末夏初的时节,院子里飘着淡淡的桂花香。

沈攸一入院子,就看到在月门边焦急等待着的紫藤。

“姑娘,您终于回来了,”她压低了声音道,“适才夫人和沈四夫人来过。”

紫藤口中的夫人,是如今沈府的当家主母,承德侯沈耀在沈攸母亲去世之后娶的续弦,陈秋蓉。

而沈四夫人,则是这几日来沈府小住的沈氏旁支婶婶,按照关系辈分,她夫君在旁支兄弟之中行四,承德侯府里的人唤她一声四夫人也是应当。

昨日,沈攸为何会到了碧露轩同那李家二公子相看,这其中便有沈四夫人的手笔。

“嬷嬷应是知晓了昨日您同李家二公子相看一事,”紫藤看向沈攸,眼底满是担忧,“从刚才到现在,一句话没说。”

沈攸抿了抿唇,叮嘱绿萝去煎药,这才走向耳房,“我去看看。”

话落,她刚要迈步,紫藤拉住她,继续低声说着,“您不在府中时,门房来通报,说是有人来找过您,听闻您不在府中之后,就离开了。”

沈攸问,“可知是谁?”

紫藤摇头,“不知,门房说是陌生的面孔,约莫五六十岁的男子。”

五六十岁...

沈攸确实并不认识这个年岁的男子。

她没太在意,可转瞬间,却又似是想起什么,清润的眉目微敛。

好像...

算算年龄的话,也确实对得上。

但现下人已经走了,也只能等之后看能不能找到。

她点头,道了句,“我知道了,此事莫声张。”

“是。”

——

耳房之中,赵嬷嬷不似之前那样卧床,正坐在桌边,不知在想什么,手边一杯茶已经放凉。

听到脚步声,她望过来,看到沈攸时,眼底满是疼惜,“姑娘。”

沈攸弯着唇,轻轻勾出一抹笑,“嬷嬷,我问过蔺大夫,他说这次的药喝完,您的头疾就能痊愈了。”

赵嬷嬷站起身,握住她的手,没有因为头疾即将能好而感到高兴,而是满眼自责,“姑娘,是老奴没有护好你。”

“老奴愧对老夫人的嘱托...”

沈攸眸色轻和,回握住赵嬷嬷布满老茧的双手,温声道,“嬷嬷不必担忧,我能处理好的。”

“若是知晓昨日王氏是要‘哄骗’您去相看,那老奴一定将她赶走,”赵嬷嬷眼眶通红,“这事您可千万不能应。”

沈攸点头,“嬷嬷放心,我不会应的。”

原本昨日,王氏同陈秋蓉约好了要一起上戏楼听曲儿。

可前一夜落雨,陈秋蓉昨日晨起时有些咳嗽,不便出府。

于是,沈攸就成了那个“临时”陪同王氏听曲儿的人。

只是这曲儿没听成,王氏借口腿乏,带着她去了碧露轩。

直至踩上二楼的木阶,沈攸才明白过来,原来听曲儿不是真的听曲儿,喝茶也不是真的喝茶。

这些话,都只是将她从沈府带出来的借口罢了。

为了让她与男子相看。

昨日那一遭,沈耀和陈秋蓉应当都是知晓的,不然王氏没有这么大的胆子。

彼时,沈攸踩上木阶的动作一顿,王氏挑着眼看她的脸色,口中说着的,都是昨日那男子是如何如何的好。

沈攸摇着团扇,目光在那装潢雅致的茶楼里转了一圈,半个字都没记住。

她扫了眼二楼临街的茶座,见那儿视野开阔,外头看得见里头,里头看得见外头,无甚可担心的。

便觉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就当是走累了讨杯茶吃吃吧。

所以昨日沈攸才出现在那茶座里,却没想到...

会遇到褚骁。

一想到褚骁,她眼睫低垂,掩去眼底那些将露未露的情绪。

“王氏无利不起早,没安什么好心,无论她将那人说得多好,姑娘都千万不能信,”赵嬷嬷担忧不已,还在继续说着。

她跟在老夫人身边多年,沈氏这些旁支是什么心思,她再清楚不过。

多的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专爱打秋风的人。

她满面愁容,沈攸眼底的笑意却越发柔和,“嬷嬷忘了?我不是十六七岁的小姑娘,不会叫人骗了去的。”

话落,赵嬷嬷的目光落在她的妇人髻上,眼眶红得厉害,嘴里念着,“是啊,是啊...姑娘今岁二十有二了...”

“如果当初...”

她喉间哽咽,想起了六年前沈攸出嫁时的场景,只是余下的话只能咽进肚里,怕说出来惹得沈攸伤心。

“嬷嬷,没有如果,”沈攸反过来宽慰她,声音轻缓却很坚定,“当初的亲事乃我自愿,怨不得任何人。”

“好,好,不提以前那些事了,”赵嬷嬷抹去眼角的泪,“但王氏那边,姑娘要如何应对?”

沈攸道,“嬷嬷放心,王氏将那人说得再好,这亲事也得我点头才行,她不敢如何的。”

四年前沈攸和离归来,老夫人心疼她,又觉自己时日无多,唯恐以后没人护得住沈攸,于是便当着所有人的面,让沈耀亲口答应,往后若再替沈攸说亲,除非她自己点头,否则亲事不成。

沈耀同意。

因此,所谓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如今在沈攸这儿行不通,沈耀和陈秋蓉无法做主她的婚事。

王氏或许也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变着法地让沈攸去同那侍御史家的二公子相看。

毕竟这事,要沈攸点头才行。

赵嬷嬷似也想起当时老夫人在世时的场景,感慨道,“还是老夫人有先见之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