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王侯的盛宴 > 第169章 169

第169章 169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众人,“……”

倒是屠明珠,轻笑了一声,“少爷,您说。”

温岭,“您说方才和您这位妹子是在莲花飘出的渡口上得船,那当时您上船的时候,这画舫从哪儿来?”

屠明珠,“少爷问的,可是画舫来的方向,是南,还是北?”

“对!”温岭,“当时这艘船,是从北面雍京方向过来的,还是南面朱仙镇的方向,在前面莲花渡口打个回转?”

屠明珠,“北面,雍京方向。”

温岭,“赵叔,这船有问题,有大问题。”

赵毓也没听太明白,“怎么说?”

“是这样……”

温岭,“咱们游的这条河贯通南北,只是前几天下雨,过了朱仙镇这段还没到雍京,有一段山泥下来了,堵了一半的河道。顺天府、直隶还有河道,三个衙门口正在清淤,又碰上南苑围猎,绝对不能堵,那段河道限了通过船只的大小。这艘画舫大得跟妖兽似的,绝对通过不了。所以啊,这船绝无可能从雍京那边过来。”

赵毓,“我不清楚河道的事。”

温岭,“淤泥拥堵的地方距离南苑倒是不近,而且也不在猎场守备范围内,赵叔没听说也是自然。我出公差,就是干这个来的,本来是打算等明儿天一亮就过去看看清淤的进度。要说这问题出在哪儿……”

赵毓,“你有话直说,别跟说评书似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跟着老黄在天桥底下卖过大力丸呢!”

温岭惊诧,“黄叔还卖过大力丸呢?”

他娘温挚咳嗽一声,他立马老实了,说,“画舫绝对不能从北边过来,那么它就只能从朱仙镇起航。这位姐姐和她妹子上船的那个莲花渡口,按理说,应该是咱这朱仙镇过去的最后一个码头,如果这船没问题,姐姐看到的应该是画舫从南边过去,然后在莲花渡口那边宽阔水域打个回转。”

赵毓,“莲花渡口再向北,到哪儿?”

“哪儿也不到。”温岭,“可是,再向北有个分叉,那条汊河,通南苑猎场。”

此时,门外有人过来,说码头到了,请屠明珠和屠翠翘下船。

“赵叔。”温岭等外面人走了,悄声问,“我们这是暴露了吗?”

“不一定。”赵毓透过雕花的窗子看着外面,大船逐渐靠岸,有船工将巨大的锚抛入河水中,沿河亮起火烛花灯,画舫中客人们也都准备好,依次上岸,“这里应该本就是画舫停靠客人上岸的地方。”

温岭不明白,“啊?他们似乎费了很多力气,难道不应该做些什么?”

“他们肯定做了什么,只是……”这次说话的人是文湛。

“只是……”赵毓接着说,“当真有图谋的人,绝对不会在脑袋顶上挂个牌子,用大篆写着——让开,我要搞事儿——的几个大字,招摇过市。”

温岭,“……”

赵毓,“越是招摇的地方,反而越是无事。走!”

温岭,“做什么?”

他见赵毓和文湛说着就站起来,此时,他娘温挚也站起来,连同那两位‘先生’。

“下船!”赵毓说。

赵毓他们就像寻常的客人的一样,没有任何不同,他临下船的时候甚至还同尤七告了别,一副江湖再见就是兄弟的模样,随后则是跟着屠明珠,送她们上岸,并且到了马车那边。

“赵老爷,方才说话多有不便。”屠明珠没上马车,而是对着赵毓轻声来了一句,“这是我小妹翠翘。”

经过方才在画舫上一段,又见屠明珠当真说了这句话,屠翠翘此时方确定,原来阿姐想要为自己引荐的大主顾,是眼前这位‘赵老爷’。于是她用自己经年累月练就的笑,微微施礼,清香甜美,像一朵晨曦带露水的栀子。

因为只有赵毓跟到了马车边,温岭不远不近看着这情形,些微向后倾斜了身子,问了一句,“我赵叔,一向都这么风流吗?”

他以为身后这方位是他娘,结果闻到一股特别轻、但独特的香气,味道如瑰奢般馥郁浓烈,却极清,似空茫当中如同山岚雾气一般萦绕。不过,这丝香气中迦南的味道,那是王族祭天时燃烧的名贵香料,又或者是,大正宫微音殿中常备。这人是……

而文湛听了温岭的话,微微点头,并且还“嗯”了一声。只是这一声颇为复杂,说不清楚是个啥感觉。

温岭,“他老婆也不管?”

温挚听着他们两个人的对话,想要做些什么,却委实不知道能做些什么。

文湛,“管不了。”

温岭,“可是赵叔看起来像是极怕老婆的男人。”

文湛,“是吗?” 声音很轻,似乎只在唇齿之间,却飘荡着一股异常诡异的缠绵。

温岭,“不对,祈王那位正妃不是薨了吗?我记得她是藩镇尹家的女,很难得的一位女子。”

温挚感觉极不对劲,刚想要拦住温岭,可是文湛却开口了,“你见过她?”

异常危险,一个不慎就是雍京贵胄私自结交藩镇,犯陛下忌讳。

温岭根本没感觉到什么,就是说,“嗯,远远见过一眼。当年我外祖父办丧事,她来了。”

文湛,“那个时候,你还不到十岁,怎么记得清楚?”

温岭,“她穿的和别人不一样。别的夫人是罗裙,她是骑装,似乎从西北过来赶了几昼夜的路。”

文湛,“所以她飒爽英姿到别具一格?”

饶是温岭再钝,也听着这话不太对劲,说不出来的别扭,有种后槽牙被酸倒的奇异感觉。

他揉揉腮帮子才说,“那倒不是。雍京各公侯府邸,我有几个表姐妹也是这个调调,贵胄家族女子这样不稀奇。我说她不一样,是说,只有她是从云中赶到雍京的,其他家族的夫人们就在雍京城。七百多年的老传统了,谁家接了虎符都得押人在雍京,唯独他家不一样,尹氏合族几百号人都回西北老家了。这事儿,坊间一直都有传闻,……”

温挚不能拦,只能叹气,温岭倒是孝顺,赶忙说,“娘,您怎么没事光叹气,您是哪儿不对劲吗?”

温挚,“唉……”

文湛则一挑眉,“什么传闻?”

温岭见他娘不理睬他就顾着文湛这头,凑着文湛咬耳朵说,“传闻,尹家这位王妃,其实是当今陛下的私生女。”

文湛觉得自己似乎应该适应这样离谱的传言,但是他好像真的适应不了,于是心情就在适应与不适应之间反复回荡着,最终他还是说了一句,“这些人难道不知道当今陛下多大年纪吗?”

温岭,“诶,老百姓嘛,种田纳粮也不管其它,总觉得九州君父就应该七老八十,不说话的时候泽披天下,一张嘴就以德服人。”

文湛,“……”

此时温挚方得空,“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我怎么不知道?”

温岭,“坊间传闻都挺没谱的,这不是离奇好玩儿嘛?在家里娘您又不让我说这些,您自然什么都不知道。”

那边,赵毓则对屠明珠说,“既然是大先生家的女,我那些朋友们自然会多多照顾。” 一句话,算是明白说明了他不做屠翠翘的生意,不过以后会照抚。

“大先生,此番回雍京,就在那里多待几日,不要到南边来。”

这句话却是紧要的,也是屠明珠一直想要问明白,却不知道要如何问清楚的事,于是她连忙点头,并且道了谢。

赵毓等小丫鬟掺着她上了马车,低声说,“大先生,我问您借个人。”

这边看着赵毓同这两位倌人那是缠缠绵绵没完没了。

温岭吸了口气,“真是诡异。”

文湛斜睨了他一眼,“又怎么了?”

温岭,“赵叔明明是鳏夫,可是他却长了一张有老婆的男人的面孔;他看着斯文羞涩像个雏,可是应对这些风月老手又是如此这般的老道。他比我们顺天府尹刘老爷还变化莫测。”

文湛,“顺天府尹,心机很诡诈?”

温岭说,“我们刘老爷做官那是一把好手!官场规矩、人情世故,手底下各人的心思,雍京地头蛇,各高门府邸,门清!不过他和督察院的柳总宪是好友,他们是同榜进士,心眼比别人都实在一些,这也是我娘放心我去顺天府当差的原因。跟着一个不那么险诈的主官,总比在虎狼窝里混饭吃强。有些地方看着有前途,可是一步一个坑,睡觉都得睁着三只眼睛,不然死了都不知道自己是死是活。”

文湛,“祈王,他……”

温岭,“怎么?”

那边赵毓等着屠明珠的马车走了,领了一个仆从过来。

文湛轻声,像是对温岭说,却像是对自己说,“你所想象到最凶残诡诈的虎狼,对于他,不过是猪马牛羊……”

这个声音,充斥着诡异的亲昵感,温岭莫名其妙打了个寒颤。

赵毓领人过来,找个背人的地方,在那名仆从手心放了两钱碎银子,“一会儿,你去请画舫的艄公吃个饭,别说是我出的钱,就说是大先生赏的。”

那名仆从看着手心的银子,“赵老爷,这些银子够在沿河的酒楼吃席面了。”

赵毓,“地方随你,找个你喜欢的,酒菜随意。”

他盯着奴仆,等了一下,才说,“别省。”

那名奴仆一愣。

他本来想着,不过是找艄公吃饭,找个不那么好的地方,几碗熬菜一壶散酒,花不了多少,省下来的碎银都是自己的。但是赵毓这一句“别省”,顿时把他里里外外小心思扒皮。

而此时赵毓,却在他另外一只手上,放了五两银子,“这才是你的赏钱。”

这一擒一捧,让奴仆心生恐惧,不敢再造次,连忙说,“赵老爷的吩咐,马上照办。”

知道这艘画舫去了哪里,究竟做了什么,也许被一直忽略的艄公,更清楚一些。

温挚看着赵毓长长舒了口气,终于有一种“你可算回来了的欣慰”。

她看看四周,又抬头看了看,明月已然上天幕。

于是说,“吃点东西吧。”

温挚曾经说,沿河有她的生意,也有酒楼。

并不是丰腴的盛宴,而是清淡柔和的菜肴,佐一些南方味道的米酒,飘着各色果子和桂花的香味。

上等雅间,垂着竹帘丝幕,窗外是流灯夜景。

一个小丫鬟端来一个水晶盏,盛着酒酿圆子汤,放在桌面上,转身出去。

赵毓大约心中有事,端过来只是说了句,“温姐姐这里的菜长得俊俏,这盛着菜汤的碗也俊俏,就是小了点,我一个人也吃不饱。”

说着,拿着勺子就舀,一口一口吃。

不一会儿,另外一个小丫鬟端着一个托盘,袅袅地进来,托盘上则是四个空碗,每个比茶盏大不了多少。

赵毓开始刮盆底。

她看着赵毓愣了,而赵毓也愣了,“这是,四个人的汤水?”

温挚只是吩咐,“再煮一份桂花酒酿圆子。”

赵毓,“姐,太甜,不垫饥。”

温挚从善如流,“再给他煮份面,用盆装。”

小丫鬟领命下去。

赵毓冲着她的背影又喊了一句,“拜托用香葱炝一下锅,多加点儿肉丝!”

大掌柜过来对着温挚耳边说了些什么,她出去。

屋子中只余三人。

文湛一直在安静喝茶,手中茶盏盛着龙眼水泡白毫银针。

温岭看了看他,随即凑到赵毓身边,“叔。”

赵毓,“怎么了?”

温岭,“您当年去西北的时候,怎么就能全族离京了呢?祖宗留下的规矩也能破,这到底是咋回事儿?”

赵毓却惊诧,“七八百年的老规矩,我怎么可能破?祖宗之法就是祖宗之法。”

温岭,“不对呀!当年您可是没留人在雍京,径自拿着虎符去西北了。”

赵毓,“我留人了呀。”

温岭,“啊?”

赵毓,“我留了很重要的人在雍京,……不是血亲,重于性命。”

温岭听着糊涂,赵毓说的人似乎并不是他母亲太贵妃。他思来想去,也不明白赵毓究竟说的是哪个。

“叔,您说的这个重要的人,陛下知道吗?”

此时,文湛随手推过来一盏龙眼白毫银针,赵毓接过,抿了一口。

清澈甜美,沁人心脾。

他,“陛下知道。”

温岭,“呃……”

赵毓,“陛下自然知道,……”

“……只有他。”

“方才抵得了太|祖玄铁虎符的权柄。”

“裂土封王。”

“万世功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