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张公案2 > 第79章 第七十七章 「蝶花美人图·下」(三)

第79章 第七十七章 「蝶花美人图·下」(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阮夫人莞尔:“世人多渴慕至情,尤其吾辈女子,所以喜读西山红叶生先生著作的女子想来更多矣。老身有幸,得遇先夫,更有幸先夫与老身此生此心一致。世人常颂情意坚恒,其实世间人心常变,情亦常移,一心一意实属难得。喜读诗赋文章,或也是想多看几分字句中的至美至情。”

白如依正色:“晚生回头便细参深情,拼力写个万古难遇海枯石烂的浓情故事出来!”

阮夫人又一笑:“先生万勿如此。我不过因己之遇与此时之事偶发感慨。世间文章千万,写情者是其一。似先生天性无拘无束,若著作时刻意拘于定情或浓情,或失了洒脱自在的本来风味,偶有几篇《沈生小情》即好。先夫与我,都最喜先生的书。”

.

桂淳忆道:“白先生听了这话后……整个人就……怎么说呢,我才知道他竟有那般纯情少男的面目,双眼水汪汪的,贼亮,脸上都有红晕了。他平时挺能说的,这时竟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一样……”

.

白如依静立片刻,向阮夫人深深一揖:“多谢夫人。”

离开阮夫人的宅子,史都尉对着白如依抱拳:“今日当要向先生道谢,若非阮夫人爱读先生的著作,恐怕问话不会这么顺。”

白如依拱手:“都座客气,是白某沾光了。阮夫人有些话不便直说,遂隐晦吐露,白某才能有幸得夫人一番赠言。”

史都尉疑惑:“啊?先生的意思是,那位夫人话里有话?她暗示什么了?她看见了谁掳走计氏?”

白如依道:“不是,她暗示的事,都座应也有了猜测——计氏和她的夫君之间,不像她夫君说得那么和睦,她夫君有些问题。”

像阮夫人这样的富商,将小商铺出租,只是为了不空置。比起租金,更看重会不会给自己添麻烦。所以出租之前,常会暗中将承租的人家调查一番,以防日后纠纷。必是她的仆从查计福妹夫妇时查到了什么。

史都尉思索了一下:“嗯,先生说那姓鞠的可疑后,我琢磨出了几处不对劲的地方。姓鞠的有病虚弱,但咱们见他的几回,他看起来还是能走几步路的,租铺子这么大事,他个大老爷们一直不闻不问,由计氏一个人在谈,忒可疑了……”

白如依道:“夫人暗指之事,是更隐晦的秘密,应该与我之前猜测一致。计氏的相公,确实另有相好……”

.

这时,合该鞠益满的隐秘之事暴露,暗中在计福妹家附近巡查的小兵亦传回消息,他们发现,鞠益满几次出门,独自行在街上时,有人偷偷给他递了纸条。而且,当鞠益满路过某处茶楼或酒馆,楼上的窗内便响起琵琶声。

鞠益满听到乐曲,会脚步略停,再继续往前走。

他本就体虚,拄着拐杖慢慢走,停一下也不显得突兀。那曲子弹得婉转曲折,蕴藏颇多。

小兵们觉得太可疑了,这姓鞠的该不会是个隐藏很深的细作吧,赶紧上报。

程柏精神大振,命他们细查。

令人失望的是,姓鞠的应该不是细作。给他递纸条的,在茶楼酒馆里弹琴的,都是他的那位相好。

因计福妹不幸遇难,这对男女不便相会,寂寞之情,唯能如此勾连。

.

将调查所得呈报柳知时,史都尉和白如依仍有几分羞愧,几分不甘,几分挫败。

一名成了亲的人被杀,最应当怀疑的就是被害者的夫君或妻子,而且第一要调查,被害者夫妻是否与他人有情色纠葛。

这是刚进衙门的捕快小雏都明白的道理。

他们却生生兜了个大圈儿后,方才查到这条线。

史都尉垂头道:“若因此耽误了什么关键的,请大帅和府君尽管责罚。”

白如依亦请罪:“在下更有责任,我这人心太活,想起些什么就请都尉去查,都尉被我带偏了许多。”

柳知温和道:“二位莫太自责,关键线索往往隐藏较深……”

史都尉闷声道:“多谢府君仁厚,藏得一点不深,是卑职蠢!”

程柏道:“你们确实鬼迷眼。噫,迷眼亦情有可原,计氏的相公,实在真人不露相。谁能想到,这么位病弱的贞夫,只剩半口气,也能风流……”

白如依面无表情道:“诚被之前大帅金口玉言点中——吾辈男子体内,自蕴藏天能,想办成什么事,便随意念激发。”

.

鞠益满蕴藏的这股天能相当强大,他那个小情儿,竟是在计福妹眼皮子底下勾搭上的。

明州城汇天下客商,某些行当的生意自然非常红火。

海港和河漕码头有各色花船香舫,旖旎风流不输秦淮。

某天清晨,城中一家大勾栏眷春楼的花船夜游毕,泊在河漕码头。船上自有酒菜,但姑娘们清晨疲乏,想尝鲜,打发人上岸买些吃食。

这些女子皆精于歌舞,为养嗓子和肌肤,不吃油腻重味之物,福满豆花铺的豆花她们很喜欢。

可巧这日鞠益满难得精神,同计福妹一道来铺子。

花船的人到了豆花铺,几个粗使的小厮婆子拎着自家的提盒瓷碗,内中还有一名一同被打发来拿东西的年轻女子。

鞠益满体虚手抖,所以由计福妹盛豆花,他收钱。

正在这时,他与那位年轻女子对上了视线,情愫暗生。

.

此女名叫粉香,时年二十六岁。据说幼年时分外美貌,被眷春楼的妈妈买下,着力栽培。谁知年岁愈大,容色愈消,脸盘儿渐渐地朴拙起来。待到十七八岁时,别的女孩都出落得或清丽或娇艳,她一番妆扮后,连中人之姿都勉强。用勾栏行话来说,叫“失相”。学歌舞乐器她也比不过别的姑娘。楼子里只得着她去接寻常客。她也非不用心,可不知怎的,总留不住长久恩客。楼子里待她这样挣不了大钱的姑娘十分刻薄,每日捱打挨骂,还要去做粗活,是个可怜人。

所幸近两年,眷春楼的头牌莺期姑娘觉得粉香挺合眼,让她到身边使唤,粉香的日子方才好过了些。

莺期性子骄纵,脾气一上来,常呵斥粉香。莺期又素来瞧不上那些杂使的小厮婆子,像买吃食这些事,也让粉香来办,如此粉香才会遇上鞠益满。

.

粉香很是聪慧,与鞠益满对上眼后,又到过豆花店两次,都表现得十分正常。豆花铺三位搭帮的老太太精明的老眼都没瞧出什么痕迹。

但那之后,粉香常受莺期的差遣去买东西。有时赴宴席,她不讨喜,也会被支出去或先回楼子,算挺有缘的吧,总能经过计福妹家附近。

粉香说,她觉得计福妹家住的那条巷子是条近道,好走又幽静,不由得就行到了那里,绝非有意。

鞠益满久病在家,常在二楼房中卧,向窗外看时,能看见粉香走过。

再后来,三个孩子去计家或米家,吕妈妈不用上门,家中只鞠益满一个时,粉香走着走着,就走进了院子。

她一般不是独行,身边有龟奴或婆子跟随。不过这样的事,龟奴和老婆子们见得太多了,鞠益满按规矩付钱,龟奴和婆子又有额外的赏钱,乐得先行一步,去吃杯闲茶。楼子里只当粉香往外多跑了一趟生意,只要她按规矩把钱上交楼里,不私藏,亦不会罚她。

粉香声称,她和鞠益满之间,相处得至清至纯。

“鞠相公不过因寂寞,想奴同他说说话罢了。有时奴唱支曲子与他听。奴知道自己的身份,他夫人美貌,奴亦难比,从不敢存其他念想。唯看相公久病孤苦,奴自家也是个苦人,略能懂他心思,两个苦人,生一点知己之情而已。”

.

巩乡长听到这里,感叹:“竟仿佛一对苦鸳鸯。”

常村正疑惑:“计氏的邻居,还有那位在她家做事的妇人,竟一点没察觉?”

桂淳露出一言难尽的神色:“他们知道,但没说。”

.

史都尉查到鞠益满与粉香之事,再将在计福妹家做事的老妇吕氏提来问话。吕氏坦然承认,她早知此事,但一直帮鞠益满隐瞒。

她仍为鞠益满辩解,说他“真真是个好人,挺不容易的,不是大人老爷们想得那样”。

“说句不当说的,福妹生前争强好胜,跟个男人似的,整天在外面,一心是铺子和买卖。家里和孩子,全是鞠相公操持。便是个年轻的媳妇,也不能这么任她坐守空房,何况是个男人?”

她又凌然地盯着史都尉和白如依等人。

“老身知道,你们抓不到凶手,就来翻找被害的可怜人家里的私事。你们是想把罪名栽给鞠相公。我告诉你们,不可能!我老太太敢拿这条老命担保,鞠相公绝不是这样的人!他的为人,他待福妹的心,天地日月可鉴!可他毕竟是个男人,男人寂寞了,找个姑娘说说话,怎么了?你们难道没找过?只怕在这些楼子院子里花的钱,比鞠相公多出不知多少,却咬住这可怜人不放手。他还剩多少时日?他的身子能干什么!你们的良心何在!”

.

计福妹的几位邻居提到鞠益满也满口怜惜。

“鞠相公那事,算人家的私事,草民怎好到处说嘴。”

“福妹整天忙生意,鞠相公或是寂寞了,才找那姑娘。”

“那女子论模样,半分比不上福妹,又是个楼子里的姑娘。鞠相公再找她,能把她抬举成什么样?鞠相公对福妹确实死心塌地,绝不可能起坏心。唉,他病成那样,干得了啥?”

“唉,并非民妇有意隐瞒。福妹遭逢不幸,鞠相公素来忠厚老实,也只有他能容得福妹那个性子。就是太忍让了。他又多病,福妹整天钻在钱眼里,一点关怀,三分暖气都不给他。他能怎样……”

“人都贪三分暖意,计娘子相貌娇艳,行事却如钢似铁的。铁冷钢寒,她相公在家中得不到暖,可不要往外处寻么……”

………

白如依、史都尉和桂淳等众小兵都觉得鞠益满神到有些邪性了。

他们忍不住想仰头问苍天——

这位哥哥,怎么做到的!

但凡男子有点花花肠子,哪怕是未娶妻,多跟女子调笑调笑,必也得有一个风流之名。

便是女子看不出,男人最了解男人,谁不懂谁那点色心?

怎的到此兄这里,他娘子在外赚钱开铺,他娇怯怯窝在家里吃软饭,偷摸找了个小情儿,还能得众人怜惜,夸他忠厚老实?

程柏亦赞叹:“此君实非凡品。”

从吕氏到那堆邻居到底为何对他又怜又爱。是怜他的孱弱,还是爱他如此孱弱还要养小情儿的不屈?

待柳知读了这些证词记录,听了他们的倾诉,方才几句话解开他们的困惑——

“余读这些证词,总觉得有些颠倒。仿佛,计福妹是家主,而鞠益满是内眷。众人对鞠某之怜惜,似出于计氏忙于生意,对鞠某的冷落……”

白如依一拍额头,拱手:“府君一句话点醒在下。”

程柏睁大眼:“府君的意思是,他们把姓鞠的当成了一个独守空闺的小媳妇?”

青春年少,病弱忧伤,楚楚无依的他,待在深深庭院中,空守孤灯,难捱长夜,于是……

史都尉皱起额头:“但,小媳妇红杏出墙更得遭人嚼舌根啊。什么妇什么娃的……好多难听话哩。”

白如依冷笑:“这位鞠兄又不是真的小媳妇,还是个男人么。男子寻花问柳,三妻四妾,再寻常不过。”

史都尉恍然:“所以他两头占理,两边便宜都得了,嘿!”

.

吕妈妈和计福妹的邻居们对鞠益满的呵护激发了程柏、白如依、史都尉和桂淳等小兵们的斗志。他们决定好好挖掘一下这位奇男子,绝不能冤枉了他。

这一挖掘,又挖到了宝藏。

柳知到达明州的那日,白如依和史都尉正是在查一条与鞠益满和粉香有关的重要线索,白如依直查到夜晚才回帅府。

柳知看到写着关键内容的那页,神色凝住。

史都尉向程柏和柳知抱拳:“卑职恳请大帅与府君恩准,将鞠益满和粉香带到州府衙门问话。”

柳知颔首。

程柏放下茶盏:“既然这位鞠相公潜能无限,就让他过来好好聊聊吧。”

.

他们在州府衙门一间静室询问鞠益满,粉香也被带到。

程柏与柳知没露面,坐在屏风后观审。

鞠益满已知粉香之事被查出,表现得十分平静,闭上双眼,喉头跳动几下,虚弱道:“不错,草民确与粉香姑娘有来往。但我今生挚爱之人,唯有福妹。”

粉香泪流满面:“都座,各位大人,奴敢对天发誓,鞠相公不过是因为寂寞,方才找奴与他说话解闷罢了,再无其他……”

鞠益满凄然一笑:“可,如今这般解释,大人们也未必信吧……我便是将心挖出来,又有谁信?”

史都尉正色:“某对二位之情毫无兴趣,只想问两件事。第一,鞠相公声称,十月十二下午申时,你独自在家中,可有证人?粉香姑娘那时在做什么?”

鞠益满面无表情道:“那日三个孩子去了他们外婆家,吕妈妈也不在,确实只有草民独自在家,无人可作证。粉香姑娘当日并未到寒舍。”

粉香道:“奴先前已同诸位差爷说过,十月十二,奴陪着莺期姑娘在城北樊员外家侍宴,夜半直接回了楼里。十三十四两日都在楼中,未有外出。许多人皆可为证。”

鞠益满再凄然道:“都座与先生若觉得是草民可疑,只管将草民拿下。草民情愿住进大牢。若杀福妹之凶手终不得落网,我也可快快去见她,免得她孤单。”

几个小兵暗中扯住史都尉,防他扑上去拆开这块圣洁的牌坊。

白如依开口道:“都座与府衙依律办事,绝不会令凶犯脱逃,也不会冤枉无辜。二位的私事,你们想见谁,与案情无关,都座与衙门亦不会过问或干涉。在下一介闲人,更无权理会。唯有第二个问题想请教——”

他凝视鞠益满的双目。

“鞠相公,尊夫人遇害时身穿的蝶花衫裙,是你所送?”

鞠益满点头:“对,娘子……好久不舍得买新衣服,我见这块衣料美丽,特别衬她,就买了。”

白如依视线在他面上一转:“相公的私房钱真是不少,请粉香姑娘谈了这么多次心,还能买得如此贵的料子。不过,我们查了锦华庄所有店铺的账目,都没查到相公买下这块布料的记录。”

计福妹遇害时穿着的蝶花裙所用是上等锦料,锦华庄的账目记录非常清晰,尤其是这样的贵价布料,售出年月、购者姓名住址或外地哪里来的都有记录,即便姓名地址不知详细,也会标注购者是男是女和大概年纪。

翻遍锦华庄所有店铺九月的记录,都没有鞠益满的名字。

鞠益满下唇微动,粉香抢道:“锦华庄的布料十分难买,门店外需排老长的队,但有代买倒卖的,或鞠相公是从倒卖的贩子手中买的?”

白如依道:“锦华庄的蝶花料仿货太多,所以每幅布料上都有暗记。尤其贵价料,每卷料上的暗记都不同。记账时亦会记录下暗记与布匹号,防有人拿假料或次料诬赖店铺闹事。衙门请锦华庄的掌柜过来辨认了计夫人所穿裙裳的衣料,巧得是,这卷布料多被韦员外家买下。只有数尺售与一位女子。这位女子自称姓贾。不过,铺子的掌柜认识她,所以账册上写着,「眷春楼粉香,称贾氏」。”

粉香咬住唇,浑身瑟瑟:“不错,是奴家买的。”

鞠益满再闭了闭眼:“是草民托粉香姑娘所购。”

史都尉肃然问:“确实是你让她代买?”

鞠益满道:“是。”

史都尉再问:“你让粉香姑娘代你买了几块衣料?”

鞠益满道:“只有一块。”

史都尉又问:“什么颜色?”

鞠益满道:“娘子她穿红色或银红色最美,草民原本托粉香姑娘买这两样颜色,但因铺中无货,粉香姑娘买了松花色。裁缝铺子那边是做过我家娘子衣裳的老店,草民亲自送过去的……”

他虚弱说完这些,又大咳数声,吐出几口血,摇摇似站立不稳。

粉香面露不忍,上前搀扶他,仰头望向史都尉和白如依。

“鞠相公想让计姐姐开心,但他身子实在虚弱,方才托奴代买。都座和大人却因此怀疑他是杀人的凶犯,实在……奴斗胆说一句,很多事不像表面看来那般。譬如,都座和先生都认定鞠相公是位负义的郎君,实则他待计姐姐的深情,奴看了亦不禁感慨叹息。反是计姐姐,从来都没……”

鞠益满大喝一声:“住口!”一把甩开粉香的手,力道太大没站稳,打了个踉跄,又大咳起来。

“都座……咳咳,和先生,请勿听她胡言,咳咳咳……”

白如依挑了挑眉。屏风后的程柏向小兵示意,几个亲兵立刻搀扶住鞠益满,又朝史都尉打眼色。

史都尉凝视粉香:“当下虽不是堂审,但有些话说了,就不能只说半截。你需如实全部交待。”

粉香似是不敢看鞠益满,扑通跪倒在地,在鞠益满的咳嗽与虚弱怒吼声中道:“禀都座,计家姐姐从来都没真心喜欢过鞠相公。她心里只有米家公子,因米家公子不幸病故,她心灰意冷,才,才会嫁给鞠相公……”

鞠益满颈上青筋暴起,低吼一声,似一口血堵在喉咙里,浑身抖个不停。

史都尉皱眉:“米家公子不是计氏妹妹的相公么,他好端端的,哪有亡故了?”

粉香道:“米家又不止一位公子。世人都谣传,计姐姐的妹妹抢了计姐姐的男人,嫁进了米家,其实并非如此。喜欢计姐姐的,是计姐姐妹夫的兄长,不幸得病死了。都座不信,可以去查。计姐姐与她妹妹十分亲厚,若真是她妹妹抢了她的男人,怎会如此?”

.

史都尉等人之后再询问了计爱妹夫妇一番,粉香的话,竟是真的。

计爱妹的相公是米家四公子,而真正喜欢计福妹的是四公子的兄长二公子。

计福妹八岁那年,在庙会上扮散花小仙女,米家二公子就站在计福妹身边,扮演小仙童。计福妹被一群男娃拉裙子,一把从米家二公子手中夺过木雕如意,将那几个娃一通狂揍。米家二公子深深折服于她的英姿,自此情根深种。

后来米二公子到江宁读书,一直暗暗关注计福妹,让弟弟帮忙打探她的情况。

逢年过节米二公子回来的时候,亦常去看计福妹,计福妹留意到他,两人虽未互诉衷肠,但显然彼此有情。

米二公子正待向计福妹吐露心意时,不幸染上急症去世。

他过世后,米四公子去计家豆腐店告知计福妹这个消息。计福妹很伤心,面无表情转身离去,被路过的闲人看见,以为她拒绝了米四公子的求爱。

米四公子去找计福妹时喜欢上了计爱妹。他想到兄长与计福妹之事,觉得世事无常,遇到心爱之人必须好好把握。一旦犹豫,可能永远错过,遗憾一生。

米家亦因二公子之事方才答应了米四公子迎娶计爱妹。

米四公子握着计爱妹的手向史都尉和白如依道:“坊间传闻着实荒谬。草民今生心中唯有我娘子,亦会永远思念兄长与福姐姐。”

计爱妹扑进他怀中痛哭。

.

巩乡长听到这里,不由得唏嘘:“此一段情,竟如斯曲折。世间有情人,往往错过……”

张屏和柳桐倚以及暨实穆集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一段,穆集跟着巩乡长感叹了两句。

柳桐倚道:“那位粉香姑娘提到这段,是在替计氏的相公开脱?因为计氏心中另有他人,才会忙着生意,冷落他相公,他相公找别人亦情有可原?”

桂淳点头:“断丞明鉴,她正是这个意思。”

穆集道:“余以为,有些牵强了。那米公子早在计氏嫁人前就死了,计氏嫁给她相公,孩子都生了好几个。女子多情,不太可能一直念着一个死人,对她相公毫无情意吧。”

张屏肃然道:“东拉西扯,是为掩饰关键。”

桂淳钦佩地看向张屏。

穆集笑眯眯道:“张先生,桂捕头已讲述到此,吾等知道此案的,莫要提前透底啊。”

张屏眨了一下眼。

他之前并不知道这段故事,说书人讲这个案子时乱编了好多内容,他读过的案件记录都很简略。

不过,不重要。

桂淳道:“那位粉香姑娘委实能说会道。除了计氏与米公子的这段过往外,她又曰,鞠益满找她,竟也是为了计福妹……”

.

粉香匍匐在地,哽咽:“鞠相公待计姐姐的深情,世人谁能懂得……都座可知,有种做为叫「断念」?鞠相公他,自知,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他不想让计姐姐太伤心,他找奴家,是为了让姐姐恨他,不再牵挂他……他说,计姐姐这些年都被他拖累,他希望身故之后,计姐姐再嫁一个好郎君……”

史都尉目瞪口呆。

屏风后,程柏手里的茶盏险些没端住,连柳知都咳嗽了一声。

鞠益满半瘫在几个小兵的手臂中,紧闭双目,热泪划过灰败面庞。

白如依哦了一声:“多谢粉香姑娘说出这些动人内幕,让吾等了解鞠相公的深情。不过,关于蝶花布料一事,仍有些疑惑想问问姑娘。”

他取过旁边桌上一本摊开的册子。

“店铺帐册记录,那日自称贾氏的粉香姑娘,一共买了两块布料。一块银红色,一块松花色。”

鞠益满浑身微一僵。

粉香惊惶地又低下头:“奴,奴那日见银红色布料漂亮,心生欢喜,买了后自家留下,把松花色的给了相公为计姐姐做裙料……”

白如依道:“看记录,那日你到得早,银红松花两卷布料都是你买了第一块。鞠相公托你买红色或银红色料子,你自己也喜欢红色,那么同色布料买两块即可,为何要买一块银红色,一块松花色?”

粉香结结巴巴道:“奴,奴怕混了。”

白如依似笑非笑:“分开包即可,怎会混?想来银红是花色,松花是叶色,绿叶乃红花之衬啊。”

粉香脸涨得通红:“奴,奴绝无此意!”

鞠益满挣扎站直,看着粉香。

粉香又待辩解,白如依打断她:“吾乃随口一说。当下只查杀人凶手,不管情感纠葛之事。请粉香姑娘告知,那块银红色布料,你之后如何处置了?”

粉香再吞吞吐吐道:“奴……本想自己做件衣裳,但每日太忙,就先收了起来。楼里人多又杂,那块料子时兴漂亮,或被谁瞧见后拿走了也不一定……”

白如依神色一冷:“计夫人遭逢不幸后,紧跟着城内又出了另一桩惨案,二位应该知道。”

.

十月十四日清晨,计福妹的尸身出现在河漕码头的石器铺门前。

十月十六日,又一位女子失踪了。

这是凶手所杀的第五位女子。

十月十八日清晨,这位女子的尸身出现在一家米铺门前。

凶手自此隐匿。

.

遇害的女子名叫朝楚,十九岁,是明州城有名的“仙姑”。

她自称狐仙附体,能通阴阳,知过去未来之事。擅卜测,结正姻良缘,化情劫冤孽,除祟驱邪,兼治胸闷气短,头疼脑热,月事不调,不孕不育等一切女子体疾心病……只接待女施主,摒绝一切男子。很多高门贵妇都请她占算祈福。

亦有人传言,她被这么多人捧着,亦因另有一层身份——

明州漕帮的大龙头褚爷可能是她的生父。

她遇害时,身穿一件蝶花衫裙,银红色。

衣料上的暗记与粉香所买的银红色布料一致。

.

“根据帐册记录与店铺伙计证词,那日粉香姑娘买了银红色与松花色蝶花锦料各一块,之后,这两卷布料同另几卷料一起被韦员外家买去,一直在韦员外家库房中。”

韦员外家的布料已经衙门测量,丝毫未动用。

“如此可证,朝楚姑娘所穿蝶花裙,正是粉香姑娘当日买的银红布料所制。你能否解释一下,为什么?”

*************************************

附:白如依所著《沈生小情》一书,在《张公案》【女儿村】一卷中曾提到。

张屏为调查辜家庄一案,在宜平县书铺购买此书。相关情节详见《张公案》第一部(网文版第四十五、四十六章)。

《沈生小情》序——

『同光五年,自江北入京,途经下蔡县境,夜宿客栈。时堂中有老者,讲述沈生故事,余邻座闻之,嗟叹惊奇。老者自称无名,然言语描绘,仿佛亲历其事。当时至今,已过十余年,沈生奇遇,却盘踞心怀,仍如初闻。今岁元宵,与友人孔舆、何放共饮于临江楼,忽念起沈生元宵高□□饮,见小情月下踏雪而来之情形。寒月娇娥,薄衫素裙,行或舞而雪无痕。虽为男女情愫之事,但曲折奇异,格外风流。故录之成册。不敢以著者自居,署无名老人述,余录记。

同光十七年九月望宿安白如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