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女子入仕之财政官升级攻略 > 第26章 女学名人

第26章 女学名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早饭是赤豆粥加炊饼,也就是馒头。四人坐下刚吃了几口,方秉文突然道:“最好不要吃太多赤豆。”

其余三人不解地看着她,施越英道:“为何?”

“医书上说,豆吃多了容易胀气。”方秉文顿了顿,压低声音说,“会排失气。”

许如意感激道:“多谢提醒,幸亏昨日吃的不是豆粥,不然御前失仪便罪过了。”

余兰奕点头如捣蒜:“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施越英觉得好笑,这么点赤豆都不够塞牙缝的,哪会胀气。况且,屁乃腹中之气,岂有不放之理?

于是她道:“五谷之气,浑然天成,哪怕真不小心放了,也不至于定罪吧?”

余兰奕摇头道:“非也,我听我爷爷说过,仁宗时期就有名京中高官,因在面圣时失气被贬到外地。”

方秉文连忙道:“对对,我也听我爹讲过,那人姓邵,长着狮子一般的上卷胡子,还得了个泄气狮子的绰号①。”

许如意也道:“我也听过,还有人在作对联讽刺前宰执徐仲良时用过这个典故。”

方秉文一听是跟徐牧父亲有关,瞪大眼睛好奇道:“什么对联?”

许如意压低嗓音道: “说法马留②为察访,凑氛狮子做知州③。”

凑氛!还是古人用词巧妙,将放屁形容得既文雅又精准!

施越英笑得被一口粥呛到,咳嗽个不停。

方秉文翻眼白她:“有那么好笑吗?”

施越英缓过一口气道:“徐学谕和徐寺丞如此相貌,很难想象他们的父亲长得像马留。”

许如意瞪大眼睛道:“你见过徐牧?听说品貌及其出众。”

施越英见许如意一脸艳羡的样子,不禁莞尔,徐牧果然是众多汴京少女的梦,哪都有他的迷妹啊。

她道:“说起来是颇有渊源。”

于是施越英把自己与徐牧共过事,且徐牧曾救过方秉文的事简单说了一下。

许如意惊呼连连,似是对徐牧的崇拜更进一步。

余兰奕却风轻云淡地说:“我也见过他几面,此人虽颇有风姿,但为人有些傲慢。”

不愧是公爵世家出来见过世面的,施越英竖起拇指赞道:“识货。”

余兰奕和许如意都被施越英逗笑了。

方秉文不以为然地总结:“哪个惊才绝艳的人没点个性。”

许如意又若有所思地点头。

短短一顿早饭的功夫,四人从放屁聊到美男,施越英觉得小伙伴们侃大山的本事越越来越长进了。

******

持志堂养正厅内,博士东嘉和讲授经义第一堂课。

东博士首先讲了讲经义的历史。

本朝开国之初,以经学为考试内容的有墨义和贴经。墨义是对经义的问答,主要考学生对各经学注疏的熟悉程度,而贴经则像填空题,考察学生对经文本身的记忆力。因此科考以及与之相应的应试教育基本遵循“守训诂而不凿”,不鼓励考生发表个人意见。

后来很多名士大儒反对这种僵化的学风,认为治经的本质在于自得。因而自先帝以来,科举废除专于死记硬背的墨义和贴经,代之以经世致用的经义,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见解对儒学经典加以阐释。

凡是应试,必有标准用来评判,因而经义在科举考试中还是有一定的阐释标准。但东博士认为女学办学目的不是贡举,重在培养学生立身行己,明体达用,所以要求学生从今往后多看多思考,切忌空谈。

施越英心中窃喜,理论联系实际,发散思考什么的自己最擅长了,只要不是诗词歌赋形式的都好说。

介绍完经义背景,东博士翻开了书本道:“今日主要讲讲《周礼》,想必在坐各位定有人读过,此书乃周代的官制介绍,表达先代儒士对理想社会的构想。所谓‘惟王建国,辨方证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此乃先贤们提出的总领建国大纲……”

初听下来,施越英对东博士的讲课印象不错,口齿清晰,提纲挈领的同时又鼓励学生发问,能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度,活跃课堂氛围。只是他人到中年,身体发福得厉害,已入深秋,天气转凉,可他随便在课堂内踱几步都要擦汗。

施越英盯着东博士白胖的手笨拙地擦汗的样子有些出神,东博士冷不丁地说:“下面请谈谈你们对‘以八统诏王驭万民’、‘以九职任万民’的理解。”

这是要点名的节奏啊!施越英赶紧低头假装看书。

东博士环视一圈,目光落在后排,道:“施越英,你来说说看。”

施越英心里轻叹一口气,出名的副作用除了供众同学或瞻仰或鄙视或平视,还给老师点名制造了便利,真是麻烦绵绵无绝期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