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女子入仕之财政官升级攻略 > 第11章 下乡办公

第11章 下乡办公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钟县尉安慰道:“施手分精于税务律法,定能想法子解决此事。”

施越英嘴上表示一定助两位一臂之力,心里叫苦:这高帽子给我戴上了,不好摘啊。

入夜席散,安排住处。

吴乡司家中无女眷,而吴宣母亲正好寡居在家,晚上施越英便去吴宣家住。

吴宣叩开自家大门,吴大娘看到儿子带了个眉清目秀的小娘子回家,吓了一大跳,以为儿子拐了人出来私奔了,一听是县衙同僚出差借宿,才松了口气。

“原来是施手分啊,阿宣经常提起你,说你办事可厉害啦。”吴大娘恭维道。

施越英笑嘻嘻地给吴大娘施礼,心想吴宣这小子背后准没少埋汰她。

吴宣家里田产颇多,父亲早去之后一直由母亲当家,其母也踏实苦干,将一双儿女抚养成人。吴宣姐姐前两年嫁人离家,卧房空了出来,吴大娘便将施越英安排在女儿曾经的闺房。

吴大娘帮施越英铺床端茶,又抓着她问东问西地打听他儿子在县衙的一切情况,施越英也趁机问她是否认识那隐田的原户主周旭。

吴大娘回忆:“周旭我知道,老早他爹在世的时候,他家是我们这里数一数二的大户,可惜周旭不争气,学人家经商做买卖,把家产都赔光了。”

施越英问道:“做什么买卖?”

吴大娘答道:“卖茶叶,你也知道我们这里虽然自己也种茶,这个买卖都是朝廷统一管的,官府衙门赚过一道,再给做买卖的人,还有什么赚头?”

施越英奇道:“茶叶是禁榷③ ,得拿到朝廷许可才能经营,可是但凡能当上茶商的,一般多少都能赚点,怎么一下子就赔光了?”

吴大娘叹气:“也是他运气不好,头几次小打小闹地试了几次,估计赚了点,后来胆子大了,投了很大的本钱去拿货,结果半道上被歹徒给劫走了。”

施越英也叹道:“那确实是时运不济。”

吴大娘惋惜:“是啊,本来这么好一户人家,后来要典当家产才能度日。”

施越英又问:“那他后来怎么又离开此地了,他的家人呢?”

吴大娘回想道:“听人家说他还不死心,要出去闯荡,他家人丁单薄,就他一个儿子,他走了他们周家也就没人了。”

施越英略一思索,继续问:“您方才说周旭典当家产,您知道有哪些家产吗?桥下河谷那块田是不是原先也是周家的?”

吴大娘道:“这个我也不太清楚,像他们这种大户都把田租给别人的,或许得问问租户。”

听了吴大娘的一番话,施越英心下稍安,虽然还不确定隐田的户主,总算有了些线索,她打算明日便向其他乡民再打听一下。

第二日醒来,吴大娘准备了丰盛的早饭。

施越英和吴宣两人乐滋滋地吃了,正要出门,却碰到了客人来访。

来客生得俊秀标志,身长玉立,施越英乍一看见,觉得此人可以跟徐牧比美,但他丝毫没有徐牧那种桀骜,气质很是温雅稳重。

“表哥!你怎么来了!”吴宣兴奋地喊。

“喏,给你们送茶叶来了。”来客晃了晃手中的包裹笑道。

原来此人是吴大娘的侄子孙正祥,同住音桥乡,家里是茶农。施越英不便打扰他们亲戚叙家常,便要告辞出门,吴大娘却热情地拉她一起品茶,她又进门坐下。

施越英对茶道没什么兴趣,但对现成的吃喝是乐享其成的。本朝喝茶类似后世日本的抹茶,但工序比较繁复。

孙正祥拿来的是他家刚制成的茶饼,清香无比。

他先将茶饼压碎,再把碎茶放入碾槽碾成粉末,接着用筛网筛茶,然后将细筛过的茶粉放入茶盏。最后一道注汤点水的工序十分讲究,得用竹茶宪或快或慢,或轻或重地筛打茶汤五六遍才能饮用。

施越英轻抿一口,只觉口感轻盈如云,茶味似有还无,不禁赞道:“好茶!”

吴宣夸道:“表哥点茶之艺是越发精益了!”

“要好过你阿爹了!”吴大娘也夸道,转而又问,“你阿爹最近好吗?有日子没碰见他了。”

“阿爹最近身子有点不适,定是种茶太操劳了,我与阿爹商议,干脆不种茶了,把田租出去。”孙正祥道。

“不要紧吧,请大夫了吗?”吴大娘关切道。

“请了,无甚大碍,就是劳心劳力所致,让好好养着。”孙正祥答道。

吴大娘松了一口气,喃喃道:“田租出去也好,你阿爹也一把年纪了,只是你还年轻,要不去请个先生考学去?”

孙正祥笑道:“姑姑还不了解我,我不像阿宣弟弟能读书,从小一听先生说话就犯困,我打算出去闯闯,或许做做茶叶买卖。”

吴大娘正色道:“这怎么成,做买卖风险太大,昨日我还跟施手分说起有人卖茶叶赔得精光,施手分你见识多,说说是不是这个理?”

施越英本来听着他们讲私房话有点尴尬,吴大娘这会儿又想请她劝人,只得敷衍道:“这个,经商自然难免有风险,也看情况。”

孙正祥很敏锐,听出施越英的尴尬,立即转移话题,说了些轻松的事,不久便告辞了。

施越英和吴宣也一道出门办正事,调查那片隐田的归属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