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射雕]我虽然叫冯蘅 > 第7章 书房

第7章 书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这才不过凤毛麟角,我对这个世界可是充满了求知欲呢。”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黄药师带着冯蘅两人绕到了竹屋后面,隔着一座矮山坡就是菜圃了,距离并不算太远,但是爬山分外费时间,冯蘅平日缺乏运动,这几日身体因病过一直也不见好,走山路体力消耗的厉害,不一会儿就气喘吁吁。

“身体怎的这般弱不禁风?”他不再前行,站在原地等她,只是走了这么点距离,她就喘成这样,一直苍白的小脸染上了淡淡的酡红,看着倒是生动了一些。

“岛主大人,我又不是武林人士,哪能像你这般健步如飞。”冯蘅辩解道,她才不会如实说自己是个标准的宅女,缺乏锻炼不说,没事的时候根本不会出门去晒太阳。

然后她就看到他修长好看又宽厚的手掌递到了自己面前。

她抿着唇,忍住笑意,但嘴角勾起的微笑弧度却出卖了她的心情,虽然处处嫌她麻烦,但未曾弃她不顾,看来也是个嘴硬心软的人嘛。

“其实也不用非得牵着……”她还是诚实的乐呵呵的将右手放了上去,那一刹那接触到彼此的温度,都带着一点冰凉。

冯蘅还没来得及暗喜,手上传来的力量让她身体失去平衡,撞到他的怀里,而他的手臂环着她的腰身,脚尖点地,两人飘然至空中。

“……岛主大人,你要使用轻功能先与我说一声吗?”

“你若是能走快点,我也可以省点气力。”

冯蘅没有办法只得紧紧搂着他的腰,却小声的嘀咕:“讨厌。”

听着却更像是女孩子的娇嗔。

矮山坡之后,又是别有洞天,这里地势应当比他们住的地方要高一点,虽然经过了山坡的地势错位,但她就有这个直觉。群山环绕的一块平原,就面积来说并不算小,地势更低处一条清澈溪流,农田占地也就七、八亩左右,一半种蔬菜,一半种稻谷,四周郁郁葱葱,长满了绿色植被。

而让冯蘅忍不住惊讶的是她只在课本上见过的水利工具,引溪水自然灌溉农田。

“这叫什么?”冯蘅连跑带跳,眨眼间就到了这个像传送带一样的大型木质工具前,伸手边摸边问。

“龙骨水车,《后汉书》记载毕岚发明了此工具,三国马钧加以完善,成此版本,应用于从低河渠向高田灌水。”

“那个也是灌溉工具吗?”她大感新鲜,连连发问,那头那个如果她没看错的话,应该是滑轮吧?现在的人已经想到利用滑轮来运输东西了吗?

“机汲,前朝刘禹锡在《机汲记》中有过详细介绍,枯水期,溪水水位不足的情况下,会利用这个工具去取山上溅泉之水。”

灌溉一直是农事最大的难题,历史上诸多造福后世的成就几乎全与水利有关,大有都江堰、郑国渠,小有水车、轱辘,无一不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厉害!岛主大人居然对农田水利也这么有研究!”冯蘅简直对他的学识之渊博五体投地了,要知道宋代开始,程朱理学成为国学,一般的学者只读作为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四书和五经,都用足他们的毕生精力,像这些技术方面的知识都是被称之为‘末技’,最廉价不堪谈的能力,一般的文人墨客怎会涉猎?

“因你喜爱的苏东坡也精于农利,所以也连带着对我也刮目相看了吗?”他调侃道。

“嗯……苏轼在我心中已接近完美,不过岛主大人你的形象也高大了许多!”她笑道,又转头看想了占地一大片的田地,“不过就算灌溉有工具轻松了些,但播种的节令,只仆人叔叔一个人也忙不过来吧?”

“那时自然会从内陆带人来做,平日其实空闲的很。”

冯蘅点点头,她对农事就是一知半解,里面太多学问,就算学会了其实对她也并无多大用处,纯粹增长见识,便不深问,小跑到小溪旁,涓涓细流在浅浅的河床上悄无声息的流动,清可见底,她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岛主大人,莫不是这水正汇入的是竹楼中心的那湖里?”

“不错。”

“难怪,死水怎么如此清澈,定是地下水相互贯通。”

冯蘅也不说话了,只是看着水面如同照镜子一般的清晰,她的房间没有镜子,总是不能好好的看清自己的模样,每次都要利用水中倒影,她这叫顾影自怜吗?扯了扯身上的衣衫,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她穿男装还是挺好看的嘛。

“着男装还不能适应吗?”黄药师虽隔着远处,但将她的小动作小表情尽收眼中。

“不是适不适应的问题,是惊奇啊……”她随口就应答,转眼才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诶?你……知道我是女子?”

“我看起来有眼拙至此吗?”他好笑的看着她。

从身形、长相到动作、神态,她究竟哪点不像女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