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我在明代开技校 > 第4章 服力差还是服银差

第4章 服力差还是服银差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谢老娘一瞅这架势,赶紧跟谢大头告状哭诉,

“大头啊,你看你媳妇,脾气咋这么大呢,过节煮个粥瞧把她能耐的,又是不接我话茬又是摔门的,生了个女娃就这样给你摆脸色,这以后还得了吗。”

再看她儿子已是脸色铁青,继续火上浇油,“平日里她也是这样对你老娘的啊,我的儿啊,你娘命苦啊,我儿也命苦啊,到现在还没个后啊,儿啊,你可别有了媳妇忘了娘啊。”

谢大头怒气上涌,从椅子上腾得站起来,气冲冲的准备回屋,却听外头突然传来一阵敲锣的声音,

因是冬天,门大半掩着,免得风吹进来。

从门口缝隙向外望去,光秃秃的灰褐色老槐树下,站着戴着黑色六合绒帽,穿着蓝色皮袄,裹得体面又严实的里长,旁边是愁眉苦脸,一边敲锣一边吆喝的村长,“村口集合,各家村口集合了啊。”

谢大头心里一咯噔,赶忙叫上谢老爹谢二叔往老槐树走,谢老娘也顾不得再挑拨,立马跟上去。这马上都过年了,今年的税粮也早交上去了,这会子里长过来,不知道又为的啥事。

但各自心里已是暗暗添了担忧,村长看到王大壮家和谢家人都过来了,又叫他们赶紧去村里把其他户的当家人都叫过来。

不一会儿,各家各户的男人们都急匆匆跑过来,后面跟着自家女眷,一看到里长在,个个脸上都是愁云惨淡,一刻不到,老槐树已被严严实实围了个转儿。

里长看人都到齐,把手里的烟杆子吹灭掉。

“县里发了通告,二月里每家要出人去县里修路,按土地多寡以及人口多少抽人。具体日子还没定,现在要核查各户的丁粮。明天也要定好各家是去服力差,还是直接服银差。”

老槐树下正是风口处,吹的村里人的脸都是乌僵僵的,这消息一出,饶是一向冷静的老庄稼汉们,也一下变了脸色,七嘴八舌的,像炸的热锅一样。

年轻汉子粗着嗓子,躲在人群里大胆叫到,“去年不是刚修路吗,咋今年又要去修路。”

有人趁机跟着附和,“对啊,还让不让人活了,这年头,活着都难,还让去修路。”

家里的娘子们不忍家里男人去服役,也跟着小心翼翼的问,“去多久,银差是多少银子,不知道出不出得起。”

又有老汉们长长的叹气声,“唉,这个年,怕是都过不好了啊。”

临近除夕,小集村各户大多已是做好过年前的种种准备,便是家里再穷些的,也会将全年的大部分积蓄拿出来,好好办些年货,踏踏实实过个丰收年。

杀鸡宰鱼炖肉。炸小鱼炸酥肉炸藕夹炸丸子,买对联买糖果买鞭炮买新衣裳,既是一年的圆满,也是图个明年的好兆头。农村人最是信这些的。

因此这置办完年货,各家各户能剩多少银钱都是有数的,人群又吵闹一番,村长看里长有些不耐,赶紧示意大家安静下来,里长这才清了清嗓子,粗着声音向众人解释。

“因着天气寒冷,县里的路被冻坏许多,如不赶快修好,往后这去县里,各家都不方便。修路嘛,修得快半个月,修的慢,一个多月也是有的。”

又回答年轻媳妇子的疑问,“如果出银差,是十两银子,明日里就交过来。”

“年十六成丁,成丁服役,六十而免。”这是官府的死规定,再是违背不了。各家看看里长手里的通告,知晓自家就算再如何争辩,再是说破嘴平日里根本不去县里,也是无用。

各家当家的细细跟里长对好丁粮,就呼啦啦带着一家子大小回家,主要是也好早些回家思量去服力差,还是直接服银差。

若是能凑出银钱的就出银钱,不然二月天还没暖起来,一个月下来手脚动的生疮,更不提若是发了风寒病痛,严重一些甚至可能一命呜呼再不醒来。

田一顷,出丁一人。谢家六十亩地,三个男丁,跟隔壁王大壮家合着凑成一顷,去年是王大壮他弟王大实去服的役,今年再轮,就该轮到谢家了。

谢老爹穿着冒着棉絮的旧夹袄,背着手往家走,旧夹袄显然挡不住风,风一吹,人冷的一哆嗦,背也越发佝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