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 玉灵将头探出铺门外,桌边两步便是铺门,因为这不是做生意的,这是专门用来盯梢的桌子。
石头终于提着菜笼回来了,置于桌面:“还热腾的,快吃吧。”
“石头,明日我们去清水村,厨娘的事,后日再说吧。”玉灵边打开菜笼,边说道,
“清水村?好啊,是虞姐姐的老家吧。”
“嗯。明日一早,你准备两匹马,我们随着便是。以免......你虞姐姐看见我不高兴。她是回去给她父亲立坟。”
“哦......”石头见苏木面露暗淡之色,便知他们明日跟着去,是个吃力不讨好的事了。
-
天光微亮,对面便开始有了动静。刘二正在门前套马,沈虞他们准备乘马车去,玉灵跟着一起。
苏木焦急的等着石头去找马:“这石头,怎么还不回来。找个马都这么费劲。”
也是,这是雍城,不是辽城,人生地不熟的,苏木想着,往后要叫石头多出去走走,多熟悉熟悉这雍城,不必日日与他一起守在店中,只消他一人盯着便可。
对面刘二将沈虞扶上马车,还有玉灵和那沈铁亦一起钻了进去。
刘二一跃上前,抽起鞭子拉缰掉头,马车动了起来。
苏木急急的望着街上,空空如也,晨上薄雾笼着街道,叫他越发心意急乱。
直到沈虞的马车拐过街角,才见石头骑着马冲了过来,一手拉缰,一手牵着另一匹马。
“你怎么这么久,虞儿他们都已经走啦。” 苏木怪罪道,
“我候在街角,生怕他们瞧见我呢。不是说不能让虞姐姐知道嘛,她瞧见咱们会伤心的吧。昨日玉灵不是这么说的嘛?”
石头狡辩解释的很有道理,苏木无话可说。
苏木沉了沉气,翻身上马,双腿一夹,二人朝着沈虞马车的方向跟去。
清水村离雍城约十里地,并不算远。这也是沈父一直未曾在雍城置宅的原因。
待前面的马车拐进小道,走了几分钟便进了村。村里人口不多,大多数都进了城谋生,只有一些老人,和家境贫寒的人家还留在村里。
沈家的老宅子已经破旧不堪,门窗上都挂满了蜘蛛网,和厚厚的尘土,屋内家具不多,大多已经腐旧不能再用了。
“刘二,你四处看看,是否有父亲回来过的痕迹。”
虽然看着已无希望,但沈虞还是吩咐刘二再细细查看一番。哪怕有一丝线索,她都不想放过。
“是,大小姐。铁子,走,我们去看看你家姐的家。”
刘二只跟随沈父回来过一次,像是给村里老叔送银子。
沈父有个大哥,早些年身上落了疾,气短咳喘,干不了什么活,便一直养在村里,家境不好,婆娘又是泼辣,沈父之前那次回来,是偷偷给些私房钱贴补。
自沈虞幼时,沈母去世后,沈父便不再回来清水村了,好似是因为这个婶娘与沈母有过不合,具体情况沈父亦从未提过。
这次回来,沈虞并未打算去探望老叔和婶娘,怎料他们自己却找上门来了。
“哎哟,沈虞回来啦,你回来怎么也不跟我们说一声啊。我们好准备准备泡个茶。走走走,去我们屋里坐会儿。”
婶娘走到沈虞家老宅子门前,拽起沈虞的胳膊就往他们家里拉。
沈虞还未开口,身子便被拽到了他们屋前,老叔家离他们老宅也就隔了一户人家。
这片前后几亩都是他们老沈家的地,沈父在成婚后,在旁边新盖了宅子,分家分了出去,挨的近也好方便互相照应。
老叔家,土屋漏瓦,只有三间,旁间因为灶火的缘故,土墙被熏的黢黑,屋内只有一张破桌和一张破床。
原先家中还有一个小娘子,后来嫁了出去,如今只剩下老叔和婶娘二人。
老叔半躺于床上,时不时还剧烈咳嗽几声,喘个许久才能平息下来。
沈虞不想看他们,虽沈父从未告知过内情,但亦是知道,父亲自母亲过世后便不再回村了。
她对清水村的生活,幼时的生活,以及母亲的印象,都非常模糊了。
玉灵也跟了过来,望着被架在那的沈虞,婶娘拿了一张木凳置于门前,唤沈虞坐下。
“我说沈掌柜,是叫沈掌柜吧?听说你现在赚了大钱了。”
此话一出,玉灵便觉不对,望着沈虞冷漠的表情亦能猜出两家关系定是不好,怕是有什么隐情。
“虞姐姐,我们不是还要去给父亲立碑吗?我们快走吧,一会儿晚了还要赶回城里呢。”
沈虞起身,婶娘忙上前按住,沈虞瘦弱的身子哪是这些村里干农活的妇人之对手,生生又被婶娘按回了凳子上。
正当玉灵准备上前拽拉沈虞之时,苏木捏住婶娘的手腕,轻手一转,婶娘便“哇叫”一声被搡在了一边。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