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腿小哥没想到卖个东西还能成为导火索,但是源头在他这儿又不能放下不管,于是更加着急地两边劝,劝到最后,人家还在那中气十足地对喷,他这儿已经哑了嗓子,一头一脸的汗,跟跑了5公里负重一样。
还是旁人见他为难成这样,实在可怜,才帮着一起劝了几句:
“行啦行啦,赶紧散了吧,别耽误人小哥了,大家挣点钱都不容易。”
“可不嘛,你们瞅瞅人家,都急成啥样了。”
喧闹中心的两人闻言,不约而同扭头,这才看见,被两人搡至一旁干着急的人。
大家都是讨生活的人,知道挣点钱的辛苦,没成想耽搁人做事,当下也不吵了,各自道了歉,看报的继续看报,没买着的也把东西收一收,赶紧往最近的飞毛腿点位跑。
小哥这才重新骑上车,顺利脱身。
围观人看着,真是怎么看都移不开眼——太神奇了。
“谁想出来的呢你说,真真是实用又绝妙。”
“这上面不写了嘛,神仙托梦,所以说,人还是要多做善事。”
“这名字也起得妙啊,‘自行车’,自己骑就能行路的车子哈哈哈哈,这要是能搞一辆,以后我们都是有车的人了。”
“一天到晚的净做白日梦,行啦,赶紧的卖东西好收摊了~”
“嘻嘻~~”
这一天,一个名为“自行车”的神仙物件吹到了沧澜城的千家万户。
伴随着自行车普及开的,还有一份名为《见闻》的奇怪报纸。
有那没买的,一听这名字就忍不住嗤之以鼻:“这不就《奇闻》的仿版?一群傻子,还花3文钱去买,看看免费的《奇闻》不就好了嘛。”
话音一落就遭到周遭人齐齐的“嘘”声,紧接着被人抓过去科普,顺便一起研究《见闻》上面的那些“团购”。
这马上就要入秋了,北境的冬季来得早,说不准什么时候,霜雪落下来,满院子的菜色就冻死了没的菜吃,所以,他们也习惯了囤货过日子。
反正家里有地窖,人口多的,10斤白菜也就几天的量。
所以这《见闻》上面的三五十斤起购,小意思而已,随便找一户人家就能凑齐了。不过嘛,这上面琳琅满目的商品多,价格又实惠,看着看着就感觉这也想要,那也想要······既然如此,那就少不得多抓几户街坊邻居了······
这一晚,一向吃过饭就三三两两拖把凳子聚到街头巷尾聊聊东家长西家短,或者分享下哪里招工,哪个主家做人厚道之类的沧澜人,不约而同被一个名为《见闻》的报纸硬控了一晚。
有那没跟上信息的,也被紧急灌了一耳朵。
大家先研究了一下这个“团购”,按照上面的指示选出了团长,然后团长又登记了各自想要的货品、分量,收了押金,反复确认无误,这才收起钱袋子,抱着三分激动三分期待,四分忐忑的心情回屋。
也有那没说尽兴的,拉着交好的人继续聊着《见闻》上的其他趣事,比如定安城新开了一个叫火锅的东西啦,据说吃得人灵魂都飘飘然如登仙界,还有他们城里谁谁谁家发生了什么离谱的事情啊等等。
这一天,莫林知和齐铭他们守在《见闻》一天,也忐忑了一天。
从早上到下工,就听到信息一遍遍传进来。
《见闻》卖了100份了······
《见闻》卖了1000份了······
《见闻》全部卖出了······
听到“全部卖出”四个字时,不管是见过大风大浪的老人,还是刚进来没两天的新人,都放下了那点地域隔阂,击掌欢呼。
莫林知也松了口气。
但也仅仅是第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