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跑腿的带着手信出发,莫林知没忍住,又莫名地笑弯了腰——找自家的跑腿业务给分公司的人带信,然后让人去《奇闻》给《见闻》投广告——这样的事儿,她应该也是第一个做吧?
确实是前无古人,有没有来者就暂不清楚了。
陈诚拿着手信,翻来覆去看了半天,然后去找了齐铭几人。
“你们说,莫管事究竟是什么个意思?”他总觉得应该不至于这么简单才对。
齐铭扫了眼,脸上忍不住浮现出一丝笑意,对这位莫管事的小孩心性又有了一定认知。
他将手信还回去,笑着说:“你就现在跑一趟吧,放心,成不成功都不要紧的。”
“真的吗?”陈诚将信将疑,“确定莫管事不是想让我套个话?比如投一个广告的价格之类的。而且,这样做不就是明摆着告诉对方我们来了并且已经盯上他们了吗?这······除了打草惊蛇还有什么作用啊。”
是没什么作用,不过某人开心就好了。
齐铭心里腹诽,面上还得维持住某人高深莫测的形象:“莫管事的想法哪里是我们能猜的中的。你就遵照嘱咐完成任务就好了。”
陈诚:“······行吧。”
他拿回手信,整理整理着装什么的就出门了
——当晚,莫林知就收到了陈家、方家、段家的联名邀请函。
姿态极低地表明自己明日午时在白玉京定了顶楼最高规格的包间,希望她能抽空一晤。
看着一字一句扑面而来的恳切和小心翼翼,莫林知又忍不住笑了:“胆子这么小,怎么还敢抄《见闻》的?”
笑完又看向陈诚:“你今天去对方怎么说?”
陈诚连忙放下碗筷,正经汇报工作:“回莫管事,我去了之后就说要投广告,然后对方就给我了一张收费明细。版面越好,字数越多收费就越高。不过他们家买下整个版面也就是200两,最低10两银子就能投,但是广告信息得我们自己准备。”
说完陈诚擦擦汗,略略心虚地继续:“然后对方就问我要投什么店铺,多少内容。我报出《见闻》两个字,对方就立马去了后院,再没出来过。我等了1个时辰也叫不到人,就离开了。”
往日莫林知让人做类似事情都是带着极强的目的性,按她的话来说,要善于观察,尽可能多获取信息,这样才能做好充足应对,立于不败之地。
陈诚自觉这点信息量是远没达到她的要求的,正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就听对方带着笑意开口:
“价格倒是不贵,就是不知道投产比怎么样。”
陈诚抱着将功补过的心思连忙提议:“要不我找几个乞儿盯一下这几家店铺?”
莫林知想了想,摇了摇头:“算了,目前来看构不成什么威胁,我们先做好手头的事情吧。”
“好嘞好嘞~”陈诚连连应和,擦了擦额头的细汗。
一顿饭毕,莫林知先去后头看了下自行车的进度。
魏安有两把刷子,一天的时间,所需零部件就已经做了个七七八八了。
她见旁边晚香送来的晚饭动都没动过,于是劝了一句:“先吃饭吧,正好我用现有的零件拼一拼,万一有什么问题也好及时止损。”
魏安对她的迷之服从感似乎还没消退,她这么一说,对方就立马放下了工具,乖乖坐到了饭桌旁,一边吃,一边看莫林知在那不甚熟练地翻找零部件。
旁观的萧凛看得一脑壳汗——魏安以前也愣,但是基本的尊卑秩序还是记得的。现在这怎么回事?哪有自己吃饭,看上级在那忙活的。
关键莫林知也半点没觉得有问题······
他连忙上前给打了把手。
现代电商行业本来就讲究扁平化管理,大家除了工作汇报,平时都没大没小惯了,所以莫林知是真没觉得哪里不对。更何况,她现在完全沉浸在禹朝第一辆自行车中。
小的时候家里条件不好,二叔经常从别人家搜一些坏掉了的电器回家自学自修,还真别说,都修好了。那时候,莫林知最大的玩具也就是看二叔修这些没见过的东西,偶尔帮忙递个东西,不知道什么时候,那些工具就认熟了。
后来,她见同校有人骑自行车上学,眼馋得不行,就也想要。然后二叔不知道从哪给她弄了些零部件,带着她一点点组装、拧螺丝、刷漆······最后,她人生的唯一一次机械体验,也是第一台自行车就这么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