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沉吟半响,终究还是不甘心这么放弃,于是长叹一口气,惭愧地行了个礼:“那就劳烦莫管事,中秋那几天给我们提供一周的量吧,我作为福利放出去。”
他不是不知道好歹,只是······干了这行这么多年,虽然现在的营收是人生巅峰吧,可——店里没有人算怎么回事?
哪怕日进斗金,可店里冷冷清清的,那还叫酒楼吗?
方掌柜之前心有不甘还能压下去,可见识了火锅店的热火朝天之后,他眼红了。这种人山人海,供不应求的盛况,才是他梦寐以求的职业成就!
别人可以,他也可以!
就冲着这个信念,方掌柜这几天几乎都泡在了两家火锅店,可惠民酒楼和火锅店的菜色运营实在相差迥异,他观望了几天,最后决定先拿干冰试试。
不过······一码归一码,干冰可以试试,其他的——也不是不行吧?
方掌柜眼珠一转,舔着脸又凑上去了:“那个,莫管事,咱平安镇不能也搞个火锅吗?”
这一次,莫林知想都不想,断然拒绝了:“平安镇的消费跟不上,我保持原价卖,有几家几户能吃得起?我降价卖,消息传到定安城,我现在这两家怎么立足?”
诚然,看到火锅大卖,后续必然有人效仿,且这个行业可能会进入一段时间的价格战,但这个头不能是她自己开。
方掌柜一听也立马意识到了——他真的是被火锅店的热闹繁华冲昏头了,连平时的警醒都没了。
方掌柜臊红着一张脸,连连道歉,莫林知见状,缓了脸色,笑容重新回到脸上:“没事,我和方掌柜也共事过一阵子,知道您就是太想做出一番成绩而已。心是好的,而且都是内部几个人,就算偶有错漏,也影响不大。”
“是,是,我就是太着急所以思虑不周,还是莫管事懂我。”方掌柜连连附和,擦着额头因为刚才着急而冒出的汗。
林掌柜见状,撇过头偷笑。
让这老头刚才还暗地挤兑我,现在怎么着 ,漏脸了吧~
莫林知没管两位老熟人之间的眉眼官司,倒是经方掌柜这一提醒,她突然也想到一件事:自己光顾着赶紧去沧澜城抢占据点,却忘了顾及家门口了。
平安镇作为她的老家,难道不是事半功倍,更容易达成吗?
但是原定的行程她也不想改,莫林知思忖了一会儿,看向了林掌柜:“林掌柜,我想尽快让《见闻》在定安城下辖的城镇推广开来,但是目前人手不够用,您可否抽出部分精力协助下?主要的事情我会交代给林显,就是在内容和一些对接流程上需要您帮着把把关。”
莫林知觉得这样说不够详细,让晚香取来一份样品,指着上面的内容仔细详说:“您看,这个上面的内容,大部分都是风月话本传说,是可以通用的。但是像后面丽颜的这部分,我就需要在每一期都加上一块‘该产品飞毛腿有代售,价格和活动与店铺保持一致,欲购从速,可送货上门。’这样的信息了。”
林掌柜不愧是谋士出身,一眼就看出其中关窍:“你是想利用《见闻》来卖货?”
“对!不只是丽颜这样的产品,还有当地各个村镇的特色农产品,其实都可以刊登在《见闻》上,有需要的可以找见闻下单,甚至可以开启‘团购’模式,飞毛腿从卖家和买家这边收取一点跑腿费。”
最初的最初,飞毛腿刚刚出现时,莫林知就瞄准了一个核心赛道:助农产品。
别说什么农民为了多赚点,宁愿背着自家产品走老远到镇上去卖个好价钱之类的话。要知道,北境地广人稀是个什么概念?
农作物成熟的时候,那真是一茬接一茬,一天往镇上跑2躺都不嫌多的。可偏偏家里人手不够用,哪来这么多闲时跑镇上?
尤其是离镇子远的,来回一趟两三个时辰就没了,摆个摊还得花时间卖吧?好家伙,大半天也没了。
如果《见闻》可以把这个产品的品鉴结论、效用、价格都公布出去,买家找上门,飞毛腿一次性拉货,对于那些农民而言,每斤少个一两文也是划算的。省出来的时间,他们还可以多开垦两块荒地。
莫林知的飞毛腿可是价格公道童叟无欺的,这样的链路,简直是买家、中间商和卖家的三方共赢。
助农赛道,不仅可以让北境的土地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以后去了其他藩王地域,有前面的铺垫在,也可以更好的掩护她做一些小动作。
——比如把其他地方的物资偷偷转运到北境,给萧衍做战备储存。
因为这样的念头,才有了后来的《见闻》。
也因此,她对《见闻》除了娱乐性和吸睛的要求外,还有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