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从改版后的形式聊到内容,争论不休,最后,停在了头版头条的“坊间名谈”上,先是从故事极具渲染感的文笔到反转再反转的剧情夸了又夸,最后停在了故事中那个新奇的美食上。
“话说,你们有谁吃过‘火锅’吗?看他写得好像很好吃的样子。”
旁边一堆人都摇头。
“这就是杜撰的吧,话本子哪有真实的,你们还真信啊? ”
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不可能,写得这么详尽,怎么可能完全杜撰。”
“怎么就不可能了,那我还能给你编出神仙是怎么生活的呢······”
一群人说着说着,又争起来。
角落里,一个瘦弱的男孩默默举起了手:“我知道哪里有。”
他的声音不大,可偏偏,在场所有人就是莫名其妙地听到了,立马住了嘴。
十几双目光刷地一下聚焦在他身上。
男孩反射性缩了下肩膀,吞了吞口水才结结巴巴开口:“就······我家附近,好像有······家店,名字和上面的一模一样。据说明······明天开业。”
十几人闻言,再刷地一下转回头,纷纷和自己相熟的人对上,虽然没说话,但是眼神满天飞,任谁都看得出他们在想什么。
几息过后,圈子里一个颇具话语权的人一锤定音:“那就明晚下课一起去!陈铭带路。”
陈铭就是刚才举手的男孩,他在圈子里一直都是“跟班”一样的存在,当即乖巧地点了点头。
其他人则欢呼出声,然后开始七嘴八舌地围绕这个吃食畅想起来:
“不知道有没有故事里的这些套餐,我想要同款~~”
旁边人纷纷附议。且这样的声音,发生在大街小巷各个角落。
—— 那自然是有的。
莫林知作为一个专业营销人,怎么可能会忽略这一点。
那天给印刷坊下印的时候,她就敏锐察觉到,“同款”&“联名”的威力。于是立马就让师傅另外刻了张A4大小,图文并茂的“同款套餐推荐”版印原本,注明了原价和福利价,选取了更加厚实精良的纸张,做成了插卡式立牌,每张桌上一个。
同时还紧急招来画师,抓着李程江一起,给头条故事的每个重要角色都配了一张人物小像,印成了卡牌。
点联名套餐即可随即抽取1张卡牌!
正式开业这天,她最后巡视了一遍店铺,自觉应该是万无一失了,便领着吴大掌柜等人,等吉时一到,开门迎客!
酒楼的开业并没有像惠民食堂那样轰轰烈烈,她就是放了挂鞭炮,然后门外摆了一圈花篮就算完事儿~
——毕竟钱都花在营销上了嘛~~~~
没错,为了保证后续各个产业线之间的健康长久发展,莫林知从一开始就将酒楼、农庄、飞毛腿、《见闻》几条重要产业线都割裂开来了。
相互之间独立运营,互不干涉,但又互为支撑······举个例子,《见闻》广告多的时候,酒楼或者飞毛腿想要打广告那自然是有优先权的啦~~
莫林知这样做,也是提前吸取了某巴巴的前车之鉴。
产业线并在一起,势头好的时候,自然是可以用老大拉拔后面的弟弟妹妹们,可如果后面的形成了依赖惯性呢?如果竞争变大,势头不那么好了呢?
君不见后面某巴巴做业务分割,子公司分割的时候,树倒猢狲散的,底下多少人遭殃。
既然如此,倒不如一开始就独立发展,大家卯足了劲儿各凭本事,稳步扩张。
当然,扯远了,眼下紧要的还是酒楼。
因为开业庆典做的比较平淡,所以当前人不多,进来的基本都是正好路过,又比较喜欢猎奇的人。
整个中午过去,一楼上座率才30%,楼上的雅间就别更提了,一共2桌。
但也有好消息:体验过的人基本都表示味道环境服务都很不错,评价很高,还办了会员充值卡。
说真的,接近100%的好评反馈其实已经超出了莫林知的预期,所以对于客流量什么的,她接受度还好,就是吴大掌柜频频擦汗,看着压力很大。
莫林知见状,无奈摇头:“吴掌柜,天塌下来也砸不到你的,放宽心吧。”
吴大掌柜的又一次擦了汗,干笑了几声附和,表示自己就是身子虚,一到夏天就盗汗。
心态这个东西,是只能自己调整的。莫林知道自己说了也没用,干脆眼不见为净,找了个角落位置做自己的事情。
随着太阳一点点西沉,体感温度也显而易见地降下来,还有点凉飕飕的。
莫林知从思绪中抽离,看了眼窗外的暮色,提前让掌柜把门外的灯烛都点起来。
闲得心里有些虚的吴大掌柜亲自带了两个小二出门了。让小二扶着梯子,他爬上去,哼哧哼哧一顿操作,忽闻远处一阵熙熙攘攘,吴大掌柜好奇望去,就见一群人从不同路口出现,最终汇聚到这条主路上,乌泱泱地奔过来。
他站得高,清楚看见领头那个年轻人指着自己方向朝身边大喊:“快,看到招牌了,就是那家火红火红的。谁冲刺一把,先去占几个座。”
吴大掌柜手一抖,火烛差点落底下小二身上。他手脚并用地爬下来,直往里奔:“快,快,客人来了,所有人,各就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