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李世民是来给大宋开挂的 > 第15章 第 15 章

第15章 第 15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如果真是这样,这事自己该管管。

等两姐弟激愤诅咒结束了,他才走进殿门大声打招呼,梁金枝后背猛地一颤,转身时脸上的表情十分慌乱,梁银叶则有些无措地呆呆看着他。

李世民假装没看见他们的异常,笑着解释道,“我刚才在三清殿上香,见到你们也在那边为母亲祈福,正想打个招呼你们又跑来这边了,就上完香跟过来了。”

梁金枝忙问,“那..二哥,你是刚到的吗?”

李世民点头,“对,我刚到,你们来这边..是要跟灵官告状吗?”

梁金枝立刻如释重负,上前亲热地拉住他的衣襟,“不是不是,我们顺便来这边玩玩,走吧,我们要回去啦!”

考虑到案犯还没抓到,李世民执意要送他们回去,又问了下他们的母亲的病,在广济堂找了个大夫一起往白水村走去。

梁金枝推辞不过,只好感动地答应了。

梁家只有三间破旧的茅草屋,篱笆小院里却收拾得很干净,一个瘦弱的老太太正佝偻着背坐在门口纺线,见到李世民和郎中这两个不速之客,还以为是孩子惹了事,立刻一脸紧张地扶着纺车颤巍巍站了起来。

梁金枝忙上前去扶她,高兴地指着李世民,说,

“外祖母,这就是那个一直帮助我们的赵家二哥,他今天还请了郎中给娘看病!”

老太太激动得就要朝给李世民拜礼,他急忙上前扶住老人家,“您不必客气,金枝银叶送来的鱼虾也帮了我家铺子很大的忙。”

几人说着话,梁金枝就引郎中往右侧的屋子走去,推开门一股浓重的草药味迎面扑来,老太太絮絮地念叨着,说金枝姐弟俩挣的钱都净给她们抓草药和拜神仙了...

让李世民惊讶的是,病床上面黄枯瘦的妇人虽然穿着补丁衣裳,说的话却极文雅有礼,全然不像没读过书的乡间妇人。

郎中诊完脉摇头说是陈年旧疴,先前又被庸医给耽搁了,只能先开几副药调理试试,说自己明日会亲自开好七日的药带过来,李世民忙抢着付了钱。

他带着郎中一起告辞时,叮嘱了梁金枝往后要抓药就去广济堂,这里的郎中价钱公道还不会糊弄人,对方忙点头如蒜,又跺脚后悔先前被隔壁村子的郎中骗了。

李世民安慰了她几句,又再提醒了几遍先不要再去县里,就突然转头看向默不作声的梁银叶,温和问道,

“银叶,我今早听你说姓甄的全是大坏人,是有姓甄的欺负你们了吗?”

果然,梁银叶闻言立刻嗫嚅着去看姐姐,而梁金枝也如早上一样马上说着“没有没有”,就匆忙找了借口牵着弟弟逃也似的往回跑了。

李世民盯着两个小小的背影,若有所思。

...

他回到县衙已是申时,刚踏进后院办公的屋子,就见崔仙芝正对着县丞发脾气,

“眼下衙门里人人都忙得脚不沾地,谁有空去接待他们?而且本官没点头,谁给你权力擅自应下此事的?”

县丞苦着一张老脸连声喊冤,“崔官人明鉴啊,咱们宜阳县的公使费都有正当用处,并无多余钱款招待京城贵人,下官对这些都是一清二楚的啊,哪会为了出风头擅自做主?可方才您出去办案,州里刚好来人把这封公文塞给了下官,我...下官根本就不清楚这公文里头写了什么啊!”

崔仙芝气到了极点,拿着公文重重往地上一摔,

“如今两个孩子生死不明,兵士衙役忙得连水都喝不上,管他什么京里来的贵人,再贵也贵不过百姓的性命!来人,给我把它退回去!”

李世民急忙上前打听前因后果,原来,郑秋麟说今日来了两位京城的贵人,对方不肯待在杭州城里,非要来他们宜阳县转转,还不准州里的人作陪,他只得叮嘱崔仙芝要拿出十二万分的小心好生招待对方,不然,整个杭州都吃不了好果子...

李世民俯身捡起公文,盯着“整个杭州都吃不了好果子”这句话揣摩,很快就有了一个猜测,设法劝住了要立刻退回公文的崔仙芝。

县丞感激地看了他两眼,还好赵家二郎及时回来了。整个县衙里,也就赵二郎能劝住崔知县这个犟牛!

今日,要真把这封公文给退了回去,衙门还拒不接待上门的贵人,真不知宜阳县衙会迎来什么样的腥风血雨。

崔仙芝让县丞等人出去后,立刻追问李世民,“二郎,你究竟有什么法子既不耽误县衙查案,又不让县衙花一文钱,还能把那群贵人给招待好了?”

李世民胸有成竹,“您放心,到时您只管出面应酬一二,我自能找到愿为衙门分忧的人。”

说着,他与崔仙芝又商量了一番,再次告假出了县衙。

...

赵桓早晓得崔仙芝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回铁了心要在对方面前做出礼贤下士的姿态,自然煞费了一番苦心。

他一出杭州署衙,就下令只带京中来的官员侍卫随行,同时不准乘坐来时的那艘华美大船,而是让人雇了几条民船直奔宜阳,下船后也不想劳烦崔仙芝来接,当场直接雇了马车前往县衙,自认为已经非常简约朴素了。

可郓王赵楷从记事起就是官家最宠爱的皇子,吃的用的样样都是最精美昂贵的,几时坐过这种汗臭熏天的简陋车船?

他一上马车就卸下完美的伪装,捏着鼻子跟心腹郭修远抱怨个不停,说赵桓简直是有病,没苦硬要找苦吃。

郭修远只得想方设法安抚他,说大宋历来马匹十分稀缺,今日能在江南之地租到马车已是十分幸运,不然恐怕太子会租牛车让他们坐去宜阳县衙....赵楷想到牛车更是粗鄙不堪,索性怏怏不再开口。

其实今日这一番乘坐平民的舟车折腾下来,赵桓自己也是万分煎熬的。

但他坚持要如此,一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忘了那个噩梦:被掳去金国的他,甚至连这样破旧的车船都坐不上。

二嘛,当然是为了给赵楷一个教训,在官家面前再得宠又如何,出了宫门,自己才是一言九鼎的大宋皇太子!

车中实在酸臭难忍,为了转移注意力,他假装饶有兴致地观望外面的景色,还夸赞道,“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宜阳虽小,风光倒是极美的。”(1)

说着,他有意无意地看向对面的徐敬年,见对方正襟危坐,一脸的镇定自若,似乎对坐这样的马车出行毫无怨言,心里一下就舒服了很多。

蔡京这侄子虽说无趣了些,年纪轻轻就不苟言笑的,但比起刚才那些隐有怨色的官员来说,他对自己还是很敬重的嘛。

而随行的官员那么多,他独独邀请徐敬年同乘一车,自然是有一番盘算的。

如今蔡京与蔡攸嫌隙愈盛,父子大有水火不容之势。但据他所知,徐敬年作为蔡京正妻徐氏唯一的娘家侄子,却是蔡京最欣赏的后辈,也是蔡攸最信任的表兄弟。

如果把此人笼络过来,兴许还能帮自己争取到蔡攸那边的势力。

徐敬年闻言也看了一眼窗外,附和道,

“确实如此,据前人书中记载:从富阳坐船出发前往桐庐,沿途一百多里所见到的奇山异水,堪称天下独绝。” (1)

赵桓马上亲切称呼对方的字,兴致勃勃道,“是啊师直,我也背过这段的!要不,明天我们也坐船欣赏一番富春江美景?”

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天,徐敬年很快做出疲惫的样子,闭眼靠在车厢上假装睡着了。

这样一个官场,这样一个皇帝,这样一个太监骑在武将头上作威作福的大宋朝,真让他生不出半点归属感。

因为,他根本就不是什么奸臣蔡京妻子的娘家侄子徐敬年,而是大唐的卫国公李靖。

贞观二十三年七月初二他在家中溘然长逝后,不知过了多久突然又恢复了意识,可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发现自己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地方,成了徐家的长子徐敬年。

他向来是极谨慎仔细的人,在摸清眼下的朝局状况后,就歇了当个忠臣良将力挽狂澜的心思。

烂透了,这个朝廷从皇帝开始早都烂透了。

这个世道当官救不了大宋,习武也救不了大宋,他以为,恐怕只有他家文武双全的陛下亲自降临,才能带着这个大宋的子民涅槃重生。

想到这里,李靖的睫毛微不可察地颤动了一下。

渐渐的马车好像驶入了街道,四周愈发的喧嚣热闹起来,他察觉到手臂被人不轻不重拍了一下,就假装打着哈欠醒来告罪。

赵桓忙说“舟车劳顿,小憩也是人之常情”,接着一脸兴奋地指着窗外示意他看,用玩笑的语气说道,

“师直你看,没想到宜阳这种小地方也有姓赵的!我听说,太/祖那一支有很多迁来江南了,没准这店家还真是我赵家的宗亲呢!”

他近来冥思苦想各种打败金人的法子,忽然想到了一个以前没重视的事——

大宋的皇帝里只有开国太/祖武德充沛,而自己这一支却从太宗开始就不擅领兵作战,甚至太宗当年还亲自在高粱河闹了个大笑话。

正因为这样,他认为太/祖后人的军事才干定然也很强,这回下江南就存了拉拢他们为己所用的心思。想着等他掌了权,定要打破宗亲不能掌军的祖宗规矩,要派他们上战场把该死的金人打得亡族灭国!

所以,此刻乍然在江南见到姓赵的人家,他难免有些激动:到时暗中笼络一两户替自己收买族人,可比当着赵楷的面去接近族长安全多了。

李靖漫不经心地配合着对方朝窗外看过去,可是下一瞬,他的心弦间如有万千鼓点在急敲,他的血液却在刹那间冻结了。

他一眼不眨地看着迎风飘展的醒目幌布,看着上面用飞白体写的八个遒劲飘逸大字:赵家好味吃食铺子。

只有短短的八个大字,李靖却仿佛已经从它的笔端字间看见千军万马昂首嘶鸣着齐头朝自己奔腾而来,就像从前的无数次一样。

这字,他曾在大唐的战场上、皇宫里、府邸中见过无数次。

这是我家陛下的字,他告诉自己。

随着脑中噼啪的一声,他全身冻结的坚冰如惊涛洪浪般开始迅速苏醒,消融,升温,沸腾,咆哮。

这一刻,他沉寂许久的灵魂,终于在这片土地上重新喜悦地活跃起来,陛下也在这里,我家陛下也在这里!

可接下来,他什么不该做的也没有做,只是平静地收回目光,转头看向赵桓,提出了一个建议,

“此情此景,倒让臣想起了从前王相公的一句诗: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臣以为,此番太子殿下亲赴江南探视的殷殷情义,也许会成为流传于赵氏宗亲间的一段佳话。”(2)

赵桓先是一愣,然后倏地一亮,立刻伸出脑袋朝窗外大喊道,

“停车,快停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