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李世民是来给大宋开挂的 > 第14章 第 14 章

第14章 第 1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崔仙芝怔愣一瞬,反问,“你是说,联金灭辽,其实也是官家自己的意思?连蔡京他们都不敢出面反对,所以要推我去当劝谏阻拦的替死鬼?”

李世民来到放卷宗的地方,取出一份陈旧的舆图,指给他看,

“是的,朝中之人和官家既然把金国视为无害小儿,认为与它联手灭辽后,就能以大国的姿态瓜分到手巨大利益。那么,童贯只需以‘趁机收复燕云十六州’为饵,官家就一定会不惜代价促成联金灭辽一事。那么,这事在官家那边,就不会再有任何可以商榷的余地。”

崔仙芝恍然喃喃道,“是啊,不管官家往日如何荒唐,只要大宋在他的手上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全天下就会奉官家为大宋真正的道君神仙...”

可这些,只是朝廷那帮人自以为是的美梦啊!

这时,李世民眼中闪过了一道坚定的光,伸手在舆图上虚虚画了一个圈,说,

“当务之急,不是知难而上折损自身,而应该配合蔡京他们设法拖延此事。”

崔仙芝一愣后,眼睛里重新泛起灼热的光亮,

“二郎真乃大宋的天降神将!是了,两国既然要结盟,总要双方同意才能成事,可有辽国挡在中间,朝廷要想派人偷偷去联系金人,只得从登州海路出发,如此一来烟波微茫,想寻到金人落脚处本就不易,若是我大宋使臣路途上多耽搁些时间,或是金人那边有人反对...”

他立刻转身取来纸笔,唰唰写了几行字封好,郑重其事道,

“我明早就派人拿去送给郑秋麟,蔡京虽然是奸臣,但能借着奸臣的手做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我自认不算同流合污。希望郑秋麟看在这封信的份上,能尽快派州兵来协助宜阳破案。”

李世民眼含赞赏地看着他,差点就脱口夸出一句“孺子可教也”,好在他及时想起了自己如今的年纪和身份打住了——

若是崔知县绕过郑秋麟直接把这信送给蔡京,恐怕以后有穿不完的小鞋。

出来时夜已深,李世民大步流星走在回家的路上,月光下他丰姿神逸的面容却格外冷峻。

拖延联金灭辽一计,虽然能为大宋争取几分喘息之机,但同样也给金国提供了继续壮大的时间。

而就眼下的处境来说,能够跟在崔仙芝的身边做事,已经是他在短期内能获得的最好机会。

但这还远远不够。

契机,他需要一个能尽快手握兵权的大契机。

一个当过皇帝手握日月山河的人,又怎会甘心在这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随波逐流?

...

阿庆嫂家中发生变故,连茶馆都歇业了,女儿和儿媳自然也无法再来干活。

第二天早上,李世民两兄弟就早早来铺子帮忙了,赵子瞻昨日忙到半夜才回去,这会儿哈欠不断。

许芸担忧地看了一眼隔壁的茶馆,边择菜边跟婆母聊着,

“这么好的一家人,怎么偏偏就遇到了这种事,也不知两个孩子到底被拐去哪里了...唉,这世道也太乱了!”

刘玉碧把择好的菜放进簸箕,抬头看了看忙活的两兄弟,长叹一口气,

“咱们安生在宜阳过日子,哪晓得外头的情形?我这些天听很多吃饭的客人说了,现在外头到处都乱得很。他们做生意的也不容易,说是如今水路拥堵,陆路又担心土匪来劫道...南边的匪盗也多了起来,听说川陕四路那边的蜀地,有个匪首这两年一口气夺下了一百多座大山头!”

赵子瞻这时已经把水缸挑满了,就放下扁担过来叮嘱她们,

“朝廷近日,连发了三道诏令让各州衙门剿匪,咱们宜阳周边虽然还没出现明目张胆的匪徒,娘和祖母也别往城外走,如今外边确实不安生。”

刘玉碧应下了这话,又怜悯地说,“不过话又说回来,听说很多被逼上山头当匪的,都是没了土地交不起税的百姓...”

许芸忙朝门外看了一圈,比划了一个手势,小声提醒道,

“娘,自古兵匪不两立,咱家大郎二郎还在衙门里当着差呢。”

刘玉碧一下后知后觉吓出了冷汗,忙点头说,“对对对,我往后可不能再说了。”

李世民站在灶房,双手持刀飞快剁着案板上的羊肉,思绪却顺着祖母的话飘到了远方:

据崔知县说,先前京东西路署衙为解决去年雪灾导致的财政减收问题,在郓城梁山的八百里水域全设了关卡,规定百姓不管是进去捞鱼还是采藕,全要按船只大小收税。

而那些因为粮食减产吃不上饭的周边百姓,原就指望着捞点鱼虾莲藕卖钱充饥,没想到,官府连这条路也给他们断了,一时民情激愤揭竿而起,杀了来收税的官兵,逃上梁山当了匪。

可见朝廷如今要剿的“匪”,不知有多少是被朝廷逼得无路可走的“民”。

这时,赵子瞻瓮声瓮气说了句,“那些人又没说错,这就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

许芸惊惶起身一把捂住他的嘴,“大郎,这种话是说不得的呀!”

这个话题太沉重又太忌讳,刘玉碧忙开口打岔,试图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我还听客人说啊,现在大宋不知有多少妖道四处作乱!有人说,他老家那边有人得罪了一个妖道,对方当场伸手一指就把他变成狸猫了...还有人说,有的妖道指名要用人血和人肉炼丹,说吃了可以强筋健骨,他一个族叔就把家里买来的丫鬟小厮全杀来炼丹吃了,最后被衙门给发现了...哦哟,你们出门可千万别得罪道士,也不要被妖道给盯上了...”

这么说着,她感觉身上都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忙隔着袖子揉了揉手臂。

许芸整日在灶房烧菜没空听客人闲聊,听了这话,忙问是不是真的。

刘玉碧坚定点头,“有好多客人都说他们见过这样的妖道。”

许芸立刻就蹙眉忧心忡忡起来,“那你们说,阿庆嫂家那两个孩子,是不是也被妖道...”

李世民已经忙活完洗了手出来,安慰道,“这些荒诞不经之事都是世人以讹传讹罢了,娘不必担忧,崔官人一定能找回那两个孩子的。”

婆媳两个就唉声叹气地互看一眼,端着择好的菜进灶房忙活去了。

很快,梁金枝就带着梁银叶背鱼虾来交货了,李世民快步上前一手接过一个背篓放下,就把昨日阿庆嫂家丢了孩子的事说了,提醒姐弟俩这段时间先不要再进城送鱼虾,等衙门抓住案犯破了案再来。

梁金枝却着急地说,“不行的二哥,天已经热起来了,不早点把鱼虾背来卖掉,到时全会死在塘子里。”

赵子瞻称完虾也来劝孩子,说如今县衙的人手只能在城里巡逻,根本没法分出人手去城外,还是先顾安全最重要。

七岁的梁银叶可能因为脸上那块青色胎记的缘故,向来低着头很少说话,这时,他一脸紧张地抬头盯着姐姐,梁金枝轻轻揉了揉他的脑袋,小声说,

“银叶别怕,那我们就先不来了。”

李世民心细,想到两个孩子等会还要独自走回去,就取出家人先前为他订做的双刃弯刀匕首,借给姐姐带在路上防身,又顺势教了她几招用这种匕首借力防守的方法,

梁金枝很认真地练习着,嘴里还念念有词重复着李世民的话,“我们力气小,遇到坏人要撒腿先跑,跑不过就趁其不备用巧劲一击即中...”

赵子瞻拿来烧火棍跟着比划了几下,嘿,我家二郎就是聪明!

他自创的这几招巧劲借力招式,只要能瞄准时机偷袭,就算对方壮得是头牛也得被这把锋利匕首割伤!

等李世民停下来,他急忙放回烧火棍,指着计时的水漏提醒弟弟,

“二郎,我们早些衙门吧。你昨晚回来不是说,崔官人今日会派人去找桐庐的甄知县调卷宗...”

话还没说完,梁银叶突然涨红了脸,大声喊道,“姓甄的全是大坏人!”

李世民正想上前问问是不是有姓甄的欺负他们了,梁金枝却急忙拉着弟弟告辞离开了。

赵子瞻也扯着李世民走出铺子,咬牙切齿道,

“咱们也赶快走,我今天要亲自去桐庐县调卷宗。等我抓到那帮贼人,真想拿滚水挨个烫死他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