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后她打开温簌上传的视频,边吃饭边了解彭嵘今天一整天的活动。
早上她在学校附近的商场里负责宣传活动,傍晚则是趁着人们出来散步在居民区周边分发传单。
燕逸岫反复观看几遍,并没有发现什么异样。
接着燕逸岫翻开档案,找出第四案的全部资料。
去年5月9日,结束晚课的大学生们带着书匆匆忙忙出了教学楼,赶着去打卡夜跑或是回宿舍洗漱。
其中两名学生小跑着回宿舍,偶然间发现了道路边的大树上有什么长条的东西在随风摇晃。
路灯离得有些远,光亮照不到树的背后,她们只能看到一道深色黑影。
两人好奇凑近了去看,才发现是有个人吊死在树上。
陈奥典,天烁区C大的大一学生,汉语言文学专业。平日有些文邹邹的,喜欢卖弄自己读过什么小众的文学古籍,时不时来一句高深的文言文让大家一头雾水或者考一考别人的文化底蕴。
虽然同学们对他的这一性格颇有微辞,但似乎并不至于恨到杀人泄愤的程度。
陈奥典并非自缢,而是凶手在残忍杀害他后特意花费时间将他吊上树布置成这一姿势。
陈奥典的嘴部被斧头类的凶器劈砍,伤口很深,脑袋几乎因此横截断裂一分为二,脖子被管状物从前往后贯穿,留下了个巨大的血洞。
而反派的特征符号就位于他所吊位置的正下方,画在一块白布上,平平整整铺在地面。
蜷缩的血色婴儿,垂直悬挂于符画中心上的人,这副场景,仿佛是某种宗教的祭祀仪式,让人脊背发凉。
向来安全平静的校园内发生如此惊悚的惨剧,凶手又是先前已经犯下三起案件的连环罪犯,一时间校方、家长和学生都陷入极大恐慌。
各高校因此开始实行封闭管理,限制出入,严格检查每个进出人员的身份信息。
直到半年后,各校才陆续解除封闭式管理,恢复常态。
1队成员穿越到新世界后,深入调查了陈奥典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人际关系,以及他在凶案发生前三个月内的动向。
最后她们将注意力放在了一个名为彭嵘的学生身上。
彭嵘同样就读C大,大二,是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
她可谓是顶级时间管理大师,同时担任班长、校宣传部部长和校艺术团策划组组长,专业课选修课水课一节不落,积极参与部门活动、假期社会实践、各类社团活动,校外还跑兼职,得闲就泡图书馆自习,还有参加各类竞赛……
她每天有条不紊地忙个不停,永远充满精力。绩点第一,工作出色,证书和奖学金拿到手软,是人人钦佩的高能量学霸。
但就是这么个看似最不可能是坏人的优秀学生,成了姜韫她们关注的嫌疑人。
陈奥典是校宣传部编辑组的一员,大一新生时加入,之前与部长彭嵘没有太多直接交流,但近期两人接触次数逐渐频繁了起来。
原因看似也不奇怪,这一年的六月是C大100周年校庆,格外隆重,全校各大部门都早早开始忙着做准备。
身为校宣传部部长的彭嵘与部门成员也多次开会讨论,一起商量怎么把校庆活动办得更好。
有几次彭嵘在路上碰到陈奥典,也会笑着和他打招呼,顺路一起走,边聊一聊部门工作相关。
之后不久,陈奥典就被残忍杀害了。
法医判定陈奥典的死亡时间为晚上八点到九点之间,这段时间里彭嵘一直待在图书馆自习,没有离开过座位,监控为证,她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
但姜韫及警局等人根据所有线索推测,都认为杀人和画下符号的有且仅有一人,这个连环杀人犯不直接与被害者进行社交接触,而是靠帮凶将被害者骗到指定地方,再由他最后关头动手。
因此,死亡时间段的不在场证明其实并不作数。
将案发当天校内监控往前翻,行动组成员发现,宿舍楼监控记录到彭嵘傍晚五点多和舍友们吃完晚饭回来,又在六点左右独自出了门,七点半才到图书馆。
这中间的一个半小时,她不见踪影。
陈奥典也在这段时间中离开了宿舍,“宙”中没有留下任何记录,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是不是被谁叫走。
锁定彭嵘后的几个月,1队成员一边处理每月必发生的杀人案,一边派人轮流跟踪彭嵘,不断深挖她的个人信息。
彭嵘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内活动,每周都会抽出一部分时间到校外做兼职赚取生活费。
地推工作需要接触很多人,姜韫等人怀疑这就是她与某些人暗中取得联系的方式,于是着重盯紧了这一块。
有的时候没有兼职工作,彭嵘也会到校外去,但总是突然神秘消失,不知道去了哪里。
行动组成员顺着她的人脉调查了几个月,目前已经掌握了一部分线索,但仍然没找出有谁能与先前的案子扯上关系。
燕逸岫打开专门归纳了彭嵘相关资料的文件夹,将之前1队成员录下的视频挨个看完。
看完录像后,她闭上酸涩的眼睛,后仰歪歪扭扭躺在沙发上,不动也不出声,像是睡着了。
过了几分钟,她又一个鲤鱼打挺坐起来,将以前的一个视频挑出来重新播放,暂停在她想确认的地方。
画面中彭嵘正在商场里忙着地推宣传活动,转身去给客人拿小礼品时,她正好背对着镜头。
燕逸岫把画面不断放大,直到看清粘在她裤腿后的几根鬼针草种子。
虞阿婆所住村子的村尾,就有一大片鬼针草。
燕逸岫从口袋中拿出虞阿婆交给她的金属盒子,捏在手中翻看端详。
它那尖尖的棱角刺着她的指腹,冰凉锐意随之渗透了进去。
她在拿到这个盒子不久后就开启微系统扫描,确认了里面没有危险物质,才放心地收好保管。
看来,她很快就要再次和虞瓷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