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语录

繁体版 简体版
每日语录 > 人在后宫,但要考公 > 第70章 第 70 章

第70章 第 70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七日后,前朝发生了一件大事。

在朝堂之上,谢訦怒斥大理寺在薛程一案上办事不力在前,城防司又疏于管理在后,将弹劾的折子洒了一地。

也就是这个时候,他才终于明白在这朝堂之上,办实事的大臣少得可怜。

是以即便下头大臣百般劝说,可谢訦还是当场下了旨意要进行科举改革。

谢微凉听宸贵妃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脸上的惊讶之色是藏也藏不住的,不过只是片刻后便恢复了正常。

见状,宸贵妃哪里还不知道这件事情同她有关,忍不住开口道:“你这是又在他耳边吹了什么枕边风?”

“嗯?”闻言,谢微凉的脸上露出了一抹疑惑,“什么?”

她这话刚落,便见一旁的宸贵妃脸色怪异,随后便又恢复了正常。

看到她这副样子,谢微凉垂了垂眼眸,随后才盯着宸贵妃疑惑的表情缓缓开口道:“不过我确实早有预感。”

这话倒也算不上是瞎说,不过更多的想法就连她自己也不相信。

事实上,就在陪着谢訦在太极殿枯坐的那一日之后,谢微凉的心中就隐隐有预感谢訦会这样干。

只是如果是单纯为了最近的事情,似乎也有些说不过去。

注意到她的情绪,宸贵妃似是想到了什么,试探着开口道:“或许,可能是和那件事有关?”

闻言,谢微凉的目光顿时落在她的身上,露出一副很感兴趣的模样:“说说。”

见状,宸贵妃的脸上露出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随后神秘兮兮地说道:“那还是前几日我听晚贵人说的,对了,你还记得晚贵人吧?”

谢微凉点了点头。

随后,宸贵妃松了一口气:“这就好。晚贵人的父亲不是在大理寺任职吗,自然也对薛程一案参与其中。据她母亲找她时所言,陛下的意思原本是要重办薛程以儆效尤,顺势将地方敲打一番……”

听到这话的谢微凉眉头微蹙,心中涌起一阵不好的预感。

而事实也的确如她所想的那样,据宸贵妃所说,大理寺少卿自然是领会到了谢訦的意思,事情本来也在按部就班地按照他的想法推进着。

可奈何以太后为首的一党不知从何处听说了这件事情,便暗中派了人去“打点”了一番,最后,薛程居然自戕在大理寺的狱中。

原本薛程的罪行已定,等待的便只是择日审判,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处决,好给其他官员一个警醒。

可如此一来,那薛程的死便大有蹊跷,太后一党也可顺势在这件事情上大做文章,加之最近科考举行在即,然考生却隐隐有暴动之势,是以在考生当中已经开始有传言说当今陛下不作为,识人不清、听信谗言、误杀忠臣。

听到宸贵妃这样说,谢微凉忍不住冷笑出声:“荒唐,他薛程什么时候成了忠臣了,他也配?”

而宸贵妃听到这话之后眉眼间是深深的的担忧:“这些传言虽说是捕风捉影,也有颠倒是非黑白之效,可考生一腔热血,民众也并没有卓越的政治眼光,是以在民间已经广为流传,又被有心人加以利用,恐怕……”

宸贵妃的这一番话倒是提醒了谢微凉。

她和谢訦一直都想要整顿前朝,便将目光放在了地方官员身上,反而忽视了这个王朝根上的问题——选官制度。

现在盛国虽说已经实行了以科举选拔人才的制度,可实际上效果却并不好,其中世家便是很重要的原因。在这项制度制订之初,先帝为了安抚世家,便在这其中增加了如若得到各地官员推荐,可酌情为其在科举考试中得到助力。

虽说这一举措在盛国刚建立之初有安抚功臣的意思,毕竟盛国之所以能够建立,这些世家也在其中出了不少力,又一力辅佐了先帝和谢訦两任皇帝登基,可谓是劳苦功高。

只是如此举措势必会留下隐患,世家也在这格外的优待中积蓄了力量,一步一步发展成今天的模样。

而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上至京城、下至地方,处处都有世家的身影。

也许谢訦正是发现了这一点,才会突然提出要进行科举制度的改革。

只是不知又会掀起怎样的风浪来。

突然,殿外传来小太监慌慌张张的声音——

“不好了娘娘!太极殿上群臣上奏,要求陛下暂停科举考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