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这天,江临市的天气罕见地回温。十一月底竟然还能升上二十五六度,扰得市民又从衣柜里翻出薄外套。
下午有人在机场目睹了一场久别重逢,主角是四个年轻男女,他们身后还有摄影师在跟拍。
“又在搞什么直播吗?”路人嘟囔了一句。
最近平台上很流行这一套剧本,经常有网红跑到机场和高铁站拍摄,这些人为了博眼球不顾公共秩序,引起了大批群众的不满。
那四个人外貌都很出挑,其中有个穿咖啡色外套的男人甚至有点眼熟。
“靠!那不会是何舟泽吧!”等路人反应过来,刚刚那个位置已经围上了不少人。
他明明在飞机上还听了何舟泽的歌!
路人后悔不已,这会儿他只能透过交叠的人群隐约看见一张立体的侧脸,再没有机会上前一探究竟。
这正是《旷野之声》的收官录制,本期的主题是“初心”。
何舟泽的音乐起点是大学期间组建的“同味素”乐队。
正巧赶上颜叙回国,于是他决定将原来几位成员重新凑在一起,大家一同寻找多年前的这个初心。
一个戴着深灰色渔夫帽的男人出现在接机口,姚朔举起手喊了一句:“颜叙!”
摄影机已经打开了,毕竟是在录节目,他忍住没喊他“叙狗”,算是给他个面子。否则按照两人以往的模式,他必定是要上前狠狠勾住他的脖子,质问他怎么这么久没回来。
他抬头,看见在不远处等他的一行人,绽出一个笑:“久等了。”
他与何舟泽、姚朔分别对了个拳。
然后他才走到最左边的夏安语面前,语气正经道:“夏安语,好久不见。”
外人听上去没什么特别的问候,只是当事人才知道其中深意。
他们俩真的已有七年未见,从前的他们不是这样郑重问好的关系。
何舟泽揽过颜叙的肩,姚朔则自然地接过他手中的推车。
“我们四个多少年没聚过了?”
“要不要先去吃点东西?飞了十几个小时应该累了吧?”
“他这小子哪里会亏待自己,保准是头等舱一路躺回来的。”
几人的关系一如往常,颜叙勾起嘴角道:“我不累,可以马上进入工作模式。我最近刚好有几个新想法,想和你们讨论讨论。这次我们一定要好好写一首歌。”
听见这话,在场的人都忍不住地多看了他几眼。
他们乐队绝大多数歌都是何舟泽和颜叙写的,但是比起何舟泽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创作,颜叙更随性。他有些恃才傲物,对什么看上去都无所谓,所以有时显得散漫。
他们头一次见到颜叙这么认真地定下目标。
姚朔欣慰道:“你长大了,我很感动。”语气像极了老父亲。
颜叙笑着捶了他一拳。
乔之收到何舟泽发来的合照时,她正与海洋馆沟通完放流海豚的下一步工作。
划定适应训练区不是一件小事,尤其这件事和好几方都扯上了关系,需要跑的流程一箩筐。这一周她在各方之间来回奔波,有时候忙得连喝口水的机会都没有。
这天,海洋馆和学院终于敲定了初步的合作关系,计划下个月派专家去凤鸣岛进行实地考察。
【H:同味素全员到齐![图片]】
何舟泽只发了这么一句,但乔之隔着屏幕也能感受他的开心。
不过她还在一个个按序关闭电脑上的文档,只抽空顺手发了个表情包过去。
何舟泽紧接着又发来一个邀约:【晚上有空一起吃饭吗?我们几个都在。】
乔之想了想,紧要的事情都已经解决了,她今晚大概率不会被临时找去开会,于是敲了敲键盘回复:【好。】
-
如上次见面说好的,晚饭约在了朱师傅的幸福小厨。
何舟泽几个早就到了,乔之临时处理了一份文件,抵达包厢时已迟到了十多分钟。
还是在走廊深处的那间——这似乎是朱师傅为何舟泽特意留的房间。
乔之敲了敲门,没多久就有人从里面拉开了门。
“乔乔姐。”来人的语气里带着恰到好处的惊喜。
没想到给她开门的是颜叙。
他的气质比上大学时收敛了不少。
以前他打扮得招摇,一张冷脸写满了“生人勿近”。眼下他虽然还是一身潮牌,但款式和颜色都没那么出跳。耳上的装饰一改往日,只戴了两枚低调的银色耳钉,在灯光下微微闪光,但不扎眼——倒是符合他现在的形象。
乔之微笑道:“好久不见。”
走进包厢,姚朔正在拿着起子开一瓶红酒。他闻声,抽空伸出一只手,冲门口的方向招呼道:“这不是乔老师嘛!”
夏安语正等着他给她倒饮料,一边催促着他,一边向乔之扬起笑容。
另一边的何舟泽已经起身走过来,他接过乔之手中的托特包,自然地关心道:“怎么这么重?”
乔之跟着他在座椅上坐下,回道:“带了电脑。晚上可能要看点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