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上午,微博热搜上有两条新闻引起了极大讨论。其一是发酵了好几天的“江临市海洋馆海豚伤人事件”,其二是刚刚被顶上来的“东州于今日成功放生五只海豚”。
相似的话题,但因为新闻内容截然相反,底下的评论也是两边倒。东州有多被大众赞赏,江临市被骂得就有多惨。
乔之早就听说过东州那边的事情。
一年以前,东州海洋世界的海豚接连出现抑郁现象,正常的演出难以为继。那边的负责人当机立断,请了一批国内外的专家商讨这批海豚的救治行动,最终决定进行为期一年的适应性训练,适应完成后就逐步放归野生环境。
现在一年时间已到,东州海洋世界的已经有几条海豚达到了野外生存的标准,将于附近海域放生。
这是国内第一例圈养海豚放流行动,无数双眼睛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东州那边顶着极大的压力。
乔之不由得有些佩服负责人的果敢和担当。
有珠玉在前,江临市海洋馆将遭受更猛烈的抨击。
中午快到饭点时,温言在三人小群里转了条大新闻。
【温言:姐妹们!!江临市海洋馆刚刚发公告说,将永久性取消馆内海豚表演。[链接][链接]】
【青云之上:!!!】
乔之还没来得及细看,就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对方是一个年轻女人,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您好,请问是江临大学的乔之老师吗?我是省xx厅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的联络人。”
乔之正在去吃午饭的路上,闻言当即停下了脚步,连忙回复:“您好,我是乔之。”
因为上周海洋馆发生的事故以及后续舆论,厅里关注到了她的来信。来电是为了进一步了解乔之此前在信中提到的有关取消海豚表演和野生动物放流的事情。江临市有关部门计划协助海洋馆进行海豚放生行动,想邀请乔之指导工作。
有关部门能这么快关注到此事,想必和东州那边放生行动成功大有关系。有对比才有伤害,此事已经不单是关乎海洋馆的脸面,眼下与整个江临市都扯上了关系。
乔之和对方敲定了一个时间,更多事情将在之后详谈。
【Jo:我刚刚接到野生动物保护中心的电话,他们开始考虑野生放流的事情了。】
【青云之上:好耶!!希望一切顺利!】
【温言:太好了!我今天抓紧把视频剪完,趁这个时间发出去。】
等到了下午,乔之刷到一个视频,才知道这次的事情能响应这么快,原来是有贵人在背后推了一把。
那天余惜文院士回江临是为了参加一个青年科学家的座谈会。她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前辈上台致辞:“我发现很多刚参加工作的科研工作者容易产生迷茫,可能是研究做得不顺利,也可能是做得太顺利反而忘记了出发时的本心。昨天有一个很年轻的老师问了我一个问题,她说不知道何为科学家的本职。大家觉得,科学家的本职是什么?”
台下的听众议论纷纷,余院士微笑道:“看来大家都无法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事实上,这个问题本来就没有答案。这位老师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她最近在倡导社会各界抵制动物表演,但是却被人质疑多管闲事,做了不符合科学家身份的事。但是谁又能定义科学家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有人用性别定义我们这个职业:我上大学选专业的时候,有人劝我女孩子,应该选师范、会计或者法律,而不是一头扎进实验室里耽误大好青春;也有人用国别下定论:二十多年前我在国外读博士的时候,有外国同学跟我说‘你们国家培养不出科学家’。”
“然而事实上,今天我们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科学家,其中半数都是年轻的小姑娘。所以我想说,大家不要怕别人的眼光,只管坚定地往前走。就像昨天那个年轻人,虽然苦恼,但也很勇敢,她坚持要继续走下去。因为无论是深耕理论还是推动社会变革,我们都能成为这个时代最好的科研工作者。”
余惜文身为院士,言语会受到极大的重视。正因如此,乔之的倡议才这么快就走进了官方的视线。
乔之看完视频,心里满是感动。她没想到自己会被当成一个正面例子放进余院士的公开讲话中,这无疑是她在远处的一种声援。
没多久,江临市海洋馆馆长亲自打来了电话。
“乔老师,我收到了你给出的策划案。馆里讨论后觉得你的想法有可行的空间,我来和你道声谢。”
语气都客气了许多。
乔之道:“不客气。希望海洋馆能早日渡过难关,今后我也会尽可能帮忙。”
对方紧接着将下一步的计划说与她听,看起来像是将她当作半个自己人一般:“我们目前打算和东州那边合作,借鉴他们的方案,开启适应性训练。不过他们的训练场地离江临实在太远,我们想看看能不能在附近找到合适的地点。不知道您有什么想法?”
乔之忽然想起国庆去凤鸣岛野外调查的事情。她临走那天在小岛附近观察到了海豚群,而且岛上有他们学院的配套设施,或许那会是一个可行的选址。
于是她说:“我们学院的试验岛附近有海豚出没的观察记录,也许具备一定的生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