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乐谭加入这个纪录片制作团队后才知道,这个队伍里多是大四以上的学生,俞微言也在内。
俞微言知道乔乐谭要加入团队后,立刻把她拉进了拍摄小群,群名叫“奥斯卡最佳纪录片”。
同时,乔乐谭也得知,在她入队前,制作团队已经开过几轮会议了,而正式的拍摄在几天后就要开始。
因此,乔乐谭向俞微言要了相关的资料以及工作安排,在第二天花了一个上午把这叠资料看了一遍。
赶着开拍前参与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小队的最后一次备案讨论,因为大家都很友好,乔乐谭融入得很快。
开完会后,她发现天文学导论课的小组长给她发来了好友申请。乔乐谭点了通过后,组长很快地发来一条消息:[同学你好,昨天确定下主题后我大致拟了一个分工表,你觉得可以吗?]
乔乐谭点开组长发来的分工表,浏览了一遍,然后回了个“可以的”,同时发了几句自己的修改意见。
想了想,她多发了句,提醒组长:[去群里问下大家的意见吧,看下他们有没有什么想法。]
组长很听劝,立刻把初步的分工计划发到群里了,并询问大家喜欢怎么样的分工。
有同学提议用微信随机的动态表情石头剪刀布,出的手势一样的分为一组。
其他组员也都赞同这个想法,然后组长就在群里吆喝着要分工了。
乔乐谭想了想,在搜索框输入季星渠的名字,找到他,双击两下他的头像, “我拍了拍季星渠计算机系”一行字赫然入目。
几分钟后。
[X:?]
见季星渠回了,乔乐谭又开始打字。
[cookie:你愿意和我一组吗?]后来跟了两个“可怜”的微信黄豆表情。
[X:什么组。]
乔乐谭把分工表转发给季星渠,说:[小组作业要分工了,我拍月相,还差一个人。]
季星渠回得很大方:[不会拍照。]
[cookie:我会拍就可以了。]
[X:那我做什么?]
[cookie:你就看看天气预报,哪天天晴,适合观月,告诉我就好啦^^]
另一边,季星渠盯着那行字,心说,这他妈不是让他吃软饭吗。
肩膀上突然压下重量,侯奕从后面冒了出来,将他的眼睛往季星渠手机屏幕上凑:“做什么呢?”
“你的CESM(通用地球模式系统)*试完了?”季星渠反问他,很自然地摁灭手机屏幕。
侯奕的思路立刻被带偏,收回手,骂了声:“娘的,那年SC容错性要求都还好啊,这几年怎么突然拉大了。”
季星渠抬起手腕,揉了揉脖颈,闲闲道:“时代在召唤。”
距离ISC开赛只有一个月了,下周又要重新开始集训式训练,Re队内已经开始重刷过往年份的三大赛题目了。
如今,整个世界都意识到科技尤其是高精尖领域的重要性,故而对这方面的投入都大幅加大,SC赛事的题目难度也明显向上跨了一个阶梯。
二人就07年的SC决赛题目又聊了几句,侯奕想到什么,便随口说了:“我们那个纪录片,乔乐谭要来拍。”
季星渠掀起眼皮,看他一眼。
侯奕:“她微信上跟我说的。”
几秒后。
季星渠语气平静地哦了声。
-
见发完那条消息后,季星渠又没回了,乔乐谭开始思考。
刚刚,她怕季星渠不愿意和她同组,特意说得事少了。而现在看来,季星渠好像不买账,她想着他是不是想干点有技术含量的活儿。
但这件事也不急,她马上就把这个抛在脑外,先去做课程作业了。
再拿起手机的那瞬,季星渠的新消息同时迸出。
[X:不能给我找点事做?]
乔乐谭这次没卖关子,实话实说了:[感觉你有车,去拍照会方便很多。/害羞]
[cookie:然后很多拍摄器材可能会有点沉,所以要找男生帮忙搬,但是我们组里我就认识你和组长,组长看着有点虚弱,我不好意思找他。]
话末,她还加了一个手指对戳的emoji表情。
过了几分钟,季少爷才姗姗地发过来一句:[我看群里在石头剪刀布。]
意思是那他们怎么能自由分组,言外之意就是同意了。
乔乐谭听懂了他的意思,回:[我和马化腾很熟,容我暗箱操作一下。]
季星渠在输入框里打了个“OK”,又删除。